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春燕 《教育导刊》2005,(12):17-19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母亲给予孩子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给孩子充裕的物质满足的妈妈是否就是一个称职的好妈妈呢?一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了远比食物更为重要的要素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那就是“依恋”,它也在深深地影响着母亲自身的心理成长。以下这些实验引发了我们对母子依恋关系乃至于早期育儿问题另一个层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根基。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位良师。父亲和母亲在孩子成长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责任与义务,其中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母亲的性格、脾气、爱好等都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常言道,一位母亲会影响一个家庭的三代人。优秀的母亲,会让整个家庭充满爱与温馨。  相似文献   

3.
孩子不肯分床睡主要有以下原因:1.恐惧心理。这是儿童成长发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体验,如害怕妖怪、噩梦。2.依恋心理。孩子从小在母亲的怀里长大,在每天的肌肤接触、爱抚中,孩子容易产生依恋心理,不愿意分床睡。3.孤独心理。小孩与父母一起睡,睡前可以看见父母的笑脸,觉得很踏实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人说过:"一个好的母亲抵得上十个好的老师或者咨询师."这句话确有它的道理所在.在接触过的来访者当中,很多来访者的问题都是从母亲身上传递下来的,孩子常常成为母亲问题的"替罪羔羊".母亲的教养方式以及因此跟孩子形成的依恋关系,深深地扎根在孩子的性格之中,甚至伴随孩子的一生.  相似文献   

5.
也许,即使是今天,我依然是教学路上那个提着灯笼在暗夜里哭泣的孩子,泪水里荡漾着漫天的星子.而你们,就是涂满我课堂的那些闪烁…… 母亲 望着母亲微笑的脸,我寻找着岁月的痕迹. 母亲,憔悴的面容,粗糙的双手,都过滤着时光的无情,脸上的皱纹更因为我儿子六六的成长而成长着.六六常常嘟囔着奶奶的丑陋,孩子可能永远不知道我那曾经也有过花样年华的母亲正是在我们父子两代人的距离间周转而凋落了青春.  相似文献   

6.
母爱如盐     
木兰琐语:感谢那个为我们设定母亲节的人。因为有了这个节日,一年中才总会有一天在提醒着:我们生活在一种真实的幸福中,而那个给了我们无限幸福和这个满眼缤纷的世界的人就是我们身边的母亲。《一个母亲的母亲节留言》是一位母亲写给一个即将长大的孩子的信,这封信写得满怀深情。孩子成长的每个烦琐细节,她都惊喜着、幸福着,也省悟着。孩子,使她拥  相似文献   

7.
姜凯 《教师》2013,(29):125-125
依恋在婴儿从母体分离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伴随着个体的一生,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0~1.5岁,安全依恋的满足情况对于婴儿显得尤为重要,影响依恋的因素主要是母亲对婴儿生理需求的满足情况.是否得到满足和满足的类型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婚姻关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即使夫妻感情很好的家庭,也存在着玩笑式的对孩子感情的争夺.尤其是母亲们,普遍比她们的丈夫更喜欢依恋和缠绕,更喜欢孩子用初谙世事的语言说出对母亲的感情偏向.孩子环抱着母亲的脖子,带着人之初最鲜活的奶音,母亲也就放下手中的一切来应和他.常听到年轻妈妈满脸骄傲地抱怨道:我儿子自小粘我,跟他爸爸倒挺敬而远之,星期天也不跟爸爸回爷爷家,只跟外婆和姨妈们亲.孩子的恋母情结受到母亲有意识地引导后,甚至加剧了大城市里普遍存在的"小家庭亲情关系向母性群倾斜"的趋势.这种趋势每被短视者津津乐道,但有识之士却从中看出了儿童教育的潜在危机.  相似文献   

9.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探索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母亲,在每个人的心里都占据着一个别人无法取代的特殊的位置。因为,是母亲给予了自己生命,是母亲用言传身教影响着自己的成长,母亲为了孩子付出一切也心甘情愿、甘之如饴。但“爱之深,责之切”,母亲对孩子往往又是  相似文献   

11.
俞君杨 《家庭教育》2007,(2X):24-25
母亲对婴幼儿是“一个世界”“一个他人”,母亲象征世界,母亲代表他人。母子依恋一旦建立,孩子就时常表现出欢快,活跃的情绪,喜欢操作物体,好探索,尝试接近新事物。所以母子依恋有助于孩子形成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养成自信,勇敢,好奇的良好性格,并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2.
正安全依恋是孩子建立信任的前提,也是孩子社会交往的第一步。而研究发现,要跟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母亲敏感性特别重要。母亲的敏感性,说的是妈妈对宝宝发出的需求信号是不是够敏锐,觉察得是不是够快,满足得是不是够恰当、够及时。别小看了妈妈的敏感性!有关研究发现,妈妈的敏感性是衡量依恋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呢!不仅如此,妈妈的敏感性还关系到宝宝的认知发展和情绪发展呢!  相似文献   

13.
陶志琼 《家长》2008,(10):41-42
是的,一代一代的母亲就是这样美丽着,散发着她们不同的魅力,或许光彩四射,或许平淡无奇,她们的魅力影响着孩子,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魔力。  相似文献   

14.
"对母亲的依恋是人的精神赖以存在而不至于崩溃的基础,正如基督教徒将主教视为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一样,母亲在孩子的心中便占据了更高自我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爱在细节     
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我也有一个5岁的儿子,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关怀着他的成长。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多年来,在教育工作中,我也如同对自己的儿子那样对一切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个细节。这就使我深深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教育子女是一件大的工程 ,在这项工程中 ,母亲担任着特殊而重要的角色。母亲素质的高低 ,将影响孩子的生理、心理、智力、情感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每一个即将成为母亲和已经成为母亲的人 ,“上岗”前 ,都应补上家庭教育这一课 ,补上作为父母角色的培训课。与孩子一起成长 ,做智慧型母亲  相似文献   

17.
孟迁 《父母必读》2010,(1):116-117
安全感是孩子心灵成长的一块重要基石。在生命早期,如果孩子所需的生理、心理营养都能得到充分满足,形成安全依恋的亲子关系,那么他下一个阶段的成长就会相对自然、顺利,也为社会化发展、情绪控制、课业成绩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教育研究表明:家庭教育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孩子的幼年、少年时期,家庭教育始终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将来会成为怎样的社会人,如何使孩子健康、全面地成长,家庭教育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看了莫言在诺贝尔获奖典礼上的发言《一个讲故事的人》,我深切地感受到他母亲带给他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母爱与婴儿的依恋安全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生来就有依恋亲近的人(通常是母亲)的情感需要。大约从6个月开始,婴儿就产生了对母亲的依恋。这种婴儿与母亲的情感联结既是母亲所需要的,更是婴儿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稳定的安全的依恋,如果母爱的质量低劣则势必导致婴儿与母亲形成不良的依恋关系,并给孩子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埋下“隐患”。因而,协助婴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对儿童的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你的孩子有依恋安全感吗 本世纪7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思运用“陌生情境测验”的研究发现,1~1岁半儿童依恋行…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一门伟大的艺术.在老师的眼里,爱迪生是一个只爱提问题的糊涂虫,以至于受了3个月的正规教育便被母亲领回家.但正是他的母亲为自己的孩子成长撑起一方晴空,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发现,从而成就了举世最伟大的发明家.这就是教育的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