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142名电大教师的心理地位和情绪调节能力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我好你好”这一心理地位对电大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有好的作用;“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等三种不健康的心理地位能够负向地预测电大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即这三种心理地位的水平越高,电大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越低,情绪调节越困难.按影响的范围而言,从大到小依序为:“我不好你好”(对情绪调节的六个维度都有负作用)、“我不好你不好”(对情绪调节的五个维度有负作用)、“我好你不好”(只对情绪调节的一个维度有负作用).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5):55-56
近年来时常有青少年由于受到挫折和困难或者由于与教师或家长产生冲突而轻生的新闻。我们应该看到家长或教师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之外,更应该看到孩子脆弱的心理状态和不健康的情绪调控能力。学生的情商受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本文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关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引导学生思考有关心理健康和情绪调控的问题,增强学生认知和调控自身情绪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视障学生由于视觉缺陷、行动不便,与外界、他人交往较少,大多数学生形成了内向、自卑、消极、偏激等不健康的心理特点,如果教师对这些学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不重视,可能导致出现严重的后果.文章从音乐的学科特点出发,结合视障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提出教师可以引导视障学生在音乐欣赏中调节自己的情绪;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音乐情景,挑战学生不合理的信念;还应该引导学生在多声音乐中塑造健全的人格.通过这些措施消除视障学生不健康的心理,达到心理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的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自我调适能力及健康的人格。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产生着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索罗门教授(Solom on)说过:“在个体人格发展方面,教师的影响仅次于父母。—个孩子如果拥有甜蜜的家庭,享有父母的爱,又得到一个身心健康的教师,那是无比幸福的。相反的,如果他既不能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关怀与爱护,又受到情绪不稳定教师的无端困扰,必将造成许多身心发展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具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拥有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保障。—、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心理健康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工程师,也是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者.教师的心理和人格健康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影响,而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教师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产生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应该给予教师心理健康一定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情绪自控能力就是指儿童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不良情绪调控的方法,经过调查我们总结了五年级同学的一些调控策略.如思想升华法、注意转移法、心理疏导法、幽默化解法、自我暗示法、各种宣泄法和环境调节法等等,但是毕竟孩子的心智还不是很成熟,还需要我们学校、家庭和社会合力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教育,排除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使他们能幸福的成长.  相似文献   

8.
辅导目的 1.让学生了解过度紧张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 2.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 辅导重点 了解紧张情绪的表现,学会自我调节。 辅导难点 如何进行紧张情绪的调节。 辅导方式 游戏、自述、球拍等。 辅导前准备 录音机、投影、球拍等。 辅导时间 1学时 辅导地点 教室 辅导过程 1.谈话引入 1.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心理辅导课,参加听课的有不少老师,你们现在的心情怎样?(学生自由说) 1.2刚才不少同学说情绪紧张,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谈的话题。 板书:心里紧张怎么办? 2.活动 自我认识 2.1放松调整:如果现在你有紧张…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社会的转型、社会风气的转变、社会家庭结构的变化等综合原因,目前各类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班主任工作中注意指导学生根据个人的情绪特点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不良情绪,发展良好的情绪品质,培养健康人格。本文就班主任如何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通俗地解释为“你要我这样,我偏那样”的情绪,同时也可以解释为由于教师反复、多次的无效组织,对同一事物几次不同的解释,简单而不实际的指令,及教师本身令人不能原谅的错误所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不信任、厌恶和消极对抗的情绪。逆反心理的存在,会增加教师与学生的对抗情绪,影响教学、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现代中学生心理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形成的最大特点是普遍具有成人感。同时,他们又处在性格形成阶段,自我抑制能力差。而社会、教师、长辈又常以性格不稳定为由缺乏对他们的信任,这样就容易产生对抗情绪。这种对抗情绪受到社会方式、环  相似文献   

11.
教育是一项人与人相互影响的工作,教师既要有扎实的学识进行"言传",也要有高尚的人格进行"身教"。作为一种人格模式,教师人格指教师为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所具备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情绪情感、专业能力、道德品质、行为方式等特质,是影响教育过程、自身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教师面临的压力因素与不良结果并不一定呈线性关系,存在着心理弹性等调节变量,这使得部分教师在逆境和高压情况下仍能适应良好。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一、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情绪以及情绪的分类和作用. 二、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情绪的调节和用认知调节情绪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绪的初步认识阶段 1.导入课题 同学们好!今天我来给大家上一节心理健康辅导课. 请同学们看这几件事,谈谈你的感受(心情).引入课题并初步认识情绪  相似文献   

13.
情绪人人都会有。普通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状态,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中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诸如郁闷、焦虑、迷茫厌学、自暴自弃、乃至轻生厌世等种种灰色情绪,并在乎时各种写作练习中加以宣泄,如果教师能慎重对待学生的这些灰色情绪。思考它们产生的原因,探讨消除学生灰色情绪的对策,这必将为我们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各个成长时期的思想心理提供重要的育人契机和依据,也有利于及时把学生各种非健康的灰色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培养学生健全的身心和人格。  相似文献   

14.
了解学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育工作就成了没有目标的活动。教师的职责是通过恰当的教育手段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学生心理问题呢?  相似文献   

15.
张立华 《时代教育》2009,(5):160-160
健康的心理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进行健康的心理品质的教育,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学习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每位教师的责任.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始终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更应关注他们心理是否健康发展.在活动中,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用激励的原则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用自己人格的魅力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感染.  相似文献   

16.
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情绪的好坏决定人们的生活质量。好的情绪会使人积极向上,伴随着成功、和谐的人际关系及健康的身体,不良情绪则会让人陷入苦恼中,失败和沮丧会如影随形,严重时还会影响身体健康。那么,我们怎样来帮助孩子调节情绪呢?情绪调节三步骤至关重要。一、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内在的情绪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于一个新的观念,一定要能够用话语标明,并善于跟别人清楚地沟通,当他清晰地了解你传递给他的信息时,他才会对这个观念有更深刻的了解,才能很快地接纳吸收并转换成自己的。情绪也是如此,当你可以清晰地用话语标明自己的感受并传递给对方的时候,你才有办法疏导,并且处理自己及对方的各种情绪与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我们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特别是那些心理有问题的学生,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产生问题心理的原因,并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从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树立他们健康的思想,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18.
<正>学校是奠定学生成功人生、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最重要的场所。学校及教师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方面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以自信、乐观、奋发、高尚为基调的心理素质。一、开好心理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它可以通过情绪调节、情绪体验,达到心灵的沟通,化解心理的矛盾。心理健康教育课能针对学生的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省、自信、自我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这些不仅会给教师的自身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而且还对学生的发展起负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积极进行自我完善。人都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能力,一般都能决定自己的最终发展状态。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心理的自我完善,通过读书、运动、倾诉、转移、放弃、反思等方式进行心理减压;通过认知重组、情绪管理、提升境界来进行情绪调节;通过调整心理状态、增进交往技能、克服人际偏见来优化人际关系;通过享受教育快乐来转变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20.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情感既能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又能给人一定的压力,课堂心理气氛是学生学习的心理背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学生,有时候你是慈母,有时候你是严师,教师的角色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