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车广吉  车放 《辅导员》2009,(14):87-87
德育隶属于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那么,德育自然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即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德育,都包含着人与物的主客体关系问题: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透视德育的主客体关系,认为是人与人、人与物、物与人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3.
心理教育越来越被学校、家长、社会所重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心理教育与德育的概念不清,界限不明,很难突出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一环的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德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所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5.
个体良好首先品质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创建优良的德育环境尤其重要,新课程改革的进行,使德育课程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在丢弃网络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德育,而是把学生置于了鲜活的生活情境中,促进了德育中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而家庭和社会这两个校外德育网络的建构为德育网络的完善和作为学校德育的补充占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刚喜 《中国德育》2005,(11):47-48
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难点 1.在急剧变革的时期,社会影响的因素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作用相对加大,学校的可控作用下降,加之目前异向、异质、异步的东西增多了,学生往往不相信学校,而更多地相信社会。如此对学校失去信任,德育便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高校德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着力改革.改革应本着促进人的品德提升和精神健全发展的目标,在"三个面向"教育方针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以人为本的要求,一方面对现行德育的主要内容审矫扬弃,一方面根据时代要求增加新内容,实现现实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道德价值的功利性与道义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新时期的德育思想,着重阐述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战略任务和目标,德育教育的内容,强调德育工作必须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单纯的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初中学生的德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初中生成长的环境,分别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初中生的成长施加教育影响。学校是初中生德育的主体,但学校教育又不是万能的。要做好初中学生的德育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学校德育的正面教育和社会负面影响之间存在着极大反差。这一方面是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对学校德育的冲击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时代变迁,我们的德育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主体的需求、兴趣和情感,缺乏对学生主体的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我国德育实效低下的三个原因学校德育的苍白无力;家庭德育的漫不经心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同时尝试着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延伸,三者结合,实现德育的整体化、系统化.  相似文献   

12.
行为主义之所以能在美国心理学界占统治地位达半个世纪之久,有其合理内核,其贡献在于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行为主义理论在目标制订环境设计、样样选择等方面对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李长攸 《山东教育》2000,(31):13-14
现行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偏重于学校、教师的作用,忽视与家庭、社会的积极联系和配合、协调,这样,只在学校采用单一、封闭的教育模式,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不利于更好地教会学生做人。因此,德育必须走改革与发展之路。遵循这一思路,我县以县第一实验小学为实验基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构建了网络化的情感立体德育体系。我们采取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方法,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广,对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一、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机制   中小学生…  相似文献   

14.
李键 《教书育人》2006,(8):42-42
目前,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差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不说社会和文化的因素,学校德育工作的学做分离是最主要的。“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种方针与行动脱节的德育建设,自然不能育出有道德的新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必须反对空洞无物的德育说教,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建构起基于具体行动的德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社会的整体改革和进步同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地区的德育改革,一方面已经取得了许多值得肯定的进步,但另一方面也面临着空前复杂的局面和诸多特别严峻的挑战。比如老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就提出来的德育实效不高等老大难问题如何解决?又比如新问题——拥有最丰富的传统德育智慧的中国教育,如何回应社会整体进步对于当代德育的最新要求、全球化时代对于德育的挑战,中国德育如何面对80后、90后、00后等新时代的教育对象,等等。  相似文献   

16.
学校心理教育伴随着学校心理学的产生而产生,是包含了心理测评、干预、交谈、咨询、预防等多种功能在内的完整的教育服务体系。在我国,心理教育与德育关系十分紧密,在目标、功能、内容、评价、方法上有诸多的异同。心理教育只有充分发挥德育带来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作用,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以南宁市中职学校为例,就中职德育环境现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中职生德育的作用机理,探讨了德育环境的不足与中职德育效果不良的关系,试图从改善环境着手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果,并为建立中职德育长效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祥春 《教育导刊》2008,(11):58-59
传统的学校德育,较为关注学生对规范的熟悉、接受与遵守,因而在教育中主要使用“灌输式”。当代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已发生深刻变化,单一使用“灌输式”来进行德育已显得无力与低效,对学校德育进行改革是必然的应对策略。我们认为,实施主体性德育也许是解决德育困境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