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成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之中并与其主题主线融为一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更加坚定地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必然要求,是帮助大学生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抓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基于其历史底色和课程属性,理应成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就要打好组合拳讲好故事讲清道理,在教师主导下发挥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获得感,守正创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在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门课程的作用,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了解"与"三个选择"、课堂讲授的宏观叙事与历史史实的细微叙事、历史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后疫情时代,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师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理解国家政策,感悟家国情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导向,做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设计。用好疫情防控"教科书",坚持课程教学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强化大学生在抗击疫情中的担当意识,教育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境,敬畏生命,引导学生增强制度自信,弘扬爱国精神,以奋斗之姿,自觉承担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青春使命。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在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门课程的作用,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了解"与"三个选择"、课堂讲授的宏观叙事与历史史实的细微叙事、历史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邢立宇 《大学教育》2023,(12):89-91+9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高中历史课在教学目标上存在差异和关联,教师只有做好教学的纵向衔接,才能切实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认知目标层面上,要实现从“掌握必备历史知识”向“领会重大理论问题”推进,注重强化历史教学的逻辑建构,深化对重大理论问题的历史分析;在能力目标层面上,要实现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向“提高明辨历史是非能力”转变,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能力的训练,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观点的深入辨析;在价值目标层面上,要实现从“涵养家国情怀”向“增强使命担当”提升,注重在历史教学中关照现实,增强理想信念和历史担当教育。  相似文献   

6.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其中蕴含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是教育和形塑当代大学生身心的重要思想武器。从培养大学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政治要求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与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在情感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从四重维度展开:新道路融入,突出融入的导向性;新思想融入,提升融入的学理性;新方法融入,强化融入的指导性;新成就融入,展示融入的生动性。  相似文献   

7.
教育重在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铸魂。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学生的头脑,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根基在于向学生讲清楚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原则,核心在于向学生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原则;重点在于向学生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思想内涵和方法论原则。新时代,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铸魂育人,必将培养出以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理想信念坚定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54):157-15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回归历史学科的本真,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唯物史观的相关知识,学会辩证、历史地认识、研究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9.
赵磊 《西藏教育》2014,(6):39-43
在西藏高校讲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时,要重点补充三个问题:重点补充讲解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西藏的渗透,激发、培养藏族和其他民族学生共同的历史危机感;突出藏族抵抗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贡献,提升藏族大学生对本民族和其他民族一起维护国家主权的荣誉感;深入讲解改革开放后西藏现代化建设中其他民族地区的贡献,强化"三个离不开"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的几点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一门历史知识课程,也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很多,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设想:历史的时序性和整体性;历史事实的大背景;把握两大历史任务的主题;研究性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1.
习总书记提出"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要强化大学生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而承担这一任务的主要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该课程以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为载体去阐述"民族精神",对于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极大优势。本文重点论述如何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改革来推进"民族精神"融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质,并塑造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全新时代使命。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育,不仅对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更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对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培育体现在要引导大学生坚定信念、牢记使命,勤学善思、学以致用,志存高远、明德至善,吃苦耐劳、务实担当,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包容感恩。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全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的“五观”教学。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被列为全国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为什么要在大学生中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到底有什么意义? 历史是维系一个民族存在的重要条件.学习历史,至少有两大意义:一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二是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现代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是适应时代要求,根据大学生思想实际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作出的重犬发展和改革,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丰富内容所决定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承担着国吏和国情教育、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改革开放意识和文化创新精神教育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教育的任务。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应该坚持历史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通俗性和深刻性相结合的原则、生动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普遍性与地方性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资本主义与殖民地之间关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难点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出发,对此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为科学回答这一问题提供有利参考,"两重使命""两极相联"与"两种进程"为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相关难点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就要使广大学生深刻领会"三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要讲好讲深讲透"三个选择",需要在三个方面着力,即:历史和人民是怎样进行选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本身是什么;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对于医学生而言,要针对他们的思想状况,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讲授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他们对该课的参与意识,以及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在主动和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适时适当强化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增强其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强化历史人物评价使学生能够以人为镜,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取材广泛,机动灵活。但要把握"五个三":即注意"三忌",坚持"三个标准",处理好三个"统一",把握好"三个原则",要树立"三个基本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定了在"纲要"课程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化大学生对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德育内容,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和操守。"纲要"课教学必须探索和创新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对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创新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