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董泽华 《中学教育》2019,16(1):73-82
包容性STEM高中旨在缩小STEM成就在性别和种族之间鸿沟,作为STEM高中新浪潮,席卷了美国STEM教育界,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美国新兴高中发展模式之一。为了弥合选拔性STEM高中只面向少数精英学生的缺陷,包容性STEM高中面向所有学生,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STEM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的STEM学习动力,为高校和社会输送STEM人才。以马诺新技术高中为代表的包容性STEM高中为解决STEM教育公平开创了全新模式。这为我国解决STEM教育公平问题,推动STEM教育的普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学科学课程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的未来社会公民奠定基础。但是,以往的中学科学教育往往过于重视理论学习,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理论综合应用于现实生活,更难激发出科学探索的热情和愿望。在墨守成规的教学方式下,科学探究的方法被当作知识传授,学生缺少实践平台去自主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需要从课程视野研究STEM学习,明确其课程目标、开发既有理论依据又有实践价值的项目、建立有效组织课程实施措施及全面客观评价课程机制。STEM学习的项目应以工程实验为起点,围绕各学科核心概念设计项目,制定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案;教师是STEM学习组织的关键;精准设计项目、提高选择性,确保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恰当互补,整合资源,形成STEM学习生态系统是STEM实施的保障;在STEM评价中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评价与能力评价结合、自主发展评价与社会参与评价结合。  相似文献   

4.
STEM项目化学习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让幼儿从接受型教育向自主学习型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从主导型向合作型转变,立足幼儿本位,围绕幼儿经验及真实情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协作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STEM项目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跨学科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发展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学习情境对学生展开学习尤为重要,同时创设的情境富有生活味、真实味、挑战味、童趣味、工程味等要素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开展有效的STEM项目学习。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9,(96):138-139
在我国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知识和技能培养方向转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也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近年来,STEM教育理念的提出为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学科深度学习的提供了新的突破点,将STEM教育融入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符合当下的社会教育理念。本文通过化学实践教学案例分析,发挥基于STEM的教学设计所能达到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7.
8.
姜勇  宋玲 《学周刊C版》2023,(1):148-150
高中是学生强化发展学科素养和综合技能的紧要时期,教师要想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探索等精神品质,实施STEM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是一条可靠的路径。STEM教育理念致力于融合渗透科学、技术、工程以及数学知识技能,是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思想和模式支撑。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实施STEM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对策,以期为构建STEM主题学习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调动学生跨学科探究的意识和思维。  相似文献   

9.
梁丽华 《亚太教育》2023,(22):13-15
幼儿园项目化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以STEM理念为指导,开展各类项目化学习活动,是推动保教手段革新的重要举措。为此,教师应基于STEM理念,创建幼儿园项目化学习新模式,从项目缘起、探究、展示、评价四方面出发,设计全新教育方案,落实项目化学习引导,保障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思考、学习、探究。同时,教师要融合不同领域知识,为幼儿构建综合性学习、活动场景,贯彻STEM理念,构建全新教育格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学阶段各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师应深入理解STEM教育理念的现实意义,探索其在分科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通过类似小学科学体验化课堂、小学语文趣味化课堂、小学数学操作化课堂等跨学科教学案例,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引领学生发现更好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STEM课程是当下国内外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也是推动教师跨界学习的重要力量。对于教师跨界学习来说,学科整合是重要取向。从实践层面来看,教师的跨界学习主要有三种模式: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和自主探究。其建立基于开放、适宜和合作三种原则。为更好地促进教师跨界学习,平台建构、资源供给和政策助力是不可或缺的辅助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小学STEM教育是依据一定情境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各科知识与技能,以"设计""制作"实践来切实解决真实问题,从而累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方式.它的常态化开展不仅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学习热情和持续行动,还需有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空间、学习路径的助推.因此,为了STEM教育实践的有效开展,本文结合学校的具体实践,从混合式学习的视角,引入"拼图法"优化STEM小组合作学习,以弹性模式学习支持STEM行动,将评价渗透到STEM学习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开展STEM教育实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美国STEM教育的五方面特点值得借鉴:聚焦4C能力,促进深度学习与社会性成长;推广基于项目的学习与促进学习的评价;工程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其课程支持机制的逐渐成熟;从学校STEM文化培育和校长STEM领导力提升来推进STEM教育;关注并建立起基于价值认同与主动责任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STEM教育是探寻教育的学术取向与应用取向的平衡;是转变育人方式,促进认知学习与社会性成长相结合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15.
“互联网+”为教育的建构与重组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工具,可以不断提升STEM教育的效果,为学习者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创新空间。STEM教育注重学习者通过项目学习来完成学业,获得知识与技能,期间同时获得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与PBL所主张的不谋而合,发挥PBL学习方式的优势,并结合STEM教育特点,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开展前期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研究,对PBL模式的原有流程进行细化,提出了基于PBL的STEM网络学习平台设计原则。基于该原则,利用网络技术,对STEM网络学习平台进行优化。通过设计基于项目学习的STEM网络学习平台,提升STEM教育的效果,实现从简单课程学习到培养项目学习能力再到培养创新能力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李猛 《现代教育》2020,(2):56-58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由于其抽象与严密的逻辑推理使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大,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STEM教育基于项目的跨学科特点,把数学的学习融于项目的解决过程中,在学中用,用中学,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领悟到深邃的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在夯实学科知识的基础上,STEM教育以跨学科思维解决真实问题,注重反思迁移,为深度学习的实现提供可能。文章首先概述了STEM教育的特征,分析了STEM教育与深度学习的关系。接着,文章设计了深度学习的发生路线,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STEM教育的实施过程。随后,文章以STEM教育的实施过程为横坐标,以深度学习的发生路线为纵坐标,构建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最后,文章以"抗震建筑的设计与制作"项目为例,从预热、酝酿、发生、成熟四个阶段阐释了指向深度学习的STEM教育模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文章的研究推动了深度学习与STEM教育的融合发展,可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习力是个体或组织学习的动力、毅力和能力的综合体现,STEM课程要求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二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关联性.教师应基于STEM教学实践中所显现的问题,提出能在STEM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力的相应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意志和能力,将STEM课程教学效果最大化.通过多次...  相似文献   

19.
优质STEM课程是设计与实施相互调适、不断优化的结果。以“小小净水站”STEM课程开发为例,从课程设计(课程名称、学习目标和驱动性问题)、课程评价、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展示了STEM课程进阶优化过程,分析了STEM课程设计进阶优化的要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