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开发、产品、接受的教科书完整生命周期梳理我国美学视角的教科书研究现状,发现已有研究多现象描述而少学理探索、多文本分析而少综合研究、对语文教科书关注较多而对其他学科教科书关注较少。展望未来,美学视角的教科书研究应唤醒学科自觉,开拓教育学研究的新领域;丰富研究内容,实现研究方法的灵活运用;扩大研究对象,推动研究主体的多元参与;厚植文化自信,彰显中华美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教科书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教科书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美、日、英三国的教科书制度,折射出各国教师在参与编制教科书、选择教科书方面的专业自主权;同时,结合我国教科书制度及教师专业自主权的实际状况,探讨维护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欣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3):120-124
本文讨论了教科书制度发展史比较研究的意义,在分析、比较美国、印度和日本的教科书制度发展史的基础上,指出了教科书制度的特征及我国教科书制度改革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科教科书多样化的客观基础主要是国家政策基础与现实基础,多样化停留在“多本化”;美国社会科教科书多样化的客观基础主要是教育对象,从而在高层次上实现了教科书的多样化,并形成了各版本的编写特色,如哈特·米福林版的概念特色,培生版的阅读特色,麦格劳·希尔版的地理特色.借鉴美国的经验,从教科书的制约因素入手,加强教科书的编写特色;同时充实教科书多样化发展的客观基础,提升我国教科书多样化发展的层次.  相似文献   

5.
关于电子教科书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是与非的简单价值判断比较容易做到。但最为重要的是客观、冷静和科学地认识电子教科书,而不是在把纸质教科书作为简单数字化的刻板印象的前提下进行讨论。应该从电子教科书构成的基本要素,即硬件、软件、内容、网络和使用者的角度去理解其便利与限度,从而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一种优质的电子教科书服务。但也要清楚,过分追求学习工具的便利性,而忽视其教育性,也不是一件好事情。  相似文献   

6.
教科书价值发挥的大小、使用效果的优劣依赖教科书主体的不断理解、解释、表达与创造,这一过程本质上是对教科书的诠释。教科书的诠释遵循三重逻辑:知识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基础与依托、价值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立场与导向、教学逻辑是教科书诠释的进路与旨归。当前,教科书诠释存在一定的误区:“文本复原”和“无限扩展”式的诠释、“低级红、高级黑”式的诠释、“娱乐至死”“上纲上线”式的诠释。纾解教科书诠释的困境,要从忠实和创生取向转向相互调试,实现对教科书诠释的价值引领;从教师理解走向主体对话,促进教科书诠释主体间的视域融合;从文本解读走向话语分析,构建规范的教科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7.
李佳 《化学教学》2022,(9):19-23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从知识的三个维度看,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知识可分为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价值。以四套人教版教科书酸、碱、盐内容为例,分析初中化学教科书三维知识的嬗变。知识内容上,审视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视角及结论性内容的嬗变;知识形式上,阐述活动形式、思维形式及知识表达方式的嬗变;知识价值上,分析应用价值、德育价值的嬗变。并对未来初中化学教科书编制作出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王永春 《湖南教育》2002,(15):47-49
一、第五册教科书变动情况1.删去有关四位数乘法的例题和习题。根据大纲的规定,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中的另一个因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删除了原教科书第7页的例3及相应的习题,减轻了学生计算方面的负担。2.调整了应用题的一些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应用题教学内容在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为了降低应用题教学的难度,本册对应用题的安排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有两点:(1)根据大纲的规定,用算术方法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根据这一要求,删去原教科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用算术方法解答的反…  相似文献   

9.
王润 《教育科学》2022,(3):53-59
根据数字教科书与技术的融合程度,将数字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基于数字教科书产生、应用与演进所涉及的相关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对数字教科书发展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技术演进是数字教科书发展趋势的应然标尺;教学需求是数字教科书科学定位的核心依据;自身发展规律是数字教科书命运走向的关键指南。据此,提出未来数字教科书建设的行动逻辑:明确数字教科书建设的技术标准;界定数字教科书的功能边界,基于教学需求有选择地使用数字教科书;以教科书立场引领数字教科书建设,完善数字教科书内容选择与设计。  相似文献   

10.
刘超  王志军 《中学教育》2011,8(1):89-95
教科书是制约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选取人教A版、北师大版、苏教版新课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从教科书编辑风格、知识体系、信息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解到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特点和差异。同时,笔者提出,各版教材编写者要关注差异,根据具体情况,取长补短,设计出适合我国学生和社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教材,并建议教师在新课程实验中同时参考这三版教科书,乃至更多版本的教材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修订的指导思想,见本期《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五、七、九册介绍》的指导思想。下面仅就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七、九、十一册的修订情况做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我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部分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这一重要举措的实行有我国社会及教育自身发展的必要性。我国在此项制度上刚刚开始探索,而国外,特别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四国在这方面有相对比较成熟的经验。本文通过简介这四国的教科书循环使用情况,并总结其中的有益经验,希望对我国的义务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室对原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及编排特点都有过详细的分册介绍,下面仅就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八、十册的修订部分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4.
教科书文化建设深刻地影响着教科书的使用效果和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科书不断发展,是新一代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与重要举措。教科书文化建设在形成与发展中呈现出汲取历史营养、坚持守正创新的历史逻辑和传承文化记忆、树立民族自信的文化逻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筛选的本质属性。面向未来,加强教科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实现路径方面,要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全面领导;构建以学生为核心的多圈层教科书文化建设参与体系;发挥以公平互动为核心的教科书文化建设辐射影响力;切实将教科书打造成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高地。  相似文献   

15.
教科书评价是提高教科书质量、加强教科书建设与管理的有力保障。随着国家对教材建设的重视,教科书评价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我国教科书评价研究主要经历了萌芽探索、推进发展和拓展深化3个阶段,在评价的内涵、类型、功能、内容指标、过程和方法 6个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如相关研究较为滞后、不够成熟等问题。为提高教科书评价的科学化水平,应加强教科书评价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研究,建立科学且具学科特色的教科书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教科书评价方法的研究,推动教科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以来 ,我室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以下简称《大纲 (试用修订版 )》)对人教版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进行了修订。到目前为止 ,全套教科书的修订工作已经基本完成 ,并已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修订后的所有单册和第二、四册教科书均已投入使用 ,其余双册教材也将在 2 0 0 3年上半学年同时进入课堂。此次教材修订以“三个面向”为指针 ,旨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 ,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修订后的…  相似文献   

17.
林贵 《物理教师》2008,29(9):29-2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以下简称教材)较传统教科书增加了“传感器及其应用”一章.教材通过较多的生活实例来说明传感器给现代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然而,教材为学生动手去做的传感器实验却比较少,使学生对传感器的认识难以深入.针对此问题笔者设计了一个既简易又较为有效的实验电路,该电路能直观地演示光、声、热、压传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让学生获得亲身体会传感器的无穷魅力.笔者不妨将该方案向大家介绍,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同行指教.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汉语、文学教科书是我国中学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的产物,它们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丰富、选材经典、插图精美等特点,对当时及后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0年以来,我室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大纲(试用修订版)》对人教版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进行了修订。本次教科书的修订是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近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  相似文献   

20.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中使用教科书的主体,教科书的编制必须满足教师教和学生学的需求.教师和学生使用教科书的反馈信息,是修订完善教科书的重要依据.基于对中学教师和学生使用化学教科书情况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教科书在内容选择上应坚持“范例”与“权威”的统一;角色定位上应是“学本”与“教本”的融合,教科书编制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同时需考虑考试评价这一客观因素的影响;应做为教科书编制的出发点和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