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芬 《东南传播》2015,(1):127-128
微信公众订阅号的阅读点击量显示,传统媒体上被认为"僵化"、"八股"的时政类新闻,在新媒体式文风的改造下,可以成为用户热捧的新闻。新媒体成为改革时政新闻报道模式的试验田。时政新闻如何摈弃传统套路,用全新的语态和报道思路,在新媒介平台上赢得传播的生命力?本文以新晋上线的微信公众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文风改革为例,探讨时政报道在新媒体上的转型突破。  相似文献   

2.
杨萍  刘佳 《声屏世界》2016,(6):58-60
微信是中国最大的信息平台之一。因其具有及时性强、交互性等信息传播特点,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为扭转颓势纷纷打造微信公众号,试点报刊、广播、电视的传播改革,与用户进行有效互动,涌现出大批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探索时政新闻报道的微信推送。诸如《人民日报》的“学习小组”、《北京青年报》的“政知圈”、上海东方报业的“澎湃新闻”、央视的“网络新闻联播”、湖南广播电视台的“湖南卫视新闻联播”、重庆广播电视台的“重庆电视台新闻频道”、江西广播电视台的“江西网络台”、赣州广播电视台的“GZTV赣州新闻联播”等。本文针对时政新闻微信推送编辑、内容选择、二手资料整理等内容,探析微信如何玩转时政类选题,让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受到用户青睐,提升时政新闻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3.
刘艳 《东南传播》2016,(4):89-91
媒介融合在当下可谓是传媒界研究的一大热点,并且传统媒体进军新媒体的成效可见一斑。微信平台成为媒体争夺话语权的舆论场,其中,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一个主攻方向就是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的时政类公众号的崛起,是微信公众号领域的一个特征,那么时政类公众号中的时政新闻又该如何突破传统报道思维,走出适应新状态的思路呢?  相似文献   

4.
王志红 《传媒》2021,(12):72-73
新媒体时代,传统时政新闻报道如何"破圈""出位"?湖南日报"湘伴"微信公众号深耕时政新媒体领域,始终追求"快一点的新闻时效、深一点的背景解读、新一点的文本表达",从理念、定位、内容、文本等多维度展开创新,构建了一个权威、快速、开放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其实践经验为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相似文献   

5.
朱建华  李艳梅 《传媒》2018,(14):32-34
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做好时政报道十分重要.作为一家城市党报的新媒体平台,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2018年4月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内政外交活动的报道,在同城媒体中传播最广,仅"10万+"的文章就有4篇.  相似文献   

6.
随着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我们统称"两微一端")的日趋成熟,网络渐渐开始取代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一直以来以传统媒体为主阵地的时政新闻,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以江西卫视《江西新闻联播》栏目的衍生微信公众号"江西视听头条"的传播效果为例,论述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传统媒体如何让时政新闻适应新媒体传播特点,更好地传播党和政府声音。  相似文献   

7.
在移动互联兴起的传播环境下,主流媒体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要打通两个舆论场、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如何让时政新闻报道从模式化的宣传通稿中转变,实现新闻的"价值回归"?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官方微信订阅号"福建新闻联播"的探索为例,探讨如何借助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让时政新闻回归"新闻"、把领导回归成"人"、把新闻回归为"新"闻、让主流媒体回归为"媒体"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8.
李元栋  匡艳丽 《传媒》2021,(3):59-61
在互联网和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党媒深耕时政传播已成为媒体融合转型的新路径."侠客岛"作为《人民日报》海外版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依托品牌、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强创新实践,逐步构建自有的时政传播话语体系,成为党媒转型的成功范例.本文从内容定位、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话语权构建四个方面入手,总结"侠客岛"时政传播的基本特色,以期能够为党媒及纸媒的融合转型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电脑成为人们接收资讯的新手段。信息的快速传播,让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上面临诸多挑战。但权威性和纪实性依然是传统媒体最擅长的,特别是最为"传统"的时政新闻。如何站稳时政新闻的传播阵地,在报道观念、采编模式、稿件内容、传播形态等方面谋求时政新闻的"再创作",成为党报党媒迎接新媒体挑战最有效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传统媒体为适应新媒体发展的需要,纷纷开设新闻客户端。时政新闻报道是许多客户端报道的重要内容,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手段与效果。但由于脱胎于传统媒体,依然带有许多问题,如何破解其中的困局,适应新媒体传播的需要,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1.
余婧 《新闻世界》2013,(11):218-219
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报道领域的一个重大题材,但是一直为人诟病的是,时政报道长期流于仪式化的报道,内容严肃不易读,严重影响到时政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本文试以《新京报》对2013年"两会"的报道进行分析和解读,探究以市场、受众为导向的纸媒在重大时政新闻报道中怎样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传统媒体在时政新闻报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新媒体时代,如何能够有效提升时政新闻的影响力,进而使时政新闻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这是当前传统媒体时政报道所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传统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中后期开始,新媒体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今新媒体已无处不在,同时也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巨大。本文将从新媒体特点和传统媒体报道方式,特别是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特点入手,来讨论如何进行新媒体与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时政类新闻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体现一个媒体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周报是新闻媒介的一种主要形式,但是周报在参与时政类新闻报道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局限和时政类新闻的时效性产生了较大的冲突,导致了周报在进行时政类新闻报道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吸引受众群体,在周报销量下降的同时,也会为周报在一个地区的公信力和传播价值产生深远影响。在全新的传播环境下,周报要深刻挖掘自身存在的优势,从时政类新闻纵深角度出发,对时政类新闻进行深度挖掘,强化对本地读者的服务和信息报道,加强周报和新媒体的融合,从而不断提升周报的新闻报道深度,更好地吸引读者群体。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周报如何做好时政类新闻的对策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邵雪廉 《新闻战线》2022,(11):89-91
权威可读,让“硬”新闻“软”起来;可视可听,让“硬”新闻再“破圈”;守正反哺,打造“硬”新闻运营平台。金华日报推出微信公众号“三江白话”和微信视频号“J观察”,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为突破口,强化时政要闻的新媒体表达,让“硬”新闻实现了“软”表达。  相似文献   

16.
时政新闻是传递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但一直存在着形式生硬刻板、内容枯燥等问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时政新闻标题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发现标题中的词汇使用、语句构成是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合理借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拟题策略,对数字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时政新闻是传递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但一直存在着形式生硬刻板、内容枯燥等问题,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其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中时政新闻标题为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发现标题中的词汇使用、语句构成是其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关键,合理借鉴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的拟题策略,对数字媒体时代下时政新闻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是党报最具新闻资源优势的报道项目,也往往是党报承担最多“规定动作”的报道领域。长期以来,党报关于时政新闻报道方面拥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威地位,令其它门类的报刊羡慕不已。《北京青年报》一位老总对此深有感触:“人民大会堂开全国‘两会’,我们的记者没有证件,跳墙  相似文献   

19.
时政新闻缺乏贴近性和生动性,可读性、可看性较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融合媒体报道的出现逐步打破时政报道形式上的规范性,增强了其趣味性、可看性、贴近性。两会报道是每年时政新闻的大事。以2014年,以央视报道两会为例,可以为时政新闻的融合媒体报道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郭攀 《中国广播》2014,(11):41-42
在当今新媒体打造的舆论阵地上,时政新闻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还相对较低,如何让更多的时政新闻适应新媒体语境、善用新媒体技术,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广播时政新闻报道需要不断调整语态,以适应新媒体舆论传播环境中的受众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