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阳  刘金凤 《双语学习》2007,(4M):132-132,134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著名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不朽名作。本文着重从精神生态这一角度分析作评中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呈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从而揭示作品的社会批判意义和作者的社会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并非是一部宣泄性描写的低俗小说,在其丰富的蕴涵中,潜隐着一个不能忽视的主题,即小说表现了人与自身统一的精神生态观、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生态观、人与自然共存的自然生态观。无疑,小说对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无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作品对现代工业化的批判已是学界的共识,但学界较少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的批判精神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文章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分析劳伦斯的早期名篇《菊香》所蕴含的生态学意义,指出人类社会的工业化不仅破坏了自然界的物理生态,更破坏了劳伦斯心目中人的天真善良的本性生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生态。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贯穿其中的永恒主题。人类在同自然的不断斗争中获取生存和发展,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对自然的利用与认识过程。而在不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人类取得了强烈的自我满足感,从而对自身产生崇拜,自封为万物之灵长,建立了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的指引下,人们开始不断加大开发自然的力度,将曾经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到了二元对立面。在麦尔维尔的作品《白鲸》中,主人公亚哈船长为捕杀巨鲸莫比迪克而最终与其同归于尽,而与其态度相反的伊斯梅尔却最终幸存,似乎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本文试图通过对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根源进行探究,然后结合小说中两位主人公对自然不同的态度及其结局来做出反思,并探究如何恰当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被捕杀的困鲸》是加拿大著名作家法利.莫厄特的"生态小说四部曲"之一。小说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了一头困鲸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野生动物的同情以及对冷酷围观者的憎恶。小说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引发了读者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都会面临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抉择.生态时代不仅仅是对物质时代的取代,而且还是精神时代向高层次发展的历史抉择.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全面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是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一场全面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也是人类主体意识的自觉和历史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需要,也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自然主义代表作之一,该小说通过从狗到狼的嬗变将人类文明对自然的摧残刻画得淋漓尽致。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解构这部小说,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了作者的整体生态观以及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8.
郑婧璇 《教学随笔》2014,(6):143+145
《西游记》是一部深蕴儒、佛、道文化精神的古典小说。作为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作品,《西游记》之所以能够风靡至今,是因为它具有超过一般神魔小说的深刻精神内涵,书中通过对取经过程的描写和孙悟空形象的塑造,体现了追求人性自由和人格尊严、礼赞奋斗抗争和渴望智慧力量的精神文化内涵,从而使作品在打上其赖以产生的时代特征的同时,透射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某种共同的生活意念和欲望,具有精神文化教科书的艺术特征和永久生命。  相似文献   

9.
10.
《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但实际上它的重心不在暴露谴责,而在文化反思。作者特意安排了平行对照的情节结构,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男性群体之间、女性群体之间的多重比照,渐次否定了中国的各个文化群体,最后作者持肯定态度的却只是来自异域的人物,从而凸现了作者对社会转型期国民劣根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1.
雅斯贝尔斯在1931年出版的《时代的精神状况》一书中,深刻地反思了德国现代化历程中"技术—群众"社会导致"纳粹专制"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对人类自由天性的双重压迫,并分析了其对教育的影响。针对时代的状况,雅斯贝尔斯提出了以古典教化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强调向古代经典学习在培育人性力量、争取人的精神自由方面的重要性。雅斯贝尔斯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文学殿堂里,张炜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作家,构筑了上千万的文字大厦,《古船》更是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通过对小说主人公思想层面多元共生性的分析,可以透视出张炜的生态审美观——儒家的道德自我完善与老庄的自由理想相共生,为解决时代精神生态危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斯坦贝克在其短篇小说《菊花》中通过对女主人公伊莉莎的刻画,揭示了其在男权社会中从压抑、躁动到醒悟、绝望再到无力屈服的悲剧,这为探析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错位的精神生态提供了线索。人们普遍忙于对物质利益追逐的同时,人性却受到了扭曲和变异。这些问题的出现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并引起人类对自己未来的思考和走出精神困境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卓淑敏 《英语广场》2020,(10):56-58
杰克·伦敦在小说《野性的呼唤》中描写了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虐待动物的场景,体现出对生态危机的忧患意识。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评价理论对该小说的特定话语进行分析,揭示杰克·伦敦对建设和谐生态的企盼。  相似文献   

15.
《狼图腾》是一部融合了历史学、军事学、人类学、哲学等多领域,以狼为叙事主体的文学著作。全书以三次大型的关于狼的战争以及主人公与一只小狼朝夕相处的故事为叙事主线,用极富张力的语言,彰显狼身上的种种特性,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狼的重新思考。本文对《狼图腾》中的“狼性”从精神生态的角度进行了新的诠释与解读。  相似文献   

16.
当前,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如何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当前人类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学者们将文学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产生了生态批评文学。生态批评文学提醒人们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并激发人类的生态意识,促使人们自主积极的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文章主要对杰克·伦敦的小说《荒野的呼唤》和《白牙》中蕴含的生态意识进行解读,以期为构建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大学也面临时代带来的挑战,如何发展已然摆在大学面前。重新认识大学,思考大学的本真是大学人的责任和使命。《大学的十个界面》一书,试图从大学的十个方面,即十个界面的论述中,揭示大学样貌,探寻大学本真,剖析我国大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8.
苏卓 《双语学习》2007,(12M):198-199
老舍是一位具有自觉的文化意识的现代作家,他将深厚的文化蕴藉、清醒的文化反思融入创作之中。《骆驼祥子》中维护宗族延续的宗法伦理观念、精神掠夺的婚俗、女性“不洁”的蛮荒性禁忌、原始愚昧的生产习俗等婚俗描写凸显了老舍小说的男权文化反思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第三部小说,通过对女性书写严肃的戏仿来展示20世纪女性的精神生态.女性在生命意志上同自然的融合与在现实中同自然的疏离正体现出女性的精神困境,她们对灵魂深处的挫败感的抗争突出表现在对"性别超越"的渴望上,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双性恋"倾向即是如此.坎宁安由对20世纪女性精神生态的考察来反思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成果,生态精神渗于其间.  相似文献   

20.
《外省书》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现了半个世纪来中国人精神生命的真实活动状态,对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文化潮流与现状,进行了展示与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