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永忠 《学语文》2003,(5):15-15
历来诸家公认七律《锦瑟》是李商隐一生的代表作品 ,但解者纷纷 ,意见颇不一致。元遗山、王渔洋等人 ,早已发出过“独恨无人作郑笺”、“一篇《锦瑟》解人难”的喟叹。苏轼断为咏瑟 ,朱彝尊、冯浩等人解为悼亡 ,纪晓岚认为艳情 ,张采田等人解作自伤不遇之作。以上四解 ,以第四解最得其实。但在第四解中 ,接触到具体诗句时又发生歧义 ,出入颇大。笔者参考历来诸家意见 ,并将《锦瑟》和李商隐的其它一些诗作进行比较 ,相互发明 ,以诗证诗 ,知人论世 ,对此诗作了一些研究 ,有了一些新见。一、关于“锦瑟”“锦瑟”究竟指什么?有人说是指令狐家…  相似文献   

2.
《锦瑟》是一首传颂千古而又历代注家争论不休的古诗,笔者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浅谈对《锦瑟》的赏析.  相似文献   

3.
《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诗人46岁时所作。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审美空间,本文就此谈谈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4.
《锦瑟》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诗人通过对锦瑟的描写、对四个场景的描绘,迷幻、哀怨、缥缈地传达出自己所经历的种种际遇、感受,使诗作具有朦胧、多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教师:课前我们欣赏了根据李商隐的诗歌《无题》谱写的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一唱三叹的旋律,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眼含泪水,让我们满怀感伤。  相似文献   

6.
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既费解又耐人寻味,是唐诗中的上乘之作,在诗界久负盛名。千百年来对《锦瑟》的解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凡读诗者无不喜吟《锦瑟》,借机或诉人生坎坷的寂苦,或寄美人迟暮的悲悯,或发仕途失意的惆怅,或温昔日恋人的旧情,或叹壮志未酬的遗恨……即便是那些走过了大半生的文人,也愿到《锦瑟》的意境里徜徉一番,感沧海桑田,叹人生沉浮。个别曾遇红颜知己的长者吟《锦瑟》时老泪纵横的样子,总比时下里的青年男女爱得“要死要活”要深沉感人得多。  相似文献   

7.
冯雁 《考试周刊》2013,(83):28-28
《锦瑟》是李商隐晚年所写的一首诗篇,也是让人似懂非懂的一首诗篇。有人说它是在描写爱情,也有人说它是在描写作者对梦想、抱负的一种坚定信念。要理解这首诗篇其实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难,可从作者的家庭身世背景和作品写作风格两方面分析此诗篇,不难得出《锦瑟》一方面是在描述爱情路的不顺利.另一方面是在描写作者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惆怅心情。教师可以从背景介绍、引发兴趣、了解语言文字内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以便学生能够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篇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的<锦瑟>论者众多,本文从李商隐<杜司勋>入手,爬梳史料,检阅唐诗,借鉴现代意象派创作手法,明析"锦瑟",细辨"华年",推论"春心",别解"沦海"、"蓝田",换一个眼光解读<锦瑟>的旨意与手法.  相似文献   

9.
从<锦瑟>的写作时代背景入手,逐句详细分析诗的内涵,用复义、比喻、象征、张力、意象、反讽,综感论、应和论、空白、艰涩化、陌生化等西方文论的观点来诠释全诗,使读者更多地了解中西文论的相通之处,更深层次地理解诗中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10.
11.
<锦瑟>一诗,自宋朝以来评论者见仁见智,议论纷纭.作者从颈联诗句的原型着手,通过考察作者的生平,参证相关诗歌的意境,考证出此诗大约写于大中七年至大中九年的某一个春天,地点在梓州柳仲郢幕,诗歌主题为忆旧思归.文章作者列举了有关词语在李商隐诗集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有关典故、语词的含义,对<锦瑟>一诗诗意进行了具体诠释.  相似文献   

12.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也常常会让教师在备课时陷入困境。我们对于诗歌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教学观念上的误差,从而走入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忽视了诗歌的涵咏功能,以及诗与诗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学生失去了对美的体味和感悟。《锦瑟》这首诗是李商隐朦胧诗的代表作,虽晦涩难懂,却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因此,如何将晦涩变为浅显,引导学生产生共鸣,便成了这首诗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李商隐的《锦瑟》以用典创出新意义。短短的八句诗,五十六个字,却接连用了五个典故,而各个典故各有用意,表达功能也不同,下面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的《锦瑟》是中国古代文人诗中解者最多、聚讼最繁的一首。通过“以诗证诗”的考证和对诗本文的解读可以看出,《锦瑟》诗实际上是诗人自弹瑟曲的一次心灵体验的诗性记录。诗歌表达了诗人弹瑟前由瑟形、瑟貌引发的年华感思,弹瑟中由瑟声、瑟境激发的浸染着诗人之情、积淀于潜意识中之心象以及弹罢瑟曲对幻象幻境的思味和“惘然”而致的心灵感喟。  相似文献   

15.
《锦瑟》是李义山晚年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因其精密艳丽的语言,含蓄蕴藉的意境,烟波Hong洞的内涵,使人旨趣难求,莫衷一是。本联系义山的经历及其时代。从诗歌意境与寄托层次的深浅上,对这首诗作了分析论述,认为这首诗是多层寄托的诗,是李义山离开人世之前的终生咏叹之作。  相似文献   

16.
对于《锦瑟》的阐释,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人们总能不断发现它的新意.这首诗具有超越诠释学的穿透与征服力量,千百年来它既朦胧晦涩,又家喻户晓,一直吸引着人们欣赏探究的兴趣.该诗的多义性与燕卜逊提出的复义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文章通过用复义理论对此诗的多角度层层剖析,进一步探究该诗所具有的独特的哀感顽艳和深情绵邈的意境,体会心灵的旅行.  相似文献   

17.
锦瑟     
深夜的时候,雨水从屋瓦和青草的缝隙里,顺着干枯的芦苇叶子滴下来,我在腾格尔无伴奏的清唱音乐里半睡半醒。读书和思考的最佳状态已经过去,疲劳的身体和迟钝的思绪此刻却奇迹般地恢复了缝康。  相似文献   

18.
19.
《锦瑟》是李商隐诗中最多义难解的作品之一,这与诗中蕴藉含蓄的语言修辞和大量典故的巧妙运用有密切的关系。从文化解读的视角出发,《锦瑟》之所以最终呈现出一种诗意朦胧多义、诗境幽隐奇缈、情感复杂曲折的艺术特色,其深层原因是儒释道思想对作者创作的交错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博大精深,诗歌的历史更是源远流长。李商隐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他将唐诗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李商隐的风格温婉悲凉,特别是一些爱情诗写的尤为细腻。本文通过比较他写的《锦瑟》与《嫦娥》,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以及作者平生经历来分析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