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元读写要求] 一、本单元选取的五篇课文都是人类前赴后继、生生不息地探索科学轨迹、揭示科学奥秘的文章。通过阅读这组文章,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二、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学会快速阅读文章。  相似文献   

2.
一、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问,了解意义段与篇之间的关系,初步归纳文章中心思想。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生动、具体地介绍说明的方法。3在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同时,增加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二、单元教学构想本单元由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组成。课文侧重于介绍和说明事物,单元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O教学时,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科学、具体、生动的说明的。第14课鲸(~)教材指要1本文思路:鲸的大小——~类属及种类——~进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一、设计理念 《化石吟》这首诗歌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几篇文章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而《化石吟》作为第一篇课文,应是引导学生走进科学宫殿的前奏,所以要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科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学习要求本单元六篇课文,第一、二篇要求精读,第三、四篇要求略读。第五、六篇要求独立阅读。这些课文都是状物性记叙文。自学中,对每课的生字、难字要能读准字音,辨析字形,对重点词语不仅要理解词义,还要能加以运用;对某些特殊句式、重点句子,要求联系课文仔细领会;对常见的修辞手法也应掌握  相似文献   

5.
赵莉 《学周刊C版》2010,(9):114-114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一单元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选编了4篇课文。教学要落实“让学生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这一目标。这篇课文是叙事写人的文章,通过记叙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迷恋昆虫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到执着痴迷是法布尔成功的秘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一、本单元教材处理方案: 初中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共有五篇课文。其中有讲读课文两篇:《白毛女》、《龙须沟》;有课内自读课文一篇:《陈毅市长》;有课外自读课文两篇:《林则徐》和《高山下的花环》。五篇课文之后安排了“单元知识”《谈谈戏剧》。本单元为戏剧单元。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突破口 本单元有四篇课文。《中国石拱桥》、《北京立交桥》是教读课文,《短文两篇》、《巴黎的桥》是自读课文。其中《短文两篇》又包括《吴门桥》和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母亲架设的桥》。这四篇课文的题材同是写桥,但文体不一,内容各异,因此,进行本单元教学必须紧紧扣住重点,否则学生就会学得支离破碎,不着边际,不得要领。第三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说明能力,本单元是第三册的开首单元,如何将上一册的记  相似文献   

8.
<正>【教材、文本与学情分析】《大雁归来》一文出自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所选文本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除了《大雁归来》,还有《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和《时间的脚印》等多篇文本。而作为一篇富有文学色彩的科学观察笔记,《大雁归来》在激发学生说明文学习兴趣,了解生态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范本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月亮姑娘》是湘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本单元以我们身边的科学为主题,重点训练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们探索科学的欲望。这篇课文写的是裁缝师傅为月亮姑娘做衣裳,但由于月亮姑娘的身材在不断地变化,所以她一直没能穿上合身的衣裳。课文以童话的形式,拟人的手法,寓科学常识于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充满童真童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初想】《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为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透过简洁、生动的描述,可以看到一幅幅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美好画面,能激发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畅想,点燃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是继三年级“预测”后的第二个阅读策略单元。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都与科学密切相关,内容丰富多彩。这一单元的教学,应围绕跨学科渗透、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以及搜集处理信息、研究问题、快速阅读等能力的培养等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教学这篇课文时,要联系学生生物课或课外所获得的相关知识,还要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在理解诗中所写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感受诗中的思想感情和节奏韵律之美,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科学诗的兴趣。在教学本课前,教师可提前将学生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化石的资料。课堂上,让各小组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属于科技说明文单元。这一单元所选课文 ,有的阐明某一现象的科学原理 ,有的阐释某一领域的科学观点。《食物从何处来》(以下简称《食》)作为本单元的首篇课文 ,很好地体现了“例子”作用。我们试想 ,自然界的生物品种繁多 ,千姿百态 ,生活环境和条件各自不同 ,生存方式和习性也互有差异 ,要把这千差万别的各种生存的问题阐述明白是多么的不易 !而本文作者却把如此复杂的问题解说得既有条理又准确周密 ,这不能不令人叹服。在指导学生阅读这类复杂的科技说明文时 ,首要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特级教…  相似文献   

13.
【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建构,精心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生动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陈青 《小学语文》2009,(1):36-37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快乐的夏天”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由一篇识字和五篇课文组成,课文内容非常丰富,有表现夏天情形的儿歌,也有描写夏天美景的古诗,有体现夏天情趣的故事,还有介绍相关科普知识的童话。学习本组教材,学生除了要完成既定的识字写字任务,还要通过对不同课文的朗读体验,感受夏天的美,夏天的乐,并由此激发他们对夏天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  相似文献   

15.
【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建构,精心选编了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科学精神做出了生动的诠释。《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散文。从"美丽"入笔,融入了作者对居里夫  相似文献   

16.
一、求同,突破单元重点。 本单元的单元教学要求是:1.学习以议论为主、夹叙夹议的写法;2.学习层次分明的阐述观点;3.领会词语的感情色彩。纵观本单元五篇课文,有三篇课文的学习重点是有关论证层次的问题。把握论证层次、弄清写作思路,是分析、理解本单元课文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层次分明的阐述观点”是应当作为本单元的重点予以突破的。  相似文献   

17.
帅丽 《江西教育》2003,(17):21-21
案例背景《太空生活趣事多》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新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前七个单元,有词语优美的文章,有朗朗上口的诗歌,有充满童趣的寓言,有意境古朴的诗词。让教师和学生们尽情领略了语言文字的丰富多采和博大精深。陡然进入第八单元,有两点困难:一是思想境界有所提升,教学的目的是在感悟语言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树立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为祖国做贡献的远大目标。二是每篇教材篇幅较长,语言平实且长句较多。采用平时的一些感受课文意境,品味文章的词句的做法,恐有所差池。于是,这篇课文就必须因势利导,在基本了…  相似文献   

18.
《蓝树叶》是篇讲读课文,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这些课文从不同侧面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诚实不说谎话、同学之间有困难应该互相帮助、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等。这样安排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通常情况下,我们的教学设计都是就课文教课文,一篇一篇地讲,往往难以使学生从更宏观的层面上去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了积极打造高效语文,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在进行北师大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科学之光”的教学时,我们及时拓展思路,采取了整体设计的教学方案,在完成本单元课文教学的同时,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太阳》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十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围绕“探索自然,热爱科学”这一主题来编排。《太阳》是本单元的起始课,这篇常识性的精读课文,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说明文打下初步的基础。这篇课文共有8个自然段,1至3自然段集中介绍了有关太阳远、大、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