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稍一留心,手头就剪辑了几则假记者的报道:假记者雷嗣建在郴州市落网,冒牌记者史明高在盐城市被抓获,假记者卫晓午在伊川落入法网……这些假记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在被揭露前曾瞒过不少人的眼睛,都捞到过不少好处:或饱餐酒肉大宴,或获取大量财物,或骗得巨额现金,有的甚至高达几十万元。这不得不使我们深思:假记者事件为何屡屡发生?他们的骗局为何经常得逞? 现在,记者是个热门职业,虽说不上是什么“无冕之王”,但也处处受人尊敬。有的人崇拜记者并非都因为记者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能报道新人新事,  相似文献   

2.
3.
如今,假记者“骗吃骗喝骗钱”甚至“骗情”的事情越来越多,故而有人把冒牌记者称做“新公害”,也似乎不无道理。据《中国青年报》6月5日报道,李某冒充中央电视台记者身份,骗取他人钱财;任某伙同他人冒用中央电视台名义,以虚构的单位与他人签订合同,对外发包虚假工程,骗取他人财物共计18万元;苏某则故意非法刻制伪造“今日信息报社驻福建记者站”等媒体两枚印章,公然招摇撞骗。日前,三人在福建分别受到法律的严惩。那么,如此多的假记者肆无忌惮地坑蒙拐骗,其劣迹到底跟时下一些真记者的言行有无关联呢?其实,说假记者的恶行是某些真记者的“影…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的新闻业中,行业内的自律规则始终无法完全建立起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6月2日的《新闻出版报》头版有一则小消息,说在西安的某一新闻发布会上,一假记者因冒名领走多份会议纪念品被随后来领纪念品的真记者识破,然后被公安部门带走。 假记者被捉当然令人高兴,可高兴过后却生出了一些感慨。 感慨一:假记者所为何来?不就为礼品和款待嘛?札品的份量足以让人以身试法,可见真记者也不是“吃素的”。 感慨二:但愿真记者是为采写新闻而去的,礼品只能算顺便得到的“好处”吧!可笔者偶然的一次见闻是:某网络公司欲主办一次会议,在其媒介公关策划方案中,把所请记者的支出列为专项预算,招待费多少元,红包(现金)多少元,几百名记者平均每人支出近千元。策划者说,这是按“行规”办事,按“行情”给钱,否则那些“爷们”不会来的。笔者实在不明白:那“行规”是谁订的?“行情”的涨跌又以何为据?  相似文献   

6.
去年有两个与记者密切相关的"媒介事件"颇引人瞩目,一个是沸沸扬扬的山西煤矿"封口费"事件,涉案60人被依法处理,其中只有4名持记者证的"真记者";另一个是年底频发的数起"抓记者"事件,被抓的"真记者"据说涉嫌受贿.传媒界有人评日:有喜有忧.  相似文献   

7.
《新闻前哨》2007,(2):103-103
据《北京娱乐信报》近日报道:原中国投诉网“记”李凌最近在北京朝阳法院刑事审判庭接受公开审讯。他因涉嫌以记身份向完美(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勒索380万元“封口费”而被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4年12月10日.5名自称为“国务院内参”的记,在山西省蒲县某煤矿不期而至。随后以“内参调研”的名义索要3万元现金。当晚19时许。接到举报的执法人员将他们抓获.并查获用于作案的笔记本电脑、微型摄像机、照相机、桑塔纳轿车以及假印章、假证件等物品。  相似文献   

9.
当记者在山西省忻州已渐渐成为城乡无业青年的一种职业。这里已经出现了忻府区合索、曹张乡的令狐庄和原平市的神山村等当地闻名的记者村。这些记者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用煤矿诈钱。(《重庆晚报》,3月22日)  相似文献   

10.
去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门”事件,至今仍未停歇,“捐款门”、“兽兽门”、“日记门”、“公交胸照门”、“C语言门”等等,这些“门”,有的确有其事,有的为无聊炒作,还有的是子虚鸟有,有的是恶意传播。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社会发展进程中发生的现象,关注它并不奇怪,有网民企图通过网络予以宣传或者扩大影响,也可以理解。问题在于,  相似文献   

11.
1985年春,刚刚从事新闻工作不久,为了采访淮河治理和“75·8”特大洪水的有关情况,我乘公共汽车只身来到板桥水库下游的泌阳县沙河店镇.沙河店是一个有6000多人的集镇,在“75·8”特大洪水中首当其冲,房屋建筑大部分被铺天盖地而来的洪水摧毁,人畜伤亡惨重.十年过去了,人们在废墟上盖起房屋,拓宽了街道,小镇又恢复了昔日的繁荣.沿着雨后泥泞的大街,我穿过集贸市场、供销社、商店、镇电影院,来到小镇一隅的镇政府所在地.天色已晚,我递上记者证,说明来意,负责接待的镇政府会计把我安排到简陋的镇招待所,并热情地把我领到住处,换好饭票,不知从哪里提来一瓶开水,抱来两床被子铺好床,交待好注意事项,吩咐有什么事可以随时找他,然后便匆匆忙忙地走了.  相似文献   

12.
无业青年杨光冒充新闻记者混迹于京城各大宾馆、饭店,大摇大摆地参加各种会议,风光满面地海吃海喝,毫无顾忌地领取礼品。据他交代,自1996年"从业"以来,单"红包"就收了七八万元,至于各种纪念品更是数不胜数,足可开一个礼品专卖店。公安部门在其家中搜查到的存款就有20多万元。杨光看中这个行当,自然是因为记者吃香。一个假记者,5年工夫就轻轻松松白捞了二三十万,我们的真记者呢?我就不好揣测了。不过有一条,在我们这个圈子里,"蹭会记者"也是不乏其人的。"蹭会记者"的"优越性",比起其他记者来,除了可享受杨光的优厚待遇…  相似文献   

13.
绍军 《传媒》2003,(1):49-50
《xx日报》记者站招聘站长 2002年11月27日,郑州日报记者前往南阳市卧龙区法院采访。采访之余,该法院的工作人员易先生欣喜地告诉记者:“以后我们可能就是同行了!《xx日报》正在招站长,我昨天去应聘了。” 接着,易先生讲起了详细情况。  相似文献   

14.
郑锋 《新闻三昧》2008,(11):41-41
山西霍宝干河煤矿于9月20日发生矿难,1人死亡事故发生后矿方瞒报,引发所谓“封口费”事件。矿方提供的“进门登记表”显示,9月24日、25日两天共有23家“媒体”、总计28人登记到访。其中持有新闻出版总暑新闻记者证的仅有2人,而多数“记者”是假记者。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2005,(8):21-21
《今传媒》2005年第4期发表陈春的文章《应重视假记者“采访”到的“真信息”》。  相似文献   

16.
17.
清扫假记者     
已经搜集到手的1995年假记者行骗被捉的新闻有12件,据披露,共抓获假记者60余人。其中行骗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的,要数《羊城晚报》报道的在郑州物华大酒店抓获的一对贼男女。男的叫张林群,是北京某公司业务员;女的叫常华,是由内蒙古进京“闯世界”的女混子。二人自1992年勾搭起来走南闯北一路冒充记者行骗,转悠了20多个省市。  相似文献   

18.
假记者探源     
今年8月,国家"扫黄打非"办、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整治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全国各地纷纷开展打假活动,查处了一批假记者,有效遏制了假记者猖獗的势头.近日得知,这项活动将延续到明年3月.打着境外报纸旗号在内地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非法报纸<社会新闻报>近日被依法取缔,涉案假记者被依法逮捕.假记者的成因是什么?怎样建立打假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四川雅安地震,江苏扬州日报社两个文字记者不仅深入灾区震中一线采访,更拍摄了大量现场照片,同时通过远程传送、微博等现代手段,将地震灾区"实况"及时传了回来,让扬州市民及时了解了地震灾区不为人知、图文并茂的"第一手资料"。赴雅安采访报道的成功经验,再次说明:全媒体时代的文字记者,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型升级",拥有摄影等"硬功夫",成为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20.
陈春 《今传媒》2005,(4):56-56
《新京报》1月9日报道:5名自称为“国务院内参”的记,在山西省蒲县某煤矿不期而至,随后以“内参调研”的名义索要3万元现金目前.这5名假记已被刑拘,此案还在审理之中、据了解,假记有意识地利用一些非法期刊进行规模化敛财,呈现一种系统化、组织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