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应然和实然两个维度对我国基础教育分流问题进行了评述;同时指出,当前,在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合理、有效的教育分流,不仅具有抵制和消解应试教育负面效应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客观的社会需要与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分流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现状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地方高师院校要从转变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和扶持、参与农村职业教育等不同层面,为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分流,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3.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过程也是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而言,经济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极大影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效能发挥。本文即立足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体系、现状及其中隐含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重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蒋海燕 《文教资料》2010,(25):144-145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价值取向。而农村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就是要从提升农村人的素质出发,协调平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统筹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既满足农村人现时的功利的升学需求,让学生"学会生存",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对生命对生活的崇敬和热爱、对宇宙对知识的敬畏和向往,在理性思维过程中感受智慧活动的乐趣,在适应生活中学会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突出教育的超越性、引导性和批判性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从批判和反思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批判了现存的"离农"和"为农"两种价值取向的弊端,反思了其应然的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经验"转向"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研究态度上,从"局外人"走向"局内人",做一名"草根式"教育家。这些是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实行多渠道分流,这是由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庞大数量、素质的层次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我国农村劳动力分流只能采取以小城镇建设为主,其它途径为辅的“主渠道与多元化相结合”的分流模式。  相似文献   

7.
在城乡二元分割社会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的内容、目标、评价、资源配置都呈现出鲜明的城市化倾向。这种"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偏离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内在本质和社会功能,影响其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应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目标,坚持服务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以更好地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回归。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试行已多年,然而农村的基础教育仍没有太大改变,使农村基础教育处于艰难境界。就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笔者提出农村基础教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创新突破,使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9.
王悦洲 《襄樊学院学报》2006,27(6):13-16,54
城市重心地位及长期存在的“城乡分立,一国两策”,使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匮乏;农村贫困与不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急功近利,农民普遍对农村基础教育缺乏需求动力;农村基础教育目标不明,教育模式、培养方式等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学视角看,农村基础教育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效率需求。现阶段,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因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并且不利因素的影响日趋显著,辍学率反弹的态势如不及时遏止,势必危及“普九”成果。为此,必须认真审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人文价值是基础教育对人的和谐发展与人类"真、善、美"传承所具有的意义,具有直接性、隐蔽性、长效性、渗透性等特点。当前,我国应进一步优化基础教育目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和完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凸显基础教育人文价值,促进基础教育人文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一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1]。城镇化不仅构筑了农村工业化的基石,而且铺就了农村现代化的道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一项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工程,也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在所有农村基础教育的问题中,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了广大农民及其子女的命运,也决定了农村经济、社会乃至整个民族、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当…  相似文献   

14.
始于2001年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传统学校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扬弃",重新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课程标准实现了课程价值转型,体现了体育课程向人的发展回归和教育的本质要求,在价值选择上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从价值理论和历史发展层面研究新课程标准价值的内涵、生成基础及实现的动力,找出影响新课程标准价值实现和价值选择冲突的归因,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价值取向既是一种价值选择 ,也是一种价值预期。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准确定位 ,对未来基础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 ,不仅要明确目前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的偏颇 ,也要明确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才是正确的 ,符合当前实际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生活的全部内涵。千百年来 ,更自尊地生存 ,更完善地发展 ,被理解为生命的全部意义 ,成为人类生活永恒的追求。教育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崇高理想的唯一途径。基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 ,而不仅仅是“才”的教育。基础教育本身并不是目的 ,它是终身学习和一生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基本定位应该是 :…  相似文献   

16.
王勇 《教学与管理》2012,(12):16-18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在教育事业发展上的重要表征和必然要求。因此,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史发展,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模式已形成。教育内容城市化、教育目标城市化、教育评价城市化是目前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模式的特征。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模式的根本错误在于脱离社会、脱离生活,不顾及农村社会的现状和需求,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城乡差异因果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城乡差异。这种差异的后果,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目标难以达到。究其原因,一是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体制存在缺陷,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约束力,资源利用率不高;二是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农村特点。本文在分析上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完善现行的基础教育资源投入体制,确保农村基础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二是加快农村基础教育课程、学制和办学模式的改革,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标志。国家的强盛、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而基础教育则是基础中的基础,教育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但是,当前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令人堪忧,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价值是人们对于能够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重要性的认识与评价,目标是人们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作出的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或对某种结果的追求。高等教育分流的价值目标是高等教育分流主体对有关分流活动的价值取向与目标选择,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矛盾性,需要高校主体采用"兼顾"的分流目标加以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