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提摩太的教民、养民、安民、新民“四民说”,介绍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阐述了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主张变法实行新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四民说”深刻影响了康有为等维新志士,成为变法维新运动的蓝本。“四民说”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的进程,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同志"一词至少在8世纪末由中国传入日本,首先在文人学士和僧侣间使用;其语义在江户时代特别是幕末维新时期得到发展,出现了派别化和革命化的趋势,受此影响,中国维新和革命人士也开始互称"同志";日本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党成员之间称"同志"也早于中国."同志"一词的语义在中日文化相互影响中得到了丰富.  相似文献   

3.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一次,老师和学生到郊外春游,满树的花儿争妍斗艳,成群的蝴蝶上下飞舞,老师问学生:"花儿会变成什么?"学生说:"蝴蝶."老师说:"不对,应该是果实."作文课上,老师让学生形容并组合有关花的句子,大部分学生说:"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一个女生怯怯地说:"春天花亮了,秋天花灭了,花是灯."老师评:"大多数同学很好,那个女生不及格,花是灯,那电是什么?"老师又让学生组句:"雪化以后变成什么"?大多数同学说:"变成水."那个女生又说:"变成春天."老师批点:"那个学生跳着走路,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4.
繁荣的唐代经济为文人创作以经济为素材的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主要以<太平广记>中的唐五代小说为文本,通过对唐人小说中士商、工商、农商关系的分析,展现文人对四民的认识--新"四民"思想,即士农工商的社会地位排序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人社会地位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阳明新儒学对<二拍>中商业观的形成有着深深的影响."百姓日用即道"说对经商现象的肯定;"新四民"现对商人价值的肯定;"体用一原"说对商人追求事工的认同;理欲观、公私现对商人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从而看出阳明新儒学对<二拍>商业观有着复杂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莫"字词性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惠 《现代语文》2006,(5):128-128
"莫"最初是"暮"的本字,<说文>:"莫,日月冥也."<说文通训定声>:"莫,假借为无."段玉裁认为是引申义,<说文>段注:"引申为有无之无."几乎所有对"莫"的训释,皆以为"无"字,如<广雅·释言>:"莫,无也."<诗·邶风·谷风>:"德音莫违."笺:"莫,无也."<小雅·天保>:"以莫不庶."笺:"莫,无也."<礼记·檀弓>:"莫相予位焉."注:"莫,无也."<论语·阳货>:"小子何莫学夫诗?"皇疏:"莫,无也."皆以"无"为训,这种训释含混模糊,因此,后世对"莫"的用法争论颇多.  相似文献   

7.
沈跃春 《科技文萃》2005,(10):96-99
虫儿该不该吃卷心菜 13世纪,在土耳其人纳塞阿丁的菜园里,园丁甲发现卷心菜上有害虫,他就去捉害虫.但园丁乙却说:"放了它们吧,虫儿也有吃菜的需要."于是,两个人争吵起来.这时,纳塞阿丁和他的妻子恰好走了过来."你们为什么争吵?"纳塞阿丁问.园丁甲说:"我说应当消灭这些害虫,因为它们吃掉了您的卷心菜".纳塞阿丁答道:"你说得对."园丁乙说:"我说应当放了它们,以满足它们的需要."纳塞阿丁又答道:"你说得也对."这时,纳塞阿丁的妻子困惑了:"他们俩不可能都对呀!"纳塞阿丁再次答道:"你说得还对."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有位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人问苏格拉底:"怎样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去看,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呢?"苏便问他:"你说一个干净人,一个脏人,他们谁需要洗澡呢?"那人说:"肯定是脏人."苏说:"错了,是干净人要洗,脏人不习惯洗澡,而干净人习惯洗澡.现在你再说他们谁要洗澡呢?"那人说:"是干净人."苏说:"也错了,是脏人要洗澡,他很脏,有必要洗,而干净人没有必要洗.现在你知道谁要洗澡了吧."那人回答:"是脏人."苏说:"你又错了,他们都要洗,干净人习惯洗澡,而脏  相似文献   

9.
缔造传奇 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专门听了有关负责同志对国内稀土产业发展情况的介绍.之后,他曾十分高兴地说:"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中国的稀土资源占世界已知储量的80%,其地位可与中东石油相比,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1999年1月,江泽民在视察包头时专门题词:"搞好稀土开发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化势."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四民观起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即将民众按士、农、工、商四大社会职业来划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带有强烈的等级性、阶级性的传统四民观才真正确立。士为尊,而农则为立国之根本,商人则位于社会的最底层。面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四民观带来的心理压力,徽商将治生纳入传统的价值体系,对商农关系、士商关系进行改造,确立了新的"四民"观念。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