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中国人》2005,(1):78-78
同济大学医学遗传研究所陈义汉教授率领科研人员,通过分子遗传学技术和细胞电生理学技术,发现人类第21号染色体上的一个离子通道基因KCNE2“功能获得”性突变可以导致心房颤动的发生。他们的研究工作揭示了人类心房颤动的新的遗传起源。该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心房颤动是心房的快速无序激动和无效收速,  相似文献   

2.
3.
《大众科技》2007,(8):9-9
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12日通过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告说,他们发现由两个基因融合而成的一个异常基因可引发肺癌。[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0,(4):128-128
日本冈山市林原自然博物馆3月16日说.该馆研究人员在蒙古国戈壁沙漠的白垩纪后期《约7500万至70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一种鸟类化石残片,可能属于此前从未发现的现代鸟类祖先。该馆研究人员说。这种鸟虽然会飞,但主要是在地面奔跑.并且在地面筑巢,生活方式可能与北美的走鹃和火鸡类似,不同于现在绝大多数鸟类。  相似文献   

5.
《大众科技》2008,(4):9-9
日本大阪大学研究人员近期报告,基因疫苗增强免疫系统的关键是能够激活白细胞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而与之前认为的碱基序列无关。 基因疫苗指将编码某种蛋白质抗原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安徽医科大学与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毛发上皮瘤致病基因,为根治这种皮肤肿瘤疾病奠定了良好基础。由安医大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领衔的这项研究成果日前获2006年度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生物和生态系统环境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山野博哉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说.他们在长崎县对马岛近海发现了世界生长纬度最高的珊瑚礁。珊瑚通常生活在水温20摄氏度以上的热带、亚热带海域.高纬度地区很少生长。  相似文献   

8.
《金秋科苑》2013,(3):6-6
日本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利用新开发的冷冻保存技术,在虹鳟体内培养出山女鳟的精子和卵子,并且利用这些精子和卵子繁殖出了山女鳟。 研究小组带头人、东京海洋大学教授吉崎悟朗认为,这项“借腹生鱼”技术有望使永久保存濒危物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9.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教授近藤一博等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可导致肌体感觉疲劳的蛋白质.他们称这种蛋白质为“FF是英语”疲劳因子”开头字母的缩写。实验中,研究人员把实验鼠关进底部积水的水槽,因为实验鼠在有水的地方无法入睡,所以它们通宵未眠。然后再测量实验鼠脏器中的“FF”量。发现,实验鼠的脑部、胰腺和血液中的“FF量是睡眠正常实验鼠的3倍至5倍.而心脏和肝脏中的“FF”量更是增加到10倍以上。休息后.实验鼠脏器中的“FF”量能够恢复到正常值。在进一步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健康的实验鼠注射“FF”,结果实验鼠出现疲劳症状,基本不再玩原本喜欢的蹬转轮运动。  相似文献   

10.
彭文 《百科知识》2013,(7):14-15
英国研究人员分析了4.5万名屈光不正患者的基因状况,发现了24个与近视有关的基因。其中包括与视觉信号传输、眼组织构造和眼部发育有关的基因,携带这些高危基因者患近视的风险是常人的10倍。此前研究发现,近视与用眼过度、户外活动少等环境因素有关,而这项新的研究则证实遗传因素也与近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未来与发展》2012,(6):109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植物开花的基因"按钮",有望在未来"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加快作物在不同环境下开花结果的速度,以增加作物产量。以往的研究显示,植物会通过叶子接受光信号,并传递一种叫"开花素"的信号至茎端,从而使植物开花。找出"开花素"及"开花素"输送机理的研究自20世纪30年代就已开始。对于  相似文献   

12.
据美联社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仍在进化之中,研究人员跟踪研究了被认为是有助于控制大脑生长的两种基因的变化.这种变化在20万年前现代人出现后就一直存在。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5,(11S):40-40
日本科学家发现了学习能增加脑神经细胞的部分机理,为“大脑越用越灵”找到了科学根据。研究人员在实验中用电极刺激实验鼠的脑切片,并使人为刺激程度与“西塔波”产生的刺激程度相同。他们发现,这种刺激使神经祖细胞发育成了脑神经细胞。人在记忆某些东西时产生的“西塔波”  相似文献   

14.
2007年,科学家找到大量常见疾病的基因根源。美国《科学》杂志今年宣告,寻找致病基因的研究开始进入“收网期”,经过多年挫折,“基因猎手们感到自己终于将猎物逼到了死角”。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苑》2013,(5):8-8
日本冈山大学日前发表公报说,研究人员利用独创的方法测定了酵母菌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发现大多数基因即使复制100次以上,细胞仍能维持正常功能,而一些基因只复制数次就会引发细胞死亡。这项成果将有助于弄清唐氏综合征、癌症等因染色体数异常而导致的疾病。 冈山大学特聘副教授守屋央朗率领的研究小组,使用约有6000个基凶的酵母菌进行实验,调查它所有基因的复制次数上限,即基因复制次数到何种程度时会导致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6.
流感来袭时,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在几天内轻易打败流感,而其他人则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死去呢?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德国研究人员发现,这可能与人体内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中国》2006,(1):15-15
据报道:在剑桥大学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美国威斯塔研究所的专家披露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再生能力超强的“奇迹老鼠”——能重新长出身上包括内脏在内的“几乎所有肢体器官”。有研究人员称,一旦找到人类的“再生基因”,5年内人类也可实现断肢再生。  相似文献   

18.
1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10-I0011
[导读]痛风发作会在人体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和剧烈疼痛,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炎症通常会自动减弱,疼痛感也逐渐消失。据新华社柏林6月9日电痛风发作会在人体关节部位引发炎症和剧烈疼痛,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炎症通常会自动减弱,疼痛感也逐渐消失。这为何会发生·德国研究人员发现,原因在于一种人体免疫细胞的“自杀式攻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研究人员称,他们发现名为MTDH的基因在乳腺癌患者体内起关键作用,其增加了癌细胞扩散的几率并且能够抵抗化疗。有关专家指出,针对该基因研发新药物将具有广阔前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5日出版的《癌细胞》杂志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