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目的】 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生创新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像能力,曲折地表现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理解作品深刻的内涵和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学定向 (出示小黑板,学生诵读 )。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激疑:这首诗给我们什么启示 ?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明确:多角度、多侧面地看待事物。   交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品味语言培养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赣版)第四册。【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用废旧报纸、塑料纸、包装纸和彩色纸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内外因的含义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认识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并利用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教学难点】外因是否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教具安排】投影仪、幻灯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巧引古诗,切入课题(投影1)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唐 杜枚《赤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 了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表现和意义 ;2 理解科学技术和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利用图表分析地理规律的能力、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空间的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全球化的趋势及地理意义难点 :南北差距的扩大【教学课时、方法】教学课时 :1课时 (课余时间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方法 :网络化教学【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网络课堂教学工作室是一个包括备课、授课、课后三个教学环节 ,分别体现以课堂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综合设计思…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4课《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学习从多个方面表现一个事物的写法。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的】 通过本框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及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学会分清事物的主流和支流。掌握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含义及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做到看问题、办事情,既全面又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教学重点】 学会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结合事例,理解分析与综合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识记创造性思维和合理想像在认识中起积极作用的一些事例。【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在认识事物中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的自觉性。【教学难点】分析与综合必须相结合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目标】1.观察刮大风时各种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2.应用线条或色彩等表现风,在表现中丰富个人感受、想象力和创造力。3.养成平日观察周围环境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刮大风时周围的事物的变化,了解风的基本常识。难点:如何表现刮大风时周围的事物的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老师今天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非常生动的小短片,短片里的主人公是一群可爱的小鸡——鸡小龙、鸡大胸、鸡丁等和两只黄鼠狼——胖乎乎和瘦高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 1)识记环境的含义 ;环境要素的内容。 ( 2 )理解环境问题的含义和具体表现 ;环境问题的危害。2 能力目标 :通过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 ,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同时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充分的情感因素 ,以引起学生对现实中环境问题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含义和表现。2 环境问题的危害。【教学难点】1 环境问题威胁生态平衡。2 环境问题直接制约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挖掘、分析有关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学习多种说明方法。【教学重点】在第一课时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认识多种说明方法的特点,体会各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能初步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本案例是一堂学习表达抽象感觉的课。尝试用不同工具、材料,通过游戏的形式将难以表达的抽象味觉和嗅觉用彩色的点、线、面表现出来。【对象分析】此课的设计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突出“趣味”性,将难以表达的抽象事物,隐藏在游戏情境中,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以自己的方式去形象化表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用抽象美术语言表达自己感觉的能力。2.了解人的味觉、嗅觉的基本常识。3.引导学生用彩色的点、线、面表现味觉、嗅觉。【教学重点】了解人的味觉、嗅觉的基本常识,尝试用彩色的点、线、面表现味觉、嗅觉…  相似文献   

12.
【习作内容】课堂上师生共同做“触球”游戏,学生根据游戏内容或课堂上的表现等自由作文。【教学理念】1.营造宽松的课堂教学情境,采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积累沉淀写作素材,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2.开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智力测验游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课前准备】1.教室里课桌围成一个大圆,学生四周围坐。2.篮球一个。【教学过程】一、由名字导入,拉近心理距离师:同学们,你们和在座的老师一大早就来到这里和我见面,我非常感谢大家!(真…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 识记市场交易的原则。2 理解违背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性。3 通过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现象及其危害 ,提高学生对坚持市场交易原则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 ,同时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作用和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危害性。【教学难点】违反市场交易原则的现象是市场经济不发达、不完善的表现。【教学方法】 学生自学为主 讨论归纳【教学仪器】 多媒体【教学时间】 一节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学生时政演讲略 )师 :同学们 ,…  相似文献   

14.
【教材地位】《众多的人口》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问题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分布情况,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以及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政策;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概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绘图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分析人口分布图;培养学…  相似文献   

15.
五、一分为二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点解读】1.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也就是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人们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事物具有多样性,因此事物中存在的两点也呈现出多样性,不能用“优点与缺点”“正确与错误”“好与坏”“利与弊”等简单概括所有事物的两点。2.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4课《问银河》【教学目标】1.通过语境创设、图片观察等加深学生对事物特点的认识、感受;2.通过展开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激发学生探索银河的兴趣和志向;3.模仿课文1~4自然段的表达方式,展开想象,问一问银河,并写下来;4.学写两个生字"宇、宙"。【教学理念】紧扣低段课标,根据文本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教学下册第88页- 89页。【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使用教材】人教版九义初中《几何》第三册。【教学目标】1.随着对图形的演化的研究,使学生对圆幂定理的理解层层推进,螺旋上升,整体掌握,从而能灵活应用;2.让学生学会联想、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他们探索和发现的能力;3.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相交弦定理与切割线定理。【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究发现一般规律:PA·PB=|d2-R2|。【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法。【教学设备】多媒体电脑及《几何画板》工具。教学过程1.【问题1】已知弦AB和CD相交于⊙O内一点P(图1),则PA·PB与PC·PD有何关系?为…  相似文献   

19.
【教学背景】教师在讲授初一《思想政治》(人教社 1997年 12月第 1版 )“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的四个知识点 (①要树立远大志向 ,培养宽广的胸怀 ;②热爱生活 ,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③正确地认识与评价自己 ;④拓展兴趣爱好 ,丰富课余生活 )时 ,主要将其渗透到现实生活中 ,让学生去感悟和体验。 (生活片断如下 4幅图示 )【教学过程】师 :图中这位叫小明的同学就是我教的一名学生 ,其平时表现如下 :第①幅画主要告诉大家 ,他平时觉得自己个子矮 ,头大 ,身子单薄 ,长相很丑。第②幅画告诉我们 ,他的家境不太好 ,生活十分拮据。第③幅画说明 …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1.整体感知课文,训练默读文章和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  2.了解本文借用诗歌、神话传说增强说明效果的特点;初步掌握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作者由对天文现象的介绍而引起的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初步了解有关的天文知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训练学生默读文章的能力,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训练学生概括课文要点的能力:文章介绍了哪些天文知识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  3.让学生掌握科学小品文的特征,了解有关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