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磁振荡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说它难,理由有三:第一,难在过程抽象。电磁振荡的产生不如机械振动直观,影响学生思维的清晰度;第二,难在关系复杂。电磁振荡涉及的众多物理量问存在不同的变化关系,无疑加大了学生思维的深度;第三,难在知识综合。电磁振荡是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三章知识的高度综合,这又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相似文献   

2.
电磁振荡问题琐谈田凤翔吴天明(江苏省如皋市白蒲中学,226511江苏省如皋中学,226500)高中物理“电磁振荡和电磁波”这一章的内容,虽然在高考《考试说明》中都是A级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这一章内容抓不住要领,认识模糊.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感...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要想熟练掌握有关电磁振荡问题,首先要对电磁振荡的过程有清晰的认识.首先,电磁振荡的振荡过程可分为两大过程,其一为电容器的放电过程,其二为电容器的充电过程.放电过程是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的过程,由此可知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的场强均变小,而线圈的磁场能、通过线圈的电流均变大.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带电量、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场的场强以及两板间的电压均变大,而线圈的磁场能、通过线圈的电流均变小.因此,在判断LC振荡电路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应首先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判断出电容器是…  相似文献   

4.
“或、且、非”是基本的逻辑联结词,由此而派生出的相关词多见为:不是、不可能、有且只有、至多与至少等.那么怎样求解带有此类词语描述的问题呢?下面就分类例述其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5.
电磁振荡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难点.说它难,理由有三:第一,难在过程抽象.电磁振荡的产生不如机械振动直观,这便淡化了学生思维的清晰度;第二,难在关系复杂.电磁振荡涉及的众多物理量间存在不同的变化关系,无疑加大了学生思维的深度;第三,难在知识综合.电磁振荡是电场、磁场、电磁感应三章知识的高度综合,这又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  相似文献   

6.
所谓超元问题,就是表面上看来未知量较多而已知条件欠足的问题,这类问题在中学物理中还是比较常见的,许多学生碰到这一类问题时,感到无从下手,望而生畏,显然选准降元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数学期望和方差内容是各省市高考的必考内容,但难度不大.这部分问题多与实际问题相交汇,全面考查随机变量相应概率的计算及其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的意义.解决此类问题时要熟练运用相关定义、性质及特殊的分布模型.下面举例说明,希望对同学们复习此内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分式的化简、求值、证明及分式方程等,是初中数学竞赛的重要内容.解答此类问题,需要锐敏的观察分析能力与一定的技巧.本文以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为例,介绍几种分式问题的求解策略.  相似文献   

9.
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除了要确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外,还要判定是用加法原理还是乘法原理,更重要的则是还要掌握求解策略,从而达到简化解题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下面举例说明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策略,相信会对同  相似文献   

10.
张斌 《中学生百科》2012,(14):39-40
解答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组合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使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1.
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除了确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和用加法原理还是用乘法原理外,还应掌握下面一些求解策略,以简化解题过程,优化思维品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下面结合高考试题的实例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 反函数问题是函数中的基本问题,求解反函数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y=f(x)与其反函数y=f-1(x)之间的关系,把有关反函数的问题转换成其对应的函数来处理,这是求解反函数问题的基本  相似文献   

13.
圆锥曲线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它非常适合用于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类比、迁移,数形结合,函数思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不乏是检测学生思维敏锐性、深刻性、批判性的良好材料.但是.学生面对圆锥曲线的相关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特别是在考试场景中,表现得尤为严重.作者试图从学科知识结构、能力、心理等方面给学生一点良方.  相似文献   

14.
<正>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解答.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使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明文规定:“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在考试中创设比较新颖的问题情境……,精心设计……,研究型、探索型、开放型的试题。”可见开放性问题已成为高考数学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求解二面角问题的方法,我们概括为:“找”、“作”、“造”。 一、“找”一看所给立体几何图形中有无二面角的平面角,“找”的依据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特征—顶点在棱上,角所在平面垂直于棱。  相似文献   

17.
体积问题是立体几何的基本问题,也是高考考点.由于几何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所以求体积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但是在这众多的方法中,我们可以摸索出一般的规律和基本的思路.本文将通过几例来说明解决和体积有关问题的六种策略.  相似文献   

18.
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组合的综合问题;然后再分清分类与分步的标准与方式:按元素的性质分类,按事件发生的过程分步.其解题思路可概括为:排组分清,加乘明确;有序  相似文献   

19.
体积问题是立体几何的基本问题.由于几何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所以求体积的方法也是千变万化,但是在这众多的方法中,我们可以摸索出一般的规律和基本的思路.一、套用公式,直接求解例1如图1,在三棱锥P-ABC中,PA=  相似文献   

20.
一、相容事件的概率例1甲、乙、丙三人分别独立地解一道题,甲做对的概率是12,甲、乙、丙三人都做对的概率是124,甲、乙、丙三人全做错的概率是14.求:(1)分别求乙、丙两人各自做对这道题的概率;(2)求甲、乙、丙三人中恰有一人做对这道题的概率.模型判断记甲、乙、丙三人各自全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事件A、B、C可能同时发生,故事件A、B、C为相容事件.解(1)记甲、乙、丙三人各自全做对这道题分别为事件A、B、C,则P(A)=12.根据题意得12·P(B)·P(C)=124,(1-12)眼1-P(B)演眼1-P(C)演=14 .解得P(B)=13,P(C)=14或P(B)=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