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荧 《上海集邮》2000,(4):35-37
2000年世界体坛又逢“奥运年”。本通过奥运邮品重温奥运史上的网球运动。  相似文献   

2.
门天清 《新体育》2009,(2):48-50
美网公开赛主席席勒说,网球之所以被极富挑战和冒险气质的运动者毫不犹豫地接受,因为,那是个魅力无穷的黄色精灵。 您也许是个网球迷,也许能挥上几拍,或许还能说点关于郑洁关于费德勒的特征,但您也许并不了解一些网球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网球天地》2009,(10):20-22
9月4日,在中国网球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发表了重要讲话,不仅对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代表中国网球协会第五届委员会所做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详细总结,还就中国网球未来的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4.
大满贯的魅力何在?看到温网搭着帐篷通宵达旦排队买票.澳网骄阳下裸着上身躺在花园中观赛.美网热情似火又有些许放浪以及法网顶着各种夸张装饰的球迷.你便可以理解一二。  相似文献   

5.
刘玄 《网球天地》2009,(5):117-117
京城的春天就是这样.哪怕寒流数次袭来,也不会推迟鲜花开放的节奏和大地盎然的生机。对网球迷来说.这时就是苏醒的季节。都说西山最美,春沁花香,夏至消暑,秋观枫叶,冬赏晴雪,对热爱运动的人来说,位于西山脚下的红人运动俱乐部真是值得流连。  相似文献   

6.
读者问答     
老范 《网球天地》2010,(10):12-12
我是一个狂热却不资深的球迷。很想知道市面上有哪些网球明星的自传,最好是引进国内的中文版,请小编费心推荐一下吧。  相似文献   

7.
《网球天地》2009,(12):128-128
几场大雪突然降临,给习惯了室外作战的网球迷们当头一棍,“室内赛季”提前到来了——想想每年冬天。  相似文献   

8.
姚昆 《网球天地》2011,(2):134-135
“1920年,美国网联(ATA)规则委员会提出建议,要将‘0(love)、15、30、40’的计分方法改为更容易理解的‘1、2、3、4’,真正原因是他们认为‘爱(love)’这个词可能会使网球运动显得过于阴柔,从而失去一些潜在的球迷。但传统势力毕竟太强大了,以压倒性优势否决了这项提议。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0,(9):146-151
又值入秋,网球迷们开始活跃起来,用积攒了一整年的热情期待着属于自己的网球节日-中国网球公开赛。期待着一个个惊喜,也许能看到瑞士公主辛吉斯的再次得出?!又或者能与帅气罗迪克合影?!也许在甬道上就能与巨星们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10.
奔跑着     
武剑 《体育博览》2011,(9):12-12
两年的禁赛,让范志强这个名字,十分陌生地出现在球迷的眼中。如今的他,即将成为天津泰达一线队的球员。当这个名字时隔许久再次跃然纸上.登上各大媒体的家伙事儿的时候,我们惊喜地发现,除了他和他所热爱着的足球,还有他在大运会上的"横空出世"。  相似文献   

11.
邱友益 《网球》2012,(10):60-65
在这个横跨中秋和国庆的超长假期中,一年一度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再次拉开战幕。作为美网后最大的一项综合性赛事,中网的重要性和精彩程度不容置疑。《网球》杂志照例收集了中网的各类资讯,为前往国家网球中心观赛的球迷提供方便舒适的观赛体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网球运动的起步和发展相对较晚,普及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体育事业取得长足的进步,尤其是竞技体育更是由"旁观者"、"参与者"逐渐转变为"倡导者"、"主持人"等角色,而网球运动更是在2004年至2008年间取得了"三级跳"式的发展。在其不断突破过程中,竞技网球的特异性始终冲击着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从国际环境下的职业联赛到我国特色的网球运动,在训练角度上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当今世界优秀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大都打破了传统大周期训练安排定式,形成新的周期形态与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3.
深泽 《网球天地》2013,(11):20-29
2004年,中国网球公开赛的诞生,使得北京继上海之后,成为中国第二个网球之都。2011年,当钻石球场落成后,每到金秋十月,中国的网球迷都能欣赏到一出“钻石遥望白玉兰”的大戏。  相似文献   

14.
《网球天地》2011,(7):57-58
喜欢费,也为纳高兴 喜欢上网球是2006年的事情。我丈夫喜欢打网球,只要电视里有网球赛事转播,一定不会错过,于是我也慢慢地跟着看一些,看着看着自己也喜欢上了。在所有的网球明星里,我最喜欢费德勒——也许和大多数的中国球迷一样吧。  相似文献   

15.
邱友益 《网球》2011,(10):82-91
由德约科维奇、莎拉波娃、李娜等巨星领衔的豪华阵容,再加上全新打造的国家网球场,2011年中网早早就吊起来网球迷们的胃口。根据惯例,《网球》特别收集了与中网相关的各种资讯,为球迷提供更加方便舒适的观赛体验。  相似文献   

16.
《体育博览》2010,(3):14-15
随着中国金花李娜、郑洁进入澳网四强,人们才猛然发现中国网球已进入新纪元。一切并非毫无预兆:2004年李婷和孙甜甜的奥运网球双打冠军、2006年郑洁和晏紫的温网双打冠军、  相似文献   

17.
行云 《网球天地》2011,(11):51-51
2011年中国网球公开赛上,《网球天地》杂志为回馈订阅用户,现场赠送了LOOKSEE(鹭珂鸶)专业运动内衣,这些具有超强易干性.透气性和运动保护性能的产品受到了读者们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18.
徐宏 《网球天地》2010,(11):82-84
关于奥运网球的渊源,资深网球迷们大抵知之甚详。但你了解网球在亚运会的前世今生吗?在1958年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三届亚运会上,网球正式登上亚洲最高体育殿堂的舞台。  相似文献   

19.
邱友益 《网球》2013,(3):88-89
四大满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网球文化,诞生于1905年的澳网最为年轻,也最具活力和革新精神。澳网如何在恪守传统的前提下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赛事的影响力?201 3澳网期间,在澳网联合赞助商和官方计时劳力士的帮助下,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商业总监史蒂夫·埃尔斯接受了《网球》杂志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女网的迅速突起,我国的网球球迷这一结构群体也迅速壮大起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网球文化底蕴的欠缺,我国的网球球迷这一文化现象尚未与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相融合,更没有与世界网球球迷的主流文化相接轨,亟须正确的引导与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本文以社会学与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了建设网球球迷文化的意义与要素,旨在促进我国网球运动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