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理论范式和现代性议题:一个情感社会学的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建构性因素,是生产一种社会秩序的一个核心的元素。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情感既构成了人们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人们进行交流的符号象征和社会交流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伦理学思想为学科基础,以理性与情感为切入点,在政策理性研究的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博弈关系提出政策理性情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从其政策情感与政策理性二者的博弈关系探讨入手,指出政策理性情感的实现基础的理想人性的构建和实现的伦理途径的突破,即利己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博弈关系实现的可能性。因而,全文以政策理性情感的价值与意义为结论,最终落脚于教育政策的选择科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理性与情感: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伦理思想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里士多德与孟子作为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二者之间的差异实际上预示着中西伦理思想后来发展的不同路向。亚里士多德以理性作为至善追求的核心概念,理性不但构成了亚里士多德追求至善的逻辑起点和最终的检验标准,并将至善本身看成理性的自我展开,而情感作为低级的情欲被排除在至善追求之外。孟子以人类天生的爱亲敬长的道德情感为核心,展开了一个情感伦理系统,使道德的培养变成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德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理性德育和情感德育之分。理性德育立足于理性主义哲学,依赖教师的理论灌输,具有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情感德育立足于非理性主义哲学,依赖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具有个体主义的特点。人作为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有机统一体,使高校理性德育和情感德育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人的理性认知与情感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的有机统一,使高校理性德育与情感德育在实践中成功融合。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性之"根"的启蒙精神,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的理性化和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却又使人陷入了深深的文化焦虑和生存危机之中.当前人于物化社会中的异化、工具理性的霸权及人类文化座架的动摇等都表明了,旨在把理性从神话镣铐下解放出来的启蒙精神,由于其自身逻辑而走向了反面.启蒙沦为神话,理性代替上帝取得了统治一切的地位,这正是启蒙自身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孔子仁学的第一原则。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是孔子仁学的主要课题。孔子以“仁是理性的普遍情感”这一论断解决了理性和情感的统一。宋明新儒学以“生生”为核心,重新肯定了被佛学消解的理性和情感,在自然目的论中理性和情感完成了统一。  相似文献   

7.
文学鉴赏作为读者对文学艺术家所创造的审美客体进行感受,体验,想象,理解的过程,“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即要情感的投入,又要理性的引导,不可偏执一端,应该力求二者之平衡。  相似文献   

8.
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文化结构,自觉地与历史时代命题结合,自觉地在实践中沟通知识──意志──情感结构之间的联系,并使其转化,这是五四进步青年留给我们的又一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理性化是现代化的主体趋势和精神内涵,在中国人求索现代化的漫漫长途上,“五四”曾经以其开放的文化心灵高擎科学与民主两面理性大旗;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次有利的精神契机,然而由时代情感所孕育的“五四”理性未能超越孕育它的情感世界并最终迷失于这一世界。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哲学中,情感和理性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对理性关注的起源与对情感关注的起源并不是同步的,也不是同等的。理性产生之初的地位、含义和功能都预示了理性是本原的、永恒的、普遍的实体和法则,它是世界赖以存在的基础,主宰着人类世界。神话中有情感的宣泄,详细探讨情感的是亚里士多德,提出完整的情感理论的是斯多噶学派。情感与理性的对立来自于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对立,二分法导致情感不可避免地与欲望相连。  相似文献   

11.
为确定歌词隐含的情感主题对音乐分类的作用,在传统主题模型中融入情感、语义元素,定义基于情感主题的音乐分类标准并进行音乐分类。结合文本情感词典、Word2vec词向量空间,将主题模型的基础主题进一步归类为情感主题,并通过爬取网易云音乐歌曲信息进行模型训练及测试。实验证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对音乐情感分类平均准确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学视域中,情绪不仅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更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建构。社会学对情绪的解读超越了情绪智力的限制,更加质朴地重构了情绪与理性之间的关系;借助反身性、主体间性等概念,社会学阐明了情绪与自我的关系以及情绪理解的发生机制;此外,社会学对情绪劳动、情绪法则的分析还揭示了权力关系对情绪施加的社会控制。  相似文献   

13.
情绪与理性关系的探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对情理关系的探讨派生于对宇宙和人类的奥秘的探索,源于对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的理想追求之间完美关系的渴望,基于古希腊文明的理性认识水平的发展。古希腊哲学家对情绪和理性关系的认识,与他们对理性的内涵或本质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对情理关系的不同见解及其演进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对理性内涵的不同认识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usually attempts to look into students’ learning and other mental processes. It could therefore be expected to build on knowledge acquired within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Our aim in this paper is to show how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can help interpret empirical results from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we will be looking into the heuristics-and-biases research by Kahneman and Tversky, the alternative views by Gigerenzer et al., and the more recent dual-process theory that has come to play a central role in interpreting this research. We first introduce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from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survey its connections to previous work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n we apply this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re-interpreting previously-published empirical data from mathematics education research. We conclude with a discussion of potenti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enefits of such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5.
Saul Bellow’work mainly describes the human who cannot find the standpoint in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y dangled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insisting the belief of love. Seize the Day presents ...  相似文献   

16.
赵宋华 《海外英语》2014,(18):222-226
Saul Bellow’work mainly describes the human who cannot find the standpoint in American society, and they dangled between the ideal and the reality, insisting the belief of love. Seize the Day presents a several-hour experience of a middle-aged man who had lost his job, was estranged from his wife and children, and deserted by his father. With the double writing methods of narrative and recollection, the author reveals thriftily how individual was threatened by social prejudice and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money. He extreme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emotion and rationality to show people’s anxiety and contradiction in today’s America.  相似文献   

17.
"从个体困扰到公众论题"的视角转换,能够帮助研究者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增进"实践理性",可从理论意向、经验立场和行动旨趣三个方面省思。从理论意向看,高等教育系统无序理论"在场"的情况使得研究者在思想、方法等各方面皆暗含无序信条,"不在场"的情况使得研究者在思想与方法上缺乏灵活性安排。从经验立场看,以系统视界、层级视界和体系视界探寻复杂性关系、规律性因素和制度化过程,研究者才能跨越从"心智"到"智识"的鸿沟。从行动旨趣看,"基于历史解释现在"与"运用文化关联结构",使得研究者能够在研究行动的关系汇流中不断获取意义。可见,研究者的实践理性不仅关涉其自身,还适用于他人、他物,甚至适用于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种现实问题。从个人视角转换至他人视角和社会视角,可解析各种力量综合影响下的多向度高等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8.
真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整个哲学的主题。哲学的本性即在于追求真理。对真理问题研究的广度、深度 ,标志着哲学的时代性和发展水平。正基于此 ,本文对真理的本质、真理的基础、真理的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的基本类别、获得真理的方法、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以及如何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如何以真理为指导构建理想并通过实践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等等 ,作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探索和研究 ,旨在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做点力所能及的思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