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然,国家局势转危为安是谢安读完淝水捷报后异常兴奋的主要原因.但从当时谢氏所面临的问题与谢安为解决这些问题所作的不懈努力来看,谢安之所以兴奋还有另一层原因,即淝水大捷意味着谢氏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了解这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谢安和认识东晋的士族阶层.  相似文献   

2.
淝水之战是我国战争史上少有的几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作为淝水之战胜利方的最高指挥者谢安,也以其表现出的运筹帷幄的潇洒风度为后人所称道。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氏是南迁大族之一,从小受家庭的影响,谢安在德...  相似文献   

3.
东晋时期陈郡谢氏琐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郡谢氏是东晋一门久盛不衰的高等士族。在谢氏发迹史中,谢尚得任豫州刺史,是它从东晋众多大族中脱颖而出的转折点。谢尚刺豫成功并非易事,其间经历过诸多的艰苦争夺。至于,名士谢安屡召不仕的背景,则极为复杂。除借助清谈以提高门户声誉、开拓东土以巩固家族生存基础外,士林给予他的舆论压力也不可轻觑。谢氏家族在抗御前秦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确实功不可没。但是如果没有地处上游的桓氏家族积极开辟西部战场,牵制敌人精锐的战略配合,淝水之战的迅速解决是绝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4.
谢安是东晋著名的政治家,他鞠躬尽瘁,效忠晋室,以一身系朝廷安危;他运筹擘画,以少胜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苻坚,丰功伟绩,垂誉千古。对于谢安的研究,已有不少专著、论文问世,这里仅就谢安出仕与淝水之战的评价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以就正于方家。一、谢安的出仕问题谢安在出仕前,曾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寓居会稽,与王羲之、许■、支遁往来,“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①刺史庾冰迫他出仕,谢安只赴任月余,便桂冠而去。在这之后的六七年间,有司屡次征召,均不赴,“虽弹奏相属,继以禁锢,而晏然不屑也。”②谢安为何宁愿与烟波钓徒为伍,…  相似文献   

5.
魏晋时王、谢并称,而谢氏明显以文学见长。这一点,与谢氏的家族背景有极大的关系。开创者谢安携子侄宴集,讲论文义,是文学兴盛的重要原因。而玄理的辨析、“纵情丘壑”的家风,对谢氏家族在山水诗中独特的贡献,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淝水之战前,谢安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了桓冲与东晋政权之间的矛盾,使太和年间荆、扬两大势力集团得以妥协和合作,有限度地抑制了部分土族地主的经济利益,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同时,谢安还加强了长江下游的防卫,组建了战斗力极强的“北府兵”,这一切,确保了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前秦。  相似文献   

7.
杨成靖 《文教资料》2011,(36):22-24
六朝陈郡谢氏家族山水诗的兴起与其家族传统有着密切关系。谢安在政治上的崛起和谢灵运在文学上的成就,给谢氏家族增添了无限光彩。以此二人为代表的谢氏家族名士有着共同的性格气质:爱好清谈。热衷于集会,通晓绘画,任诞放达与纵情山水。正是这四方面的家族传统决定了谢氏家族山水诗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晋政治家谢安因淝水之战闻名史册,清代学者邢澍经过实地勘访,结合传世文献,考订谢安死后初葬建康,后徙浙江长兴。江浙名流钱大昕、阮元、凌廷堪等纷纷赋诗祝贺,赞颂谢安弈棋破敌的伟业,颂扬邢澍修葺谢安祠庙的盛举。这组诗收录在清代两部《长兴县志》中,材料珍贵,不仅可补诸人诗集之阙,而且对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交流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传世名画     
此图取材于南北朝时淝水之战的故事。东晋丞相谢安部署好战斗后,在东山松树下与客下棋,胸有成竹地等候捷报,远处山间一骑兵急驰前来报捷。人物刻划精细,神态生动。  相似文献   

10.
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大臣。他四十多岁才出仕,晋孝武帝时任宰相。由于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处理大事多为人所折服;而且个人进退有节,成为一代名相,为历代所景仰,“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攻晋,他任征讨大都督,指挥了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进而发兵北伐,都督十五州军事,收复了洛阳及青、兖、徐、豫各州,成为一代著名统帅,为历代所推崇。宋亡之际,韩希孟以“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诗句,借谢安挽救东晋危亡反衬南宋危亡无人挽救而深致慨叹。  相似文献   

11.
一谢脁(公元464—499)字玄晖,又称“小谢“。其所以有“小谢”之称,有人说,因为“他和谢灵运是同族”。其实这种说法,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谢脁和谢灵运同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朓的高祖谢拔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谢安之弟,而谢灵运的祖父东晋名将谢玄乃谢安之侄。谢脁确为谢灵运的族属晚辈。但是在晋、宋、齐、梁之间,谢氏族属的诗人,并不只谢脁和谢灵运两人,而后人为什么不把他们和谢灵运并称呢?就以《诗品》中在籍的谢氏族属的诗人说罢:谢庄是谢灵运的族侄,《诗品》称之  相似文献   

12.
《通鉴》写战争,就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的写法。写赤壁之战,着意写战略思想。写淝水之战,着意写谢安的凝静对敌和及时挫败敌人的锐气,是以战略与战术并重。写梁韦睿救钟离和西魏韦孝宽守玉壁,又都详于攻守之状,其情态有如图  相似文献   

13.
杨艳 《读写月报》2023,(12):38-40
<正>《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主要讲了东晋谢安和家里的小辈在雪天一起赏雪的故事。关于这篇课文的解读,前人之述备矣,大致形成两种观念。一是认为面对谢安提出的“白雪纷纷何所似”,谢氏子弟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谢安并未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点评。如师延峰《〈咏雪〉教学设计》(2012)、蔡鸿菲《言语情境:文本分析的重要途径——以〈咏雪〉为例谈文本分析与教学内容的开发》(2019)以及于静《〈咏雪〉的文化、逻辑知识教学分析》(2022)。  相似文献   

14.
东晋宰辅谢安以其卓越超群的政治才能和独特多姿的性格魅力,成为中国历代文士津津乐道的人物。唐代士人肯定谢安的隐逸,赞赏其弃隐入仕的行为,钦慕其东山携妓的风采。唐代士人对谢安的推崇,既受传统隐逸文化诸因素的影响,亦与唐代的社会生活、时代精神有关。了解唐代士人推崇谢安的原因,有助于我们认识唐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华夏域中,神州大地,浩瀚碑海,无奇不有,采撷记趣,以飨同好。无字碑树碑立碣,贵在铭文,有碑无字,可谓一奇。东岳泰山极顶玉皇观门外汉武帝无字碑,他自认功德盖世,非一碑文可表,故不书字。东晋“淝水之战”主将谢安,以8万人马胜敌90万大军,立国创  相似文献   

16.
大将之风     
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且胜不骄败不馁,具备了这几条,你即使不是大将,也有了大将风度。东晋大臣谢安,指挥淝水大战,以少胜多,打得苻坚草木皆兵,望风而逃。捷报传来时,他正与客人下棋,脸上并无喜色,只是淡淡地说:知道了,小儿辈破敌了。照样下棋,思路不乱。也有  相似文献   

17.
才女谢道韫     
胡中方 《初中生》2008,(12):14-16
谢道韫是东晋著名才女。她出身名门,祖父谢裒曾任太常卿、吏部尚书。谢裒有五个儿子:谢奕、谢据、谢安、谢万、谢石。谢道韫是谢奕之女。谢奕除了谢道韫这个女儿外,还生了四个儿子:谢康、谢渊、谢靖、谢玄。其中最有名的是谢玄,正是他在淝水之战中大破苻坚,被封为康乐公。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学界对淝水之战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近二十年来学界对淝水之战中的兵力问题、胜负原因、性质和影响及相关历史人物、事件等重要论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阳夏(今太康县)谢氏,自魏典农中郎将谢缵始,经历魏、晋、宋、齐、梁、陈六朝,传十三世。史书记载者,计有百余人。按其血缘关系,制表附后。 谢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官宦大族,文学世家。被封为公者有:建昌文靖公谢安、谢瑶、谢该、谢承伯,南康襄公谢石、谢汪、谢明慧、谢,康乐献公谢玄、谢瑍、谢灵运、谢凤,望蔡忠肃公谢淡,武昌县公谢晦;为侯者有:咸亭康侯谢鲲、谢尚、谢康、谢肃、谢灵  相似文献   

20.
南朝王谢家族内部关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是东晋南朝时期的一流高门,东晋是门阀大族与皇权共治的一朝,而南朝皇权有振兴之势,门阀大族无法与皇权共治,并且逐渐衰落。本文比较了南朝时期处在衰落过程中的琅邪王氏与陈郡谢氏内部的孝悌关系,发现陈郡谢氏远较琅邪王氏团结、和谐,并对其促成原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