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诗学中,“文学与病”是一个较为边缘化却不容忽视的重要话题之一。自古以来,虽然以“病”作为诗的主题在诗歌发展史中并没有浓墨重彩呈现,但是在漫长诗歌长河中也从未间断过。《诗经》最早出现了关于“疾病”的相关诗句,如《周南·卷耳》中“陟彼崔嵬,我马虺馗”;“陟彼高冈,我马玄黄”;“陟彼诅矣,我马瘩矣”。  相似文献   

2.
邓稳  范佳 《中华文化论坛》2015,(3):41-46,192
屈原开创的一种新兴文体,经宋玉、枚乘、司马相如迭代创变,终于形成一种名为赋的文体。但在"赋者,古诗之流"的赋体起源观影响下,东汉《楚辞》注家王逸开始以《诗经》解释屈原作品中的"诗"字,洪兴祖《楚辞补注》承此不变,遂使"赋自《诗》出"的观念牢不可破。通过梳理以《诗经》释屈赋之"诗"的阐释现象,绾合《诗经》在南楚传播的特点及出土文献《采风曲目》考证屈赋之"诗"字不指《诗经》而指"自作之辞",揭示出儒家《诗》教观念对赋体缘起问题的遮蔽。  相似文献   

3.
"诗"与"歌"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本是一对连体孪生的姐妹,如今,随着两者在创作、存在、传播方面的不断"独立"和"自成一体",它们的生命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呈现出兴衰迥异的强烈反差。面对诗的衰亡,近年来,政府和一些部门开始启动了"拯救—推进"工程。然而细究种种"常规"手段,可以发现,"揠苗助长"已成通则。诗的"复兴"必须找到切合实际的啮合点。文本借助"歌化"的"诗"的形态证明,在大众接受并喜爱的娱乐方式中播种和移植诗的元素,通过活化及扩展诗的载体等方法,也能收获到一些激活诗的创造、传播的极佳效果。本文旨在发现一种有效的机制,即,借助歌在大众娱乐中稳定的渗透功能和持续的活力,祛除诗在当今的"死亡咒语",因为,当诗随着高扬的歌声"重返人间"的时候,或许,诗也才有希望早日走出它的"死亡阴影"。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哲学家以"自得"为体认真理的正途,也以"自得"作为启示门人的基本方法,宋明理学家尤甚。明末大儒刘宗周主张"学以自得",以"自得"为为学之"精要",并以"无所得,故名自得"阐论"自得"之义。他将宋明儒"自得"治学方法贯彻于自己的为学历程,实现对先儒哲学思想的创新诠释。  相似文献   

5.
关于“有与无”的思考与探索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个独特而重要的内容,关於“有与无”的观念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观念,也对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力。虽然哲学的视野与思想文化观念的视野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成都应该以"文化成都"城市建设模式贡献世界。"文化成都"模式国际传播需要传播主体具有自觉的传播意识,充分抓住当前国际传播的四大契机,充分采用现代信息社会国际传播新媒介策略,以多元传播方式推介。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南丝路"的深入研究更需要从"点"上着手,包括城镇、地下遗存和地面建筑,邛崃(临邛)作为"南丝路"南下的首个城镇,就是一个值得深入的"点"。骑龙山古道的挡墙结构可能说明,这是"南丝路"上一段有警戒的专用道。文献记载临邛的"火井煮盐"乃举世首创,目前还只有旁证。  相似文献   

8.
政府与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以及与文化创意者的关系,是“火炬”与“火炉”的关系。政府点亮“火炬”般的灯塔,为茫茫大海千帆竞渡的夜航行船指引方向。然而,无论“火炬”多么明亮耀眼,如何不可或缺,但“火炬”并不创造生产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认识的逐渐深入.兴起了许多热潮。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生活对现实的补充和调节功能.反映了人们对传统的态度逐渐回归理性。在弘扬民族精神、构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特色。同时和谐地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中.成为大家关心的重大问题。在这些潮流中,国内的“国学热”.国外的“汉学热”尤为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0.
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的好莱坞,是全球最著名的影视娱乐中心,汇集米高梅、哥伦比亚、迪士尼、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梦工厂、索尼、环球和华纳兄弟等电影巨头。在这些电影巨头的带领下,好莱坞创作了大批以美国文化为背景和题材且于全球颇有影响力的影片,其中许多已成为好莱坞影片的经典,也为全球众多影迷钟爱。  相似文献   

11.
邢晋 《世界文化》2011,(8):55-57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优秀的画家往往可以用画笔满足人们憧憬美、欣赏美的愿望。不过也有一些脾气古怪的画家,他们眼中的"美"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他们的作品在许多人看来都可以称得上"丑陋"。陈洪绶和德加就是这样两位画家。陈洪绶(1598—1652),明末清初书画家、诗人。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陈洪绶生长在明清两朝交替的战乱时代,他自青年时代起就有着很高的政治热情,  相似文献   

12.
13.
文化传播的目的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提升国家软实力。孔子学院开展中外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加强对这一文化平台的研究和建设,尤其是研究其开展文化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有力地支撑了跨文化交际中"第三文化"理论的研究,该理论也能反哺跨文化交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4.
自从有了人类,也就开始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历程。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并非一个绝对客观的过程,人类既不能脱离自己生存的环境,视域难免受到种种遮蔽,人类又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构建的影像。  相似文献   

15.
郭栋 《世界文化》2011,(3):28+33-34
库布里克和提克成都不是高产的导演,但他们对电影艺术有着深刻的创意和近乎病态的追求,《全金属外壳》和《香水:一个谋杀犯的故事》,奇特的构思,切入的角度,彻底颠覆了你的视觉——在“思考”中沉默,在“意外”中震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