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佚失20多年的“三绝碑”,又在张季鸾先生的故乡——陕西榆林重见天日,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1934年10月,张季鸾为纪念其父楚林公冥诞100周年、其母王氏忌辰30周年,全家专程自天津回籍谒墓、立碑。该碑墓表由资产阶级革命家、经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撰文并篆额,国民党元老、书法大师于右任先生挥毫,苏州集宝斋石刻坊著名工匠精刻而成。榆林各界皆认为难得,因此轰动一  相似文献   

2.
张季鸾,名炽章,以字行,陕西省榆林县人,生于1888年3月20日,是著名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报刊政论家和中国新闻界新闻自由的倡导者。他与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水利科学家李仪祉被誉称为“陕西三杰”。1902年秋,张季鸾前往关学大师刘光(?)在礼泉县九嵕山下主持的“烟霞草堂”就学诹豕??)的亲自指点下,张季鸾博览群书,学业大有长进.刘光(?)教学注重史地,使张季鸾打下了中国史地知识的根基,并使他在国学方面朗然得条理,为文章亦如良史之绵密警策,为他后来从事新闻报刊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05年秋,张季鸾由陕西高等学堂派遣赴日本官费留学.由于同盟会革命党人的影响,他开始注重社会政治活动,思想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为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特创办反  相似文献   

3.
于右任不仅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实践的先锋人物。针对民国初年我国报业发展的不足以及报界的各种现实问题,于右任发表了许多批评言说,从中可发现,于右任的媒介批评思想,不仅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感性,也有“不作过激之谈,亦不作过偏之论”的理性;从感性到理性的批评思想转变,不仅反映了于右任在不同历史时期思想的转变,同时也折射出我国现代媒介批评初兴时期话语实践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4.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4,(1):39-39
正@观史察人:《大公报》曾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而著称,老板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每天到报馆阅读重要新闻。他们商量一下就决定当天社论的内容。然后让王芸生执笔,写好后稍作修改,一篇社论就出来了。张季鸾说,我们《大公报》的社论只管24小时,第二天就可以擦屁股了。而共产党人陆定一任《解放日报》总编辑时,明确说,我们的社论十年以后还要经得起审查,不能只管24小时。  相似文献   

5.
三、神州日报卫神州于右任回到上海,立即投入了革命工作,他上午教书,下午、晚上办报,有时竟连续几夜通宵忙碌。在革命党人和师友的支持下,《神州日报》于1907年4月2日正式创刊,于右任自任社长。神州日报出版时,有明确的革命性和阶级倾向性。它大胆废除清廷年号,改用公元和干支纪年,表明了与清王朝势不两立;它以“神州”为报名,在于唤起人们爱国主义情感。于右任当时就说:“顾名可以思义,就是以祖宗缔造之艰难和历史遗产之丰富,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  相似文献   

6.
于右任先生对碑刻的收藏倾注了无限心血,他为人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块块碑刻,更是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文章对于右任生平事迹及所搜求墓志碑刻珍品进行了简单介绍,表达了对于老的缅怀之情.  相似文献   

7.
于右任老先生以书法闻名于世。今年五月北京举行于右任书法真迹展览,名震京师,许多报刊发表了于右任的墨迹和他写字的轶事。这位1964年在台湾逝世前赋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  相似文献   

8.
1907年4月2日,元老记者于右任在上海创办了报纸《神州日报》。不到一年,因隔壁广智书局失火而遭殃及。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又创办《民呼日报》,他说:政府不能保护人民,则政府之资格失;人民而不能监督其政府者,则人民主权利亡。”由于《民  相似文献   

9.
于右任办报之际,国人没有言论自由,报界没有新闻自由.当时中国自由主义运动方兴未艾,出于各种目的和动机号召新闻自由的声音喧嚣一时,其中于右任的新闻自由思想是较彻底地强调独立意志的,同时也是理想化的.  相似文献   

10.
于右任铜像移至中山纪念馆1997年11月14日,台北市的都市发展局邀集于右任文教基金会、中山纪念馆、书法协会等单位,以及文化评论家陆蓉之和付申等,讨论于右任铜像迁移事宜。于右任为陕西省人,国民党元老,1964年以86岁高龄病逝台北。后人发现遗物中有两...  相似文献   

11.
袁春乾 《新闻知识》2004,(10):35-38
于右任(1879.4——1964.11)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之一。在半个多世纪中,他的名字在海内外炎黄子孙中出现的频率之高,可与国家元首相媲美,“爱国诗人”“书法泰斗”、“中国监察之父”,等等,享誉之高,影响之深,传播之远,在20世纪的中国也有一席之地。但是,于右任在中国新闻史上的地位,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禁锢,使这位在海外享有“元老记”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锋战士难有一席之地。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事求是的风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8,(6)
于右任先生祖籍陕西泾阳 ,出生于陕西三原。他是我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爱国诗人、 老记者、书法家。今年是于右任先生诞辰 1 2 0周年 ,本刊发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刘惠文博士的这篇文章 ,以志纪念。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2月贵刊所载《名医臧伯庸和他的朋友们》一文,提及祖父臧伯庸与孙中山、章太炎及于右任之间的关系。去岁该文作者夏瑜(笔名老老夏)先生采访时,我将祖父臧伯庸与于右任之间关系介绍较详,惜其文章或受篇幅所限,或受侧重面所致,未能全述。本人欲再补充一些史实。民国成立前,于右任先生与祖父虽同处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阵营内,但二人并无来往。直至辛酉年(1921年)前后,于右任哲嗣于武在上海突罹急病,非常凶险,于十分焦急。其一名下属(惜忘其名)常求医于祖父,对祖父医术颇  相似文献   

14.
于右任一九三一年(民国二十年二月宣誓就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时发表的演说中,把他一生事业分为三个时期:一为办报时期,一为带兵时期,一为政治时期。他的办报时期从一九○四年为筹办《神州日报》东渡日本考察新闻事业开始,到武昌起义孙中山先生为《民立报》社赠《旌义状》止,短短不过七、八年时间,但于右任对他这短暂的办报时期是深有留恋,极为珍惜的。他的办报正是清廷政府黑暗腐败,对外丧权辱国,对内昏庸专制,有识之士忧国忧民,怒不可遏而又横遭蹂躏的时期。于右任不畏艰险,在《苏报》、《警钟日  相似文献   

15.
张季鸾,名炽章,一生所用笔名主要有少白、一苇、榆民、老兵、记者、幕刘等。这些笔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特定的内涵,反映着张季鸾在各个阶段的精神风貌。 “少白”是张季鸾在报刊开始发表文章所用的第一个笔名。 1908年2月26日,同盟会陕西分会部分留日学生在日本东京创办《夏声》杂志时,张季鸾仅21岁,他以“少白”笔名,积极为《夏声》杂志撰写稿件,除了第三、八、九三期外,每期《夏声》都有他的文章。 “少白”,即少年头白。张季鸾自幼聪颖绝伦,十四五岁即能走笔写三四千言文章,故在乡里素有神童之目。1903年秋,张季鸾与其侄张崇基及延榆绥道陈兆璜之子陈燮前往礼泉县烟霞草堂,拜关中大儒刘古愚先生为师。古愚师弟子不少,但格外赏识张季鸾。旋张季鸾赴日本留学,学习日语,进步最速,四五月后即能用日语交谈,为同侪所不能及。张季鸾由于刻苦学习,且身体素质较差,所以20岁刚出头,头发就白了。因此,他激励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他用“少白”为笔名,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更应抓紧时间加倍努力,趁早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寓有自勉自励之意。 “少白”是张季鸾早期在报刊发表文章的主要笔名,还用于《民立报》、《民信日报》等报刊。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先生既是国民党元老,也是一位元老记者。民初,于右任响应孙中山“护法运动”,于1918年1月25日在三原成立陕西靖国军,同年8月8日,陕西靖国军各路代表在三原会事,推选于右任为总司令。现将陕西靖国军时期创办的几种报纸简介如下: 一、《战事日刊》。1918年由于鹤九(淳化县人)主编,编辑有姚养吾、李春堂、成柏仁、李健堂等。宗旨是:灵通国内外消息,介绍新思想学说,欲促醒献身革命诸人知有国家,知有世界,为革命事业作贡献,以克服扩充个人势力之野心。因该刊持论严正,引起军人的憎恨与反对。主编于鹤九1920年被岳维峻部属暗杀于三原  相似文献   

17.
于右任是陕西三原人。在三原,明代王恕、王承裕父子和马理先生开了一代学风,成为有名的三原学派;清末"国子监学正"贺瑞麟是有名的"程朱派",朱佛光先生以科学与经学并重、教授学生而著称关中;被誉为"西北奇才"的于右任,更是有志于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民主革命战士、社会活动家,于右任不遗余力创办各类学校,热心支持教育普及,并把它融于革命斗争和社会改造之中,泽惠乡梓,成为民国史上重开三原学风的先驱。  相似文献   

18.
新记《大公报》的成功在于张季鸾的笔、胡政之的经营和吴鼎昌的资本.其中最具社会影响力的莫过于张季鸾的时评.张季鸾先生作为新记《大公报》的主编,之所以能将一份民间报纸推向社会舆论的前沿,与他重视言论的办报理念、对社会尽匡导之责的办报精神是分不开的.分析张季鸾新闻思想,透视出时评对报刊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于右任先生,名伯循,字右任,陕西三原县人。生于1879年(清光绪5年)4月11日,1964年11月10日在台湾逝f迁,终年86岁。于右任先生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大师和爱国诗人,他同时还是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早在辛亥革命前夕,他就在上海办过《神州日报>  相似文献   

20.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报人、政论家、诗人,当代标准草书的一代宗师.作为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于右任青年时期便追随孙中山,先后创办多份报纸,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揭露清王朝腐朽统治,抨击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