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6年一开春儿,以“80后”为生力军的青春学期刊力求呈现新气象。姑且不说改版后的《青年学》从视觉上更为“养眼”;《萌芽》的装帧更为华丽;《布老虎青春学》的封面更为鲜亮,单说作品本身,已传达出“80后”们所付出的努力以及他们对写作的期待很重。当然,期待与实绩总是相隔一段难以逾越的距离。  相似文献   

2.
本期《芙蓉》虽然取消了“点击80”栏目,但“中短篇精选”中的《众字成城——年轻一代的三地书写》(短篇)倒是为“80后”写作提供了另一种参照。  相似文献   

3.
7、8月份最令人期待的是第7期《萌芽》。为纪念《萌芽》创刊50周年,杂志社与“80后”代表作联袂操办“盛宴”。总体上看,各显神通,但鲜有惊喜之作。  相似文献   

4.
11、12期的青春文学作品大多呈现出压力之下的艰难寻找。无论是光怪陆离的实验策略,还是稳扎稳打的叙述突围,都传达出作者内心的飘忽与惫懒。[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3、4月“80后”的写作潜藏着一股郁积的青春期热隋和野心,一次次的结构冒险缓缓地逼近了他们才情和智力的极限。但大多数作品尚处于令人振奋的实验阶段,鲜有成熟之作。  相似文献   

6.
5、6月的“80后”作一面自觉地追求有风格的字,一面更加迷恋时尚化的风。无论哪种选择,作品都鲜有力作。  相似文献   

7.
看《萌芽》     
第11、12期的《萌芽》,除了忙于一年一度的岁末大盘点,更困于招新之艰难。虽然“80后”写手你方下台我登场,但写作资源的匮乏和才情的过度挥霍很快导致了写作的模式化。即使偶尔会有一丝清爽之气掠过,但很快便呈现出铺天盖地的惨淡与苍白。  相似文献   

8.
9.
《萌芽月刊》是革命文学的策源地之一,也是"左联"机关刊物之一,是1930年代鲁迅与新月派交锋的主战场。鲁迅的许多战斗名篇都发表于《萌芽》,他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文艺理论见解和翻译也见诸于《萌芽》,《萌芽》因鲁迅的加盟而灼灼其华,熠熠生光。  相似文献   

10.
本期《芙蓉》的“点击80”栏目打破了每期推荐一位“80后”新人的惯例,为当红“80后”作李傻傻开辟了专栏。其中原因,编按直言不讳:李傻傻在今年6月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  相似文献   

11.
接受反应文论认为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文学意义的最终实现取决于读者的能动性阅读和接受。本文运用文学接受史中的典型例子阐述了读者创造性阅读的重要意义,指出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作家的文学创作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罗润芳的《水上人家》以一定的"家族史"意味,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水上人家罗氏家族两代人在南宁白沙湾平凡而又艰辛的生活。小说向世人展示了南宁水上人家生存空间与境遇,再现了以水上人家为中心的南宁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3.
章探讨永昌郡的历史地位,由永昌郡演变为永昌府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历史上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事件;还探讨了《永昌府征》的价值及编纂出版过程。  相似文献   

14.
《楚辞》在文体上不但突破了传统的四言模式,广泛运用标志性文言助词"兮",而且还寄寓着强烈的情感意蕴。此外,《楚辞》中描绘形状之语与虚字颇多,用词华丽新奇,句式气势磅礴,大量运用楚国方言,体现出浓郁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5.
绝大多数学体学家对本的阐释模式是:选择或说寻找语言特征来证实自己对本意义的假设。这种模式可简写为模式1:学意义(寻找)语言特征。也有少数体学家的阐释模式恰恰相反:先描写语言特征,然后才进行本阐释。这种模式可简写为模式2;语言特征(寻找)学意义。大家一般推崇前一种模式而驳斥后一种,信为模式2远不如模式1客观。本则认为,语言和意义是共生的,独特的语言特征表达了独特的学意义,因此,模式2有自身的存在价值,不可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艺本质的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立场的根本体现,是我党文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继承、推进和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文艺工作者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遵循,坚定文化自信,厚植人民情怀,坚守人民立场,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文艺本质观,担起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放歌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he term postdigital has in recent years been applied across a broad range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literary studies, to describe an era in which digital media and technologie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if not hegemonic, aesthetic, social, epistemological and ontological paradigm. However, the full effects on literary studies of the new modes of literar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nascent reading practices and literary interfaces, and the inscrutable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s that have emerged in this postdigital era remain unexamined.

This article articulates a possibl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terary object in this postdigital era, and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classroom. It extends scholarship in critical posthumanism and the digital humanities into the field of literary studies to describe how the human reader is entangled in complex, mutable networks of socio-material and technical relations that foreground the reading experience. Unpacking the current print-based assumptions of literary studies, it considers how the discipline might broaden and deepen its own theoretical, methodological and pedag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postdigital literary object. Finally, turning toward a critique of the signature pedagogy of literary studies, close reading, it speculates on the impact of these developments o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of postdigital literary pedagogy.  相似文献   

18.
19.
乐山历代星荟萃,产生了许多驰名巴蜀乃至中国的学名家。这些学名家大都是出自于本地传统士族大姓家族,乐山学名家的涌现普遍具有家族性特征。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与乐山本地的地域特点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殊的政治、经济、化特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