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无聊倾向性、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倾向问卷、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对方便抽取的广东省某2所职业技术学院的527名高职新生进行测查。结果(1)高职新生的无聊倾向性总分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内部刺激维度上性别和专业的交互作用显著,理科男生在内部刺激上具有更高的无聊倾向性;(2)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总分、时间监控观维度得分和时间效能感维度得分均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3)学习适应量表的总分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文科生高于理科生,而且在学习态度维度上,农村学生得分高于城市学生,女生得分高于男生;(4)无聊倾向与学习适应呈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呈正相关,无聊倾向在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适应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3.9%。结论时间管理倾向既直接促进高职新生的学习适应,也可以通过降低无聊倾向性而提高学习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对某幼专249名新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适应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幼专新生在总体上感受到较多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父母教养方式各个维度及总分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适应总体情况及各维度与父亲偏爱被试、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等消极的教养方式呈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这一积极的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采用《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量表》,调查某幼专249名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和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幼专新生自我同一性类型以延缓型居多。自我同一性各个类型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的适应情况总体良好。情绪状态适应与交往适应要好于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得分最低,学校适应各个维度在生源地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幼专新生在情绪状态、生活适应、学习适应、交往适应和学校适应总分方面均与扩散型、排他型和成就型呈显著相关,与延缓型不存在显著相关。其中,学校适应四个维度及总分与扩散型和排他型呈显著负相关,与成就型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范超  胡金生 《教育科学》2013,29(2):51-55
对643名中学生的测查结果表明,中文版中学生宽恕倾向量表包括宽恕他人、积极自我宽恕和消极自我宽恕三个较为清晰的维度,其克伦巴赫α系数依次为0.81、0.63和0.67,各分量表得分和攻击性得分间存在显著的关联,中学生宽恕倾向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均不显著。宽恕倾向和学校适应感之间均存在明显的关联,它对学校适应感的解释率为30%。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乐观倾向与生活满意度、焦虑、抑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乐观-悲观量表中文版、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5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乐观倾向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客观生活满意度和总体生活满意度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大学生乐观、悲观维度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抑郁以及焦虑得分均呈显著的相关性;大学生乐观倾向能显著的预测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运用职业价值观量表与成就动机量表,对西安市407名大学统招本科生、自考生、高职生进行了问卷测验.结果发现在职业价值观目的性与手段性两个维度上,男女生的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统招大学本科生、自考生、高职生三类学生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同时文、理、工三类学生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追求成功倾向高、低组大学生的目的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回避失败倾向高、低组大学生的手段性职业价值观得分差异显著;职业价值观与成就动机间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大学新生的依恋状况与学习适应的关系,采用亲密关系量表(ECR)和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随机选取宁波大学121名大一新生,结果如下:(1)大学新生安全型依恋的比例最少,冷漠型稍高于专注型,惧怕型所占比例最高;(2)大学新生的依恋回避维度与学习适应性存在显著负相关;(3)不同依恋类型在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差异显著,安全型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好于不安全型依恋;其中安全型依恋在学习适应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惧怕型和冷漠型;除了环境因素外,不同的依恋类型在学习适应的其他四个因素的得分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4)冷漠型依恋的新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大学生无聊倾向、焦虑和抑郁的关系。方法:对河南省某高校的320名学生进行无聊倾向量表(BP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结果:男女大学生在无聊倾向总分、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除无聊倾向量表的创造力因子外(分别为5.26±1.50,6.02±1.50,p〈0.05),其他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也不显著。焦虑、抑郁、无聊倾向得分显著相关,抑郁在焦虑和无聊倾向的作用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3.98%。结论:焦虑、抑郁、无聊倾向关系密切,焦虑通过抑郁影响无聊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大一新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与时间管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学习动机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292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内生动机对时间管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内生动机在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量表对347名大学本科生进行调查,以探究其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职业成熟度的总得分以及职业目标、职业价值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文理科学生在职业自信维度上得分差异显著,文科生高于理科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职业价值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总得分存在显著相关。回归分析表明,时间价值感和时间监控观可较好地解释职业成熟度。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成熟度关系密切,且时间管理倾向是职业成熟度的有效预测因素。建议大学生应对时间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以提升自身的职业心理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