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儒家的"理想人格"构想,是人类发展史教育史上一大进步,它明确了教育目的,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指明方向.儒家理想人格模式属"圣人君子人格型态","内圣外王"是其固有特质,礼仪教化与道德战履是其实现之两途,"学"乃是儒家通往理想人格第一步.  相似文献   

2.
孔子提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之命题,以"乐"指称了师生关系的理想形态."乐"是指以"悦"为前提的、师生双方在交往活动中的交互性情感体验,本质上表达了师生"道"之相遇.儒家师生之"乐"表征了一种朝向生命共生的师生关系形态,师生双方同时兼具主体与客体之双重属性,以"道"为中心形成由互动而联结的生命共生体.就价值取向而言,师生之"乐"彰明了教师之"乐"的主导性,以"师"与"道"的内在联结为前提与根据,从而确证一种基于共识的教育性.就对他者性的确证方式而言,师生双方与"道"的真实联结,使二者的互动关系具体展开为道德义务的双向对待,儒家师生关系由此表现为对称的伦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君子"不仅是儒家追寻的理想道德人格,荀子更是将其视为"治世之宝".荀子从人之性恶出发,论证了君子进行"化性起伪""治气养心""好学问道"等后天努力的必要性.君子修身而后治国,正确把握"法先王"与"法后王"的辩证统一关系,制定礼法,进而隆礼法重礼义,以礼法构建有序社会,为人臣子则尽臣道,充分发挥其作为"王霸之佐"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占魁 《教育研究》2021,42(11):72-8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之"道"乃是一个具有"本体"或"真理"意义的价值范畴,也是奠定古典儒家"志道"理想的核心概念.《中庸》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的主张,不仅昭示着儒家教育的"德性"(实践)目的 论和"学问"(致知)方法论取向,也实际成为后儒宗承的两种"修道"进路.修道的本质在于"受道之教"、"以道为师".然而,为强化儒家参与封建秩序重建的政治影响力,后儒对这一道统自"天道"至"人道"再至"王道"的降解式改造,在实现了儒家士子从独立自主的"志道君子"到依附权贵跻身统治阶层的"入仕儒吏"的人格转变之余,也酿成了"文—道分离"和"师—道分离"两大教育病症.由此,儒家教育的重心逐渐从注重内发的"修道之教"转向强调外铄的"传道之教".其间,后儒对"道/德"的虚化、泛化、边缘化、物化乃至个人化等认知偏差,也成为长期制约中国教育"求真"、"究理"的思想障碍.为此,在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背景下,我们亟须回归古典儒家的"志道"初衷,秉持"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教育逻辑,发扬"一以贯之"的方法论旨趣,重振古典儒家具备人类"公共"、"共由"品格的"求道"精神在现代"文教"与"师教"实践中的价值指引作用,使之成为现代中国"讲理公民"普遍养成和"现代科学"自然生发的互补进路,从而为中国文化复兴和科学繁荣奠定可靠的教育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5.
儒学对中国古代小说有多方面的影响,而最能体现儒家文学观念的"文以载道"思想,对古代小说的总体构思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与"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从文论的角度看,"文"一般指文学,"道"一般指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教化、伦理道德、纲常名教等。儒家"文以载道"观念,对古代小说的创作意图、人物形象设计、情节构筑、审美追求等影响颇深。  相似文献   

6.
唐代著名教育家孔颖达以"道"为核心的政治教育思想主要有以"六经之道"为本的教育理论、以"尧舜之道"为核心的教育目标、修习"大学之道"的教育过程和"以正道训民"的政治教化等四个层面的内容.他的经学教育的实质是政治教育,其目的是通过灌输儒家的理想政治模式理论及其核心价值体系,养成合格君主,培育政治精英,教化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7.
郭福宏 《天中学刊》2007,22(6):70-73
汪琬作为"清初三大古文家"之一,其作品历来受到后人的推崇,而其关于散文理论的论述因散见于文集中,至今鲜有人论及。汪琬的散文以"道"为立论之根本,其散文的创作与实用、审美理论均以此为前提。汪琬兼及儒家和道家的"道"学观,将二者有机融合在一起,生成他的自然、道德之"道"和实用、致世之"道"。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重要的思想.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论语·学而>)这里的"和",一义为"适合",但亦可作"和谐"解.在孔子的思想体系里,"礼"与"和",是互相作用的."礼"的作用,是"和",而"和"也是维系"礼"的重要手段.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还是政治哲学."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子贡评价孔子说:"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论语·子张>)这里的"动之斯和",就是能让公众团结一致、同心协力.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在追求道德完美的道路上创立了完整而缜密的人格学说,期望以知仁勇统一的理想人格的完善来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勇"是一种以仁义之心,配之浩然之气的道德品质,没有"勇"就不能为仁为义,就不能达到理想的人格境界。"勇"与儒家的诸多道德德目关联在一起,要对先秦儒家勇德特征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阐述,需要通过与出世的佛家、道本自然的道家和知识是美德的古希腊进行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使先秦儒家勇德的特征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打的虽是“道”的旗帜,行的却是儒家之道。尽管《水浒传》与道教的关系很密切,“替天行道”也很容易和道家、道教之道搅和在一起,但宋江实际上行的自始自终都是儒家的“道”。  相似文献   

11.
论庄子的"无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无为"的提出,是基于"道法自然"的思想."无为"思想的核心是合乎本真本然的自然之道.庄子"无为"的主要指向,是政治上的"无为"."无为"主要是遏制统治者私欲、权力的膨胀,是对现实政治中的有为异化的批判与超越."无为"还具有人的生活也要遵从自然之道的意义.庄子"无为"的理想是"与道为一"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内圣外王之道”(或儒家理想人格论)和现代儒商的塑造、儒家的“义以为上”的价值观和市场经济的有序化、儒家的管理之道和建构中国管理模式等方面探索了继承与弘扬儒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儒家之道本质上是治国之道、管理之道.儒家管理智慧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义为重,以和为贵,以中为用.本文从"为政以德"的管理方式、"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义利合一"的经营方式等三个方面揭示了儒家管理智慧主要内容,突出了儒家管理智慧对于当代管理活动的独特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14.
"忠恕之道"本是先秦儒家人际交往行为之圭臬,但经后世朱熹等儒家学者的注疏递嬗而意涵不彰。朱熹更是站在理学的高度,分别从天地、圣人、学者的层面,运用"理一分殊"范式,从本体论,体用论,对"忠恕之道"进行了建构。这种建构缩小了"忠恕之道"的内涵与外延,且与基督教的"黄金定律"相比,在传播意义上,缺乏经典表述。其实,先秦儒家"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二者,紧密结合,是对"忠恕之道"的经典阐释。  相似文献   

15.
《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与史书、《武王伐纣平话》和《列国志传》中的迥然不同,显然这是作者创造性地改写的结果.文王武王恪守君臣纲又跳出君臣纲的束缚与限制,并成为仁义的化身,道德的符号,圣王理想的典范.这种改写实际上就是对革命的合法性与合"道"性地位的儒家伦理建构,宣扬了圣王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子》理想社会的多层次性直接影响着其政治措施的多层次性。"以道治天下"是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无为以自化、循理顺性以牧民,分别从内在心性与外在行为上构成了这一理想措施的两个层面。鉴于理想化措施与社会现实紧迫性之间的反差,《文子》不得不采取次一级的政治手段:"守德""上贤"、提倡仁义以治国,"正法"以治国。在吸收儒家之德治思想与法家之法治思想的同时,《文子》始终把道治精神贯穿德治与法治之中。无为政治的理想措施与现实手段共同构成了《文子》多层次的政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18.
"切割阴阳之昏晓,细论天地道黑白",纵观古今中外哲人大家思想史观,老子"和生"思想,从"道可道非常道"的高度,体悟道,矛盾是对立的,也是相互统一的,但决不都应该是斗争的.在漫长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第一性与第二性的争斗中形而上学猖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绪,主宰着人们的行动,作者将唯物与唯心重新定位,呼唤人们知昏晓,道黑白;世界是阴阳怀抱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是刚柔相济的,与天与地,阴阳变理,各俱风采.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德经》中"依道立德"的道德哲学运思路线不仅向人们表明了"道"与"德"相异相通的内在关联,而且昭示出"德"之普遍存在的伦理本质;他以"玄德"、"上德"、"常德"等诸种具体形态诠释出"德"自然无为的普遍本性,并指出"物之德"与"人之德"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源于"道之德",即按照"道"的要求或以"道"为标准去行动。鉴于人们当时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失道"之后的"下德"教化状态,老子否定了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之解决方案,提出了修"德"复"道"的道德修养理论,并以其"三宝"来应对人与自身、人与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诸多复杂关系,以期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上德不德"理想状态从而使道德成为多余。  相似文献   

20.
苏轼富有魅力的完整人生是由他独特的人生态度、艺术学术成就、社会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受儒、释、道三种思想的熏陶与浸润,他审美地观照人生和世界,赋予普遍的东西以更高的意义;幽默地化解困顿与挫折,显示了积极人世、超越世俗、随缘旷放的生存智慧。他以佛家为安身之法;以儒家为治世之具;以道家为修身之术,聪明地将儒、释、道三者沟通起来,值得后人回眸钦佩,感叹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