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叶最适冲泡条件的生物化学实验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冲泡条件,使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浸出量最大,我们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三类不同加工方式的四种茶叶,以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冲泡,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发酵加工的红茶和不发酵的绿茶相比较,后者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从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值来看,三类不同加工方式的四种茶叶的最适冲泡条件都应为85~90℃,4小时左右;冲泡过夜的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含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失;冲泡后放置过夜的茶水中三种成分含量都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比色法测定菊花中总黄酮、总酚、总糖含量;HPLC测定7种黄酮类成分、绿原酸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游离糖类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结果表明,贡菊、滁菊、亳菊和杭菊中几类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差异。遗传和生态因子是造成不同种源和不同产地的药用菊花成分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产地金银花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金银花的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各色谱峰的化学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确定各化学成分相对含量.实验选用的6产地金银花样品中,辽宁、宁夏、安徽、江西金银花的相同成分相对较多,但在相对百分含量上仍有较大差异;山东、云南金银花挥发油含量及类别较其它地区差异性较大.辽宁、安徽金银花挥发性成分中苯乙醇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17.07%和15.75%;宁夏、江西金银花挥发性成分中棕榈酸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23.46%和11.58%;山东金银花挥发性成分中柠檬烯相对含量最高为16.83%;云南金银花挥发性成分中3,7-二甲基-1,6-辛二烯-3-醇相对含量最高为29.13%.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产地及品种的葡萄和大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对其中的铁元素含量进行检测,并对不同贮藏条件下食品的铁元素含量变化进行研究.实验表明:新疆地区生产的大枣和葡萄的铁元素含量要高于其他地区,新疆和田地区生产的大枣在8个产地的样品中铁元素含量排名第一,为149.74μg/g,新疆吐鲁番地区生产的葡萄在7个不同产地的样品中铁元素含量最高,为80.09μg/g;枣和葡萄的皮中的铁元素含量要明显高于果肉中的含量;常温贮存的大枣和葡萄与冷藏贮存的相比,铁元素含量的损失率分别为9.49%和12.69%.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法提取牡丹皮中的有效成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炮制方法样品中丹皮酚的含量.结果显示,相同色谱条件下,丹皮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7.30%, RSD为1.81%(n=6), 4个不同产地中陕西秦岭的丹皮样品中丹皮酚的总含量最高,而河南洛阳样品中丹皮酚的总含量最低,但各地区丹皮酚的总含量均大于1.2%.不同炮制方法提取的丹皮酚含量的比较:醋泡>生品>盐泡>蜜炒>酒泡>炒炭.结论:不同产地丹皮酚的含量有所差别,且不同炮制方法对提取的丹皮酚的含量也有影响,因此要采用合适的炮制方法,减少药效成分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氨基酸的成分及含量。食用菌样品经酸水解蛋白质技术预处理后,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氨基酸种类齐全,氨基酸总量达21.34g/100g,其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为9.01g/100g,含量最高的是亮氨酸(1.77g/100g),以后依次是缬氨酸(1.43g/100g)、赖氨酸(1.21g/100g)、苯丙氨酸(1.18g/100g);用药渣栽种的食用菌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高达20.70g/100g,谷氨酸含量高达3.33g/100g,天冬氨酸达2.17g/100g,丰富多样的氨基酸的检出可为深入探讨食用菌独特的风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用浓硝酸-过氧化氢消解样品——宜昌绿茶,消解过程中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所选用因素为溶剂配比、用量、消解时间。按正交试验所得优方案用络合滴定法测定茶叶中钙、镁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7776ug/g,3712ug/g;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铁的含量为137ug/g.  相似文献   

8.
探究测定凤凰茶中游离氨基酸的最佳方法:可见分光光度法,在λ=400 nm下测定不同地域高度、不同发酵条件下凤凰茶中氨基酸的含量和一壶茶叶的最佳冲泡次数,以测定其氨基酸的最大浸出量,并和其他品种茶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域高度凤凰茶中氨基酸的含量高山最多,低山最少,中山居中;在100℃发酵下,其氨基酸含量最大;凤凰茶的最佳冲泡次数为5次;当浸泡4 h时,氨基酸含量达到最大浸出量;与其它茶叶相比,普洱茶氨基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日本东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发现,绿茶等茶叶中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的成分--多酚类化合物EGCG可以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应用 ICP-MS 法对产自云南省保山市的8种绿茶、3种红茶、6种普洱茶样品中轻稀土元素(LREE)(La,Ce,Pr,Nd,Sm 和 Eu)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REE 在红茶、绿茶和普洱茶中质量分数丰度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种类茶叶中 LREEs 质量分数差异大,表现为:绿茶>普洱茶>红茶,其中普洱茶中轻稀土氧化物(LREOs)总质量分数较高,可能与原料选择的茶叶生长成熟度较高有关.各轻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占总量高低顺序为:CeO2>La2 O3>Nd2 O3>Pr6 O11>Sm2 O3>Eu2 O3,其中 CeO2,La2 O3,Nd2 O3这3种氧化物占总量的89.57%,虽然各茶叶中 LREO 质量分数差异明显,但质量分数丰度模式相似,不同茶叶间质量分数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土壤背景值差异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