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奥地利的表现主义小说家弗朗菲·卡夫卡(1883—1924)的《变形记》,是一篇有着浓厚存在主义色彩的短篇小说。这篇小说是卡夫卡的代表作,在现代派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篇小说写于1912年,是卡夫卡早期的作品,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贯穿于该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之中,通过晦涩的象征手法揭示出现代西方社会的某些社会问题,可以说这是一篇“存在主义”小说的经典性作品。现代派文学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论思潮的影响,可以说,现代派文学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现代哲学思潮。其中,存在主义是当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派小说鼻祖、表现主义文学先驱的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造了独特的“卡夫卡式”的艺术世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自我心理分析色彩,其创作中的心理障碍与语言障碍也十分突出。对其创作中的心理障碍与语言障碍探源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是奥地利小说家 ,被称为现代派小说的开山鼻祖 ,是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 190 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后来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员 ,晚上则通宵达旦地看书和创作。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很严 ,很少公开发表作品 ,临终前他给密友勃洛德留下遗言 ,把他的作品“毫无例外地予以焚毁”。但勃洛德认为有必要把他的作品公之于众 ,先后有六卷本和九卷本的《卡夫卡文集》出版 ,从而 ,卡夫卡以他的《审叛》、《城堡》、《变形记》而扬名于身后。英国诗人奥登认为 ,卡夫卡写出了“现代人的困惑” ,在他与时代的关系这一点上 ,他是与但丁、莎士比亚、歌…  相似文献   

4.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其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神秘的象征、真实的怪诞、主观的色彩、冷峻的笔调是其小说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艺术上的创新 ,使卡夫卡的小说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村上春树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卡夫卡是表现主义的大师,两人都赢得了世界性的赞誉。村上春树坦言受到卡夫卡的启发,在《海边的卡夫卡》这部小说中,村上春树对卡夫卡本人、暴力和孤独等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村上春树与卡夫卡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从表现主义角度比较鲁迅与卡夫卡的创作,比较侧重于他们创作中共同运用的表现主义艺术表现方式:象征,寓言,抽象化的人物、情境与主题,变形与夸张。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的佼佼者,他的作品具有世界性的影响;郁达夫是中国创造社的台柱,他以独特的艺术风彩,扣动了一代青年的心弦。前者是表现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后者所运用的创作方法比较驳杂,据郁达夫自称是“新旧浪漫主义”。他们二人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卡夫卡仅长于郁达夫13岁,属于同时代的人,他们的小说创作又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卡夫卡的表现主义与郁达夫式的浪漫主义实际上同属于浪漫抒情的大家族。卡夫卡的表现主义有了发展,促成了西方一系列现代主义,而本来有“新浪漫主义”成份的郁达夫,后来并没有增加这一方面的文学因素,相反却逐步走向现实主义。这种文学现象是耐人寻味的,认识这种现象,不仅可以使我们理解新文学中浪漫主义这一流派的变化,同时有助于我们对新时期的一些文学现象作出正确评价。一  相似文献   

8.
作品<城堡>是卡夫卡晚年的代表作,是最富有卡夫卡特色的长篇小说,体现了卡夫卡对世界的认识和艺术的追求.该作品体现了表现主义的特征,就从表现主义中的荒诞与真实两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是表现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小说艺术的独创性对现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神秘的象征、真实的怪诞、主观的色彩、冷峻的笔高速是其小说的主要特征。正是这些艺术上的创新,使卡夫卡的小说对西方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弗兰茨&#183;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目),奥利地小说家,表现主义小说大师。长篇小说《城堡》(1922)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小说主人翁K是一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应聘前往不知名的城堡工作。  相似文献   

11.
“电视小说”作为一种化文字形态为屏幕艺术特质的文学形式,最早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60年代我国也产生了自己的电视小说,80年代进入“成熟期”。“电视小说”表现出其特有的审美性、再现性、具象性、假定性等特征,因而与“电视剧”有形同而质异的区别:即一个注重突出“文学性”特征;一个注重追求“戏剧性”效果。因受多元化影响,“电视小说”无论在表现形式还是在艺术风格上均应有灿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在东西方各民族中,中华民族是最早把战争纳入政治伦理道德视野中的民族 .中国古代战争小说深受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影响,作品中充满了"仁道"与"霸道"、"忠君"与"信义"等矛盾关系问题的艺术演绎.近代中国西风东渐,儒教的独尊地位受到冲击,出现了像<洪秀全演义>这样杂采天主教义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战争小说.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在给中国现当代战争小说带来新的政治境界的同时,也使几乎所有的战争小说都成为阶级斗争的一个工具.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战争小说创作才逐渐由单一社会政治伦理道德层面向"人学"的深层进军.  相似文献   

13.
毕飞宇是对“历史”有着深厚兴趣的作家,创作了一系列的历史寓言小说。在这些小说中,毕飞宇对“历史”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对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意识进行了解构,用小说的艺术形式表达了自己对“历史”的个人化理解。  相似文献   

14.
从1957年反右运动到1966年文革之前是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这个时期的文艺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但“两结合”等创作观念的实施在根本上是与“双百”方针背道而驰的。以50年代的创作积淀为基础,这个时期出现了一批优秀小说作品,但由于文艺政策的失误和文艺批判运动的扩大化,致使60年代初小说创作在整体上走向概念化和模式化。  相似文献   

15.
《呐喊》与《彷徨》小说是叙事结构剖析文本的个案。围绕元小说创作倾向、双构叙事和复调文本叙事三个方面阐述其成因,凸现鲁迅作为现代小说大师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6.
琳达·哈琴后现代诗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悖谬"诗学的主要特征和理论缘由进行简要的梳理.哈琴对后现代小说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其一,她提出了编史元小说的概念,对纯粹"自恋式"的元小说和以一种悖谬的方式关注历史和社会的后现代小说进行了区分;其二,她对戏仿和互文的"双重赋码的政治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尽管人们对哈琴诗学本身尚有不少争议,但此两者纠正了不少论者对后现代小说纯属"文字游戏"、"没有意义"和"价值中立"等片面看法,对于全面认识后现代艺术,特别是后现代小说,仍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莫言小说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艺术问题,其中对"丑"的直白描述就极有争议。一方面是"文革"过后,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的突围与反叛;另一方面也是西方现代派文学思潮影响的结果,更是莫言在进行新的艺术探索。美丑融合是一种审美境界,更是莫言的审美观,它打破了美丑分离的局面,在美学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教学的"叙述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迅作为一个勇于借鉴外国小说技法的文学大师,他的小说现代气息浓郁.所以引入西方"叙述学"理论来解读鲁迅小说是适当的.根据中学实际,引入四个概念:叙述者、视角、节奏、理想读者,目的是加深中学生对鲁迅小说的理解,使中学生能更深入的探究鲁迅小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作为香港文坛的资深作家,刘以鬯的小说创作始终以创新为基点。他选择性地吸收、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技巧,并与中国传统文艺形式相结合,从而使其小说现代性与民族性共存。在商业高度发达的香港,刘以鬯仍旧坚守着"严肃文学"这块净土,以"纯文学"的立场走在香港以至中国当代"实验小说"的前列。其中,《吵架》就是其富有新意的"反小说"的小说,在叙事技巧与艺术构思上,体现了刘以鬯小说的"奇"与"变"。  相似文献   

20.
郑证因的生活环境使他熟悉了帮会,而他个人的武术生涯则使他掌握了技击的要领,这二者投注在武侠小说创作之中,经郑氏妙手调理,浑然一体,遂造就了一种新的武侠小说样式——帮会技击武侠小说。郑证因代表作《鹰爪王》是帮会技击武侠小说的典范形态,这部小说在美学意蕴和叙事模式两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的成果,对后世的武侠小说及当代的电视剧都有很深的影响,但这种典范形态对郑证因小说创作造成的制约也很明显。现在关于郑证因的史料还在不断挖掘之中,对郑氏生平及创作的研究也将随之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