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达,房屋不但是基本的生活资料,而且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而且后者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都胜出前者。近年来,因侵犯房屋承租人先买权发生的纠纷,多集中在店面房或厂房的情况便是例证。因此,在现实情况下,是否有必要继续赋予房屋承租人法定先买权利,其合理性不能不受质疑。在市场经济发达和房地产市成熟的环境下,由法律规定房屋承租人的先买权,我认为有几点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法缺少先买权普遍适用的一般性规定,与先买权有关的许多问题尚不明确。先买权应为物权取得权,依是否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可以分为物权先买权和债权先买权。我国制定物权法时,应把物权先买权作为特殊物权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3.
周珊 《华章》2007,(10):65-65
现代社会,交易活动前所未有地发展起来,人们希望物资与财富能迅速流通,以实现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繁荣.流通安全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保障交易安全是现代民商法的重要任务.而社会经济的复杂与变动,使法条与实践发生了冲突.作者将对买卖不破租赁原则进行论述,并对《合同法》229条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4.
《征收条例》的颁布,的确弥补了原《拆迁条例》中对所有权人保护不足的情况,被视为“善法”取代“恶法”的典范。但是仔细审视《征收条例》,却发现其删除了《拆迁条例》中对承租问题的规定,忽略了对出租人的权益保障,而且遍寻我国现有生效之法律法规,也难以找出对房屋征收中租赁权保护的法律依据。唯一可以作为参照依据的仿佛只有《合同法》第229条所确立的“买卖不破租赁”规则,但如何将该规则适用于房屋征收之中却面临诸多法理障碍。以类推适用的方法,将该规则引入房屋征收背景下的审判活动之中,并分析导入该规则后在房屋征收与“买卖”之间成立要件的异同,以确立在类推适用方法中“小前提”的是否成立,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法理障碍,所追求的立法价值是否趋同,为司法实践摸索一条可咨参考之路。  相似文献   

5.
论房屋转租合同的效力 --兼论次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屋转租是当前市场经济中的普遍现象,但我国现行法律对此的规定过于简单,在实践操作中遇到不少难题。房屋转租是承租人不退出租赁关系而将房屋出租给他人使用并获得利益的行为,它具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及法律效力。笔者认为,在租赁关系存续期间,出租人欲出卖房屋,次承租人享有顺位在先的优先购买权。  相似文献   

6.
房屋租赁是现代生活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往往因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不同而出现纠纷。典型的案例是在承租人擅自装修出租人的房屋时,出租人是否应当支付相应装修费用的问题。对承租人这种行为导致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出现了承租人无因管理说、出租人不当得利说、添附说等几种常见的性质认定,但以承租人违约说来解决此类纠纷是比较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房屋租赁是现代生活越来越常见的现象,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往往因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不同而出现纠纷.典型的案例是在承租人擅自装修出租人的房屋时,出租人是否应当支付相应装修费用的问题.对承租人这种行为导致的出租人和承租人之间的利害关系,出现了承租人无因管理说、出租人不当得利说、添附说等几种常见的性质认定,但以承租人违约说来解决此类纠纷是比较恰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九条确立了"买卖不破租赁"的原则,但《合同法》本身以及理论界并没有对这一原则的其他基本问题进行更多的论述。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对第二百二十九条的理解以及租赁关系的物权化现象二个方面出发,阐释了自己对第二百二十九条的若干学习心得。  相似文献   

9.
身处梁末乱世的陈霸先凭藉其杰出的政治与军事才能,平定祸乱江南的元凶侯景,诛杀朝三暮四的军阀王僧辩,抗击军事实力强大的北齐王朝,最终禅梁建国,成为陈朝的开国之君。陈朝国祚虽短,但陈霸先发挥的历史作用却不容忽视。在南北朝北强南弱的形势下,誓不投降,智勇抗敌,保卫南方最后一个汉族政权,同时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至今,陈朝的龙兴之地——"长兴"还流传着陈霸先诞生时种种神奇的传说。  相似文献   

10.
先唐时期文人热衷政治的传统已根深蒂固,参政辅政之风对先唐时期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官场浮沉不仅影响了当时文人百姓的生活,而且让先唐文学作品带上了时代特色。重大政治事件对文学的大面积影响是无法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曲折的变革过程.本文基于相关政策的文本分析,先回顾了1978-2000年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分权化变革的历史过程,再就现实偏离政策意图之原因与后果进行分析.最后,阐述了2000年后义务教育财政制度之变革内容,并提出了未来三个重要的制度变革方向,即制度的独立化、决策的民主化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技术化.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AP课程与考试给了高中学生较大的选择空间,并创造性地实现了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无缝对接"。中国教育不仅引进了美国的AP,更是深受其"衔接"等理念的启发,开始了中国本土化大学先修课程的探索。但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以及高考的现实大背景,中国的大学先修课程面临不少问题,如:能否推广、公平性如何、会不会增加学生负担、考试分数做何用途等。如何真正发挥大学先修课程的功效,并解决上述矛盾,是一个长期的追求理想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旧房屋登记办法的对比,对《房屋登记办法》在新增登记制度、增加登记内容及扩大登记范围、取消原登记办法的不合理规定、修改与完善其他房屋登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房屋登记办法》在房地产登记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主要经历了以高考统招为主导的依附发展期、以高校自主招生为基点的多元探索期及以分类考试为核心的深度改革期。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分析发现,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在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影响下呈现渐进式变迁特征,在政策构建成本与协同效应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路径依赖。此外,社会经济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是促使政策变迁的外部推手,高职教育内涵发展与个人价值诉求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政策应优化制度体系,加强政策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完善评价体系;消弭社会偏见,破除“身份”门槛。  相似文献   

15.
关于陈之立国,学者们多关注陈霸先与王僧辩、北齐势力间的纠葛,却鲜有人涉及王琳在陈氏立国道路中的意义.王琳实力盛极一时,他勾结北齐,两次挥兵东下,与陈氏相抗礼,尤其是王、陈的两度交锋:"江州之争"、"芜湖之战",更说明陈氏得以击走王琳,建立并巩固其新生政权,与其赢得南方土著阶层,特别是其上层代表土豪洞主的支持有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的公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草案第46条遭到了众多音乐人的批评。文章在肯定草案第46条进步性的前提之下,呼吁恢复录音制品的"准法定许可制度"。因为在当今社会中唱片公司日益成为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垄断市场的现象更是不可能出现。同时,主张应当从利用"准法定许可"的方式和效力两方面对草案第46条的条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人的视角,选取郭沫若在日本留学的1921年到1923年之间的经历,探讨郭沫若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时代和具体矛盾时,在现实与历史的转换、交融、发生中,力图把握现实和个体生命,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才情,使自己永立潮头.郭沫若在一生的经历中都把这种文化心理当成了自觉,由此也形成了他毁誉反差极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科技体制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科研机构参与研究生教育日益面临存量与增量之困,研究生教育“双轨制”受到挑战与质疑。本研究基于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分析和俄、美、德的国际比较,提出了立法规范、转设大学、科教融通、质量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陈燕 《成才之路》2011,(24):60-61
历史知识在学生看起来离他们很遥远,在大量的枯燥的历史知识面前,他们会无所适从,会站在与历史学科对立的面上来看待它。而在新课程下,不论历史必修内容、选修内容都彰显着时代的特色,都蕴涵了时代的精神,因此我们这些引导者在课程教学中要增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历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经历了从注重体能教育—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的变迁历程。运用历史制度主义范式来考察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历史变迁,可以发现其生成、持续、变革隐藏着一些固化的、稳态的逻辑。具体来说,制度背景是推动劳动教育政策生成的深层结构,路径依赖是制约劳动教育政策持续发展的惯性结构,关键节点则是促成制度变革的机会结构。这三者共同勾勒了一幅独具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图景,描绘了我国劳动教育政策鲜明的时代特征,并给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带来一些系列挑战与机遇。未来需要进一步理顺劳动教育与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改革劳动教育政策,不断优化劳动教育政策的逻辑结构,推动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