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永祥 《河南教育》2004,(10):44-44
参加工作十余年,先后拿过不少“第一”,有自己的,也有学生的。我把这些“第一”看成是他人对自己辛勤付出的一种认可,我曾为这些“第一”高兴过、激动过,甚至暗自得意过。然而,这次赛操的“第一”却让我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2.
爱的平衡     
毛红宇 《师道》2005,(11):36-36
回想自己的读书历程,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给我烙下深深的痕印,至今还影响着我的老师,却有那么两位。他们一位给过我“表扬”,如春雨滋润心田;一位给过我“批评”,如五雷狂轰脑顶。  相似文献   

3.
闻泉新 《家庭教育》2002,(11):25-25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只五斗橱(橱的一边有五只抽屉),父亲把这些抽屉“分”给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一个抽屉。当我有了自己的抽屉后,不管什么东西都往这个抽屉里放,这抽屉简直成了我们兄妹的“百宝箱”。而感到最心满意足的是:从此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可以存放自己秘密的“天地”,而且,我们对这方天地真正可谓是尽心尽职。当然,父亲也会经常建议我们开展竞赛活动,比比谁的抽屉整理得最整齐,但我们从来没发现父亲“私自检查”过我们的抽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自己的书桌、自己的房间,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自…  相似文献   

4.
万琴凤 《教书育人》2006,(12):40-42
“同学们,是谁为你擦干第一滴眼泪?是谁教会你第一个字?是谁在你需要钱的时候给你送来々是谁在你半夜生病时照顾你到天明?然而,同学们,你们是否扪心自问过:我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民间有谚语:儿生日,娘苦日。当你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你是否想到过用死亡般的痛苦,让你降生的母亲呢?是否曾真诚地给孕育你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当主持人不停地抛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全场一片寂静,继而传来的是阵阵抽噎……在最后真情告白的时刻,同学们似乎在一瞬之间长大了,千言万语化作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与此同时进行的是签名活动,同学们无声地走到千人签名白布前,把自己心里想的都写在了上面,一位还未签名的学生懊恼地说:“来得晚了一点就没有签名的地方了,即使把名字写得小一点我也要签上去,因为这将见证以后我对父母的孝心。”这是4月23日我校感恩教育体验活动——“共托明天的太阳”的现场集锦。  相似文献   

5.
人老了之后心情很复杂,既有伤感,也有快感。我记得北大的季羡林教授说过一句话,“人到老年其妙无穷”,我则认为,“人到老年其乐无穷”。人到老年最快乐的一件事情,莫过于看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后继有人,而且这些后人在不断的超过自己。此次论坛让我看到,我们职教界的年轻一代成长很快,  相似文献   

6.
我做过中学生的班主任,也做过大学生的班主任,但不管是童稚未脱的孩子,还是特立独行的青年,多年以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清晰地回忆起入学第一天的情景,更能详述当年班主任老师第一次呼唤自己名字时的激动心情,那种惊奇和自豪依然溢于言表。他们总是念念不忘老师的“奇特神功”——初  相似文献   

7.
关承华 《师道》2006,(8):51-52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过单一、过主观是目前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我在前面已经提到,不再重谈,只想提醒一些不承认自己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家长,您所表现出来的“不指望他成什么才,当什么家,以后有养活自己的本事就知足了”,与您的潜意识并不完全一致。我形容这些家长是:一方面用眼睛盯着自己的孩子,另一方面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别人家的孩子(尤其是比自己孩子更出色的孩子),在羡慕、攀比,甚至有几分嫉妒心态的驱使下,对自己的孩子其实永远是“不知足”,“恨铁不成钢”,“好……再好……更好”成为对孩子永久的…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育》2005,(11):40-40
当“竞争”成为社会的标签时,孩子们学会的第一个词就是“坚强”,而“感动”则渐渐被遗忘,他们的心已被功利的外壳包得越来越坚硬——“小时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象着可怜的女孩冻得瑟瑟发抖的情形,我也会觉得浑身发冷,而火柴发出的温暖光芒总让我感动得流泪,并且幻想自己能有一间又大又暖的屋子,让所有穷孩子住进来……”记和36岁的阎耘谈到她8岁的儿子时,她首先想列了自己的童年,“现在我的儿子和我小时候完全两样,对这些毫无兴趣。”  相似文献   

9.
暗恋别人,对于正处在花季雨季的青少年来说,是很普遍的现象。一个名叫“天天”的女生,她第一次给我写信,说快要考试了,自己什么也不会,又学不进去,心里着急。又说,自己这个年龄想的很多,思想很复杂等等。过了几天,她又来了第二封信。这次信中说,她心里喜欢一个男生,但那个男生不知道,她只是单相思。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总幻想着一些什么,弄得自己整天没心思学习,上课也听不进去,真担心学习成绩下降。同时她很自责,为此又心烦。总之,现在苦恼得很,问我该怎么办?我给这位“天天”回了一封信。在信中,我首先对她…  相似文献   

10.
时间过得很快,孩子上四年级了。放学后我看到孩子在整理自己的旧衣服顺口表扬道:“儿子知道整理自己的衣服了!真好!”儿子说:“才不是呢,我的目的是把这些旧的都卖掉,买新的!”儿子撅起的小嘴,显然带着怒气。我问:“好好的卖什么?再说你长得很快,买那么多不是浪费吗?”儿子不高  相似文献   

11.
教师,请用好教育“病历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华忠 《师道》2005,(10):41-41
到医院看病,我经常会忘记带上病历卡,总是重新购买一本新的,用过以后也就随便丢在一旁,总不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生病,如何去预防疾病。这种经历使我想到了教育的问题,有时,我们总是忘了带或是保存好自己教育的“病历卡”,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成长、进展缓慢,有时会经常犯“老毛病”。  相似文献   

12.
我曾犯过两个善意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对一个学生是孤儿的事情至今仍装作不知,未曾安慰过她。  相似文献   

13.
“诗教”     
毛泽东回忆自己的求学生涯时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这位毛主席所敬佩的“徐老”,便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徐特立在担任湖南第一女师校长时,以“诗教”闻名。他经常用粉笔在黑板上题诗,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每晚九点,熄灯铃响过之后,他总要手提马灯,和女训育员一起放轻脚步,巡视学生宿舍。有一次他发现有学生熄灯后还大声聊天,第二天早晨,他在黑板上题诗一首: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那些昨…  相似文献   

14.
曾记得1998年第一次踏上讲台,脸上镇定,内心却是“波翻浪涌”,紧张得手足无措;还会想起给孩子们上的第一课,就知自己“口若悬河”,不知孩子们“如饥似渴”;第一次和孩子谈心,开“夜车”,猛“啃”书,因为我怕伤害到那些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曾经接受过《中国教师报》的“在线访谈”:教师对学生的爱,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你能列出你认为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吗?当时我列了八个关键词:温情、善意、敏感、理解、尊重、呵护、随顺、体谅。这些关键词,是自己多年来教育实践中秉持的信念,是自己面对学生时秉持的姿态,也是我在《中国教师报》个人全年专栏“石梅笔话”中的主要话题。  相似文献   

16.
航鹰 《天津教育》2005,(1):18-19
《天津教育》的编辑邀我写写教育,对教育我能发表意见的话题很窄。我不是教育家,没当过教师,只能从自己当过学生,也身为家长的角度谈些感想。仅限于“心理素质”、“个人修养”等方面,通过举一些个例试图说明一些做人的常识。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挑选一份适合自己阅读的教育期刊。订了几次,也借阅过不少,总不能令我满意。我也说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一份什么样的教育期刊,只是想“再改订一份试试吧”。2006年下半年,我改订了《教育文汇》。  相似文献   

18.
咨询热线     
孩子不听话,有啥好办法?山东高密的李女士问:我的孩子7岁了,越来越不听话,总是把我们的话当成“耳边风”,即使你说了一千遍,我自己都感觉自己成了“婆婆嘴”。比如:规定他每天看电视不能超过40分钟,但是他一坐到电视前就忘掉了这些规定。我只得一遍一遍地提醒他:“到时间了,不能再看了。”他总是眼睛盯着电视:“好的,过一会儿。”每次最后总是我生气地把电视关上为止。请问,我该怎么办?答:其实,你第一遍提醒后,最好的办法是过去关上电视。和大人一样,孩子们都有被电视吸引而不肯离开的问题,大人们有时都难以克制自己,…  相似文献   

19.
参加工作十余年,先后拿过不少“第一”,无论是自己的,还是学生的。我曾为这些“第一”高兴过、激动过,甚至暗自得意过。然而,这次赛操的“第一”却让我后悔莫及!这次全县小学生广播操比赛,我班又顺利拿回了第一。我高兴地将奖状贴到黑板上方,想以此来激励学生。学生们也很激动。粗心的我只从孩子的笑脸中读到兴奋,却疏忽了一双黯然的眼睛!之后的作文课上,我让学生以《赛操前后》为题作文。季伟伟的作文一下子揪住了我的心……听说学校要举行广播操比赛,同学们都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在广播操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为我们文明班级再添新光。虽然我…  相似文献   

20.
为了当好班报的主编,我如同一个淘金人,在报纸杂志中筛选着。经过一个晚上的浴血奋战,第一张《菁林报》终于诞生了。我看着自己辛勤劳动的结晶,猜测着同学们接到报纸后的心情,如同战士第一次接受检阅,也像考生第一次应考一样,紧张、激动,还带着点兴奋。没想到,过了一会儿,议论声四起:“咦?这不是《文摘报》上的文章吗?我已经看过了。”“这个笑话也太俗了!”“什么‘菁林’啊,直接叫‘杂林’吧!”更不知是哪个起哄,竟编起了顺口溜:“班报班报,拼拼抄抄,编上新闻,抄来报道……”这些话仿佛是一股狂风,把我从喜悦的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