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皇帝中少有的全能型人物,上马能指挥千军万马,所向披靡.下马能安邦定国,兴国利民.更难能可贵之处是他还练得一手好字,书法造诣可与唐朝的大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等人比肩.  相似文献   

2.
四十年以前,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文物>1965年第6期,<光明日报>1965年6月10日、11日),从文章和书迹两个方面否定<兰亭序>是王羲之所作,惊世骇俗.  相似文献   

3.
“书圣”王羲之最名的书法作品是《兰亭序》,它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在东晋永和年三月初三那天上午,51岁的王羲之邀约了41位亲朋戚友,在如今绍兴市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他们列在溪水两旁,把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顺序取杯饮酒作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  相似文献   

4.
关于《兰亭诗》和《兰亭序》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了,尤其是关于《兰亭序》的真伪,古今凡是涉及兰亭集会和王羲之的文章几乎没有不说这一问题的。可是,在为数不少的研究文章中,有一点似乎被大家忽略了,这就是《兰亭序》与《临河叙》的关系以及《兰亭诗》创作中所包含的文化意义。本文即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解释,以求教于方家。 一、 由《兰亭诗》的作品分布及写作规则看古人的诗体探索 现存的41首《兰亭诗》,有四言,也有五言。有的作者既有四言,也有五言,有的则只有四言,或者只有五言。既有四言又有五言的,有王羲之、…  相似文献   

5.
岳亮 《兰台世界》2012,(36):137-138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以其深厚的艺术内涵与高度的审美价值深受人们所推崇,本文试从用笔风格与结构特色两个方面浅析《兰亭序》的艺术特色,并通过其内涵、气韵、传承等方面重点阐述《兰亭序》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化兵  王琳 《出版参考》2007,(5S):24-25
“群”,形容众多。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言”,话,言语。唐许尧佐在《五经阁赋》中提到:“所崇惟学,所宝惟书,搜群言而斯在,立重阁以藏诸”,强调了善纳群言,群策群言的意义和重要性。群言出版社的“群言”二字即取其广开言路、博采众长之意。[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作为《武经七书》之一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问题不少,文章从历代著录人手,指出它不是阮逸伪作而是由枢密院集体校定而成,其成为“武经”与宋神宗个人喜好关系密切,又详细厘清其版本源流,介绍其在近现代的流传情况,认为此书虽不足以与《孙子》并列称“经”,但也在总结历史实践基础上丰富了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8.
杨家俊  张兵 《兰台世界》2015,(3):137-138
唐太宗在位期间能够以安民思想为根本,审时度势地提出了诸多有效的安民方案,从与百姓紧密相关的农业发展出发,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相似文献   

9.
杨光 《湖北档案》2014,(12):25-27
1600多年前,一个叫“兰亭”的地方,无意间成了书坛的圣地.《兰亭序》,仅有区区300余字的一纸行书,却坚固地竖起了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神话也由此开始,凄婉悱恻,扑朔迷离,千百年来《兰亭序》疑云笼罩,后世之人再也没见会稽山上的“灵光一现”.  相似文献   

10.
被称作“画中兰亭”的《富春山居图》也如《兰亭序》一般,命运多舛  相似文献   

11.
高秀英 《兰台世界》2006,(10S):50-51
旅游因扎根于化的沃土而变得丰富多彩和富有灵气,同时化事业也因旅游的加盟而更加繁荣。化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使得各地丰厚的社会化资源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依托。图书馆、档案馆等化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发挥馆藏地方献信息资源优势和人才研发优势,积极参与、支持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方方 《大观周刊》2011,(33):21-21
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家”的“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地狱般的惨苦状态,鲁迅为家族的吃人和没落,为没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而深感痛苦和绝望,表现出了极度深广的忧愤和焦虑,这种家族文化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正是要详细解读《狂人日记》中的家族文化,揭示鲁迅对传统家庭制度的最全面最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13.
学界对“二百兰亭斋”主人吴云的《兰亭序》弆藏早有关注,且对其在晚清《兰亭序》收藏圈中的地位高度认可,但由于资料所限,一直以来未见有专文对此进行研究。本文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收集目前所见吴云资料,对吴云所藏《兰亭序》版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文根据目前所见吴云相关资料,考察出吴云弆藏的19个《兰亭序》版本,计50余种。其次,以钱泰吉为切入点,重点考察了以吴云为中心的浙籍书家对《玉枕兰亭》的研究,认为吴云等人在考证《玉枕兰亭》藏地等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理清了吴云传播《兰亭序》的几种主要方法,并发现了其在与友人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地宣传着自己的弆藏情况,从而一步步建构起了自己在晚清《兰亭序》收藏圈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二十四史”所含各书及其形成,《清史稿》的主要内容及其版本概况,辨析了“二十四史”与《清史稿》的关系。同时,也叙及民国新史学产生以来,史学界对被封建社会列为正史的“二十四史”等传统史料价值的认知变化。  相似文献   

15.
"文革"爆发后,"样板戏"一花独放,自1966年到1970年,全国只生产了4部可看电影,其中以《地道战》影响最大。这部影片以"流畅的手法,高超的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成为人们百看不厌的"经典之作"。电影《地道战》是怎样诞生的呢?  相似文献   

16.
张琍霞 《图书馆杂志》2003,22(11):78-79
沈曾植(1850—1922,字寐叟,号乙庵),浙江嘉兴人,近代学者、诗人、书法家。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主事、郎中等职,在刑部任职十八年,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二十一年,与康有为等开强学会于京师,主张维新。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讲席。后官江西广信(今上饶)知府,升  相似文献   

17.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9,31(5):F0002-F0002
《海东名笔帖》萃集了古代朝鲜四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首幅作品疑为安平大君李瑢(1418—1453)所书,末钤有“明”、“道人”二阳文印。李珞字清之,号匪懈堂、琅王干居士、梅竹轩,朝鲜世宗大王第三子。所书内容为:“《山海经》曰:‘东海有山名索度,有大桃实,屈蟠三千里,名日蟠桃。’《酉阳杂俎》日:‘洛阳华林园有冬桃,十月始熟,形如括蒌,食之解劳闲,名西王母桃。’天下多无名之鸟,正如海中多无名之鱼,不可名言。此幅所画之鸟,谓之鹪鹩则差大,谓之望帝则无斑,当俟识者。”  相似文献   

18.
聊《金秋》     
我经常引以为乐的是,读物"朋友"很多,诸如<作家>、<收获>、<随笔>,各种报纸等等.但"贴身"的不很多.<金秋>却是从创刊到当下没有一期离开过我,这倒没有别的原由,只是第一,过去,在一个楼上办公,也时不时地约我写点稿子,很熟.  相似文献   

19.
白福春  袁丁  耿晓宁 《图书馆学刊》2011,(2):122-123,138
引用大量史料,论述王澍有关《兰亭序》传本的研究成果,并就传本的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分析了《文献学概要》中提及的“总集”与“剐集”的涵义的基础上,亦分析了《中图法》中设置的“总集”与“别集”的使用意义和使用规则,并着重论述了“总集”与“别集”在该二书中的差异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图法》在使用“总集”与“别集”时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