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赴法勤工俭学是民国时期留学运动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女子参加赴法勤工俭学更是打破了多项限制,成为勤工俭学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华章。  相似文献   

2.
赴法勤工俭学动因及筹备 1916年,我在岳郡联中毕业后,失业在家,苦闷至极.翌年,南军与北军在我家乡桃林发生遭遇战,北军趁机劫杀,抓去我家四人,打死三人,即我的父亲、堂叔和一个邻居.我怒火中烧,誓除军阀,替父报仇,但苦无门路.1918年,我的高小同学李学斌对我说:他的一师同学薛世伦准备赴法勤工俭学,并介绍我与薛通了信.随即我又找到同乡王圭,想与他结伴同行.得到叔父300元赞助后,我于当年夏与王一道离乡背井,偕薛由北京搭车到天津,由天津乘船到上海.在离家之前,我留诗一首:“抛却山家何日归?风尘万里故人稀.故人别我犹相忆,我别故人与谁依.”  相似文献   

3.
傅谨 《中国新闻周刊》2007,(33):78-78,80
2007年7月16日~8月12日,改了校名的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全国六个城市进行大规模巡演,其中最为别致的,是每到—地都安排一场“赴法模式”展演。所谓“赴法模式”,其名源于2005~2006年北京戏校为赴法国以及欧洲其他城市巡演,专门创排的一台剧目,它由北京戏校的法国留学生索梅尔担任导演,采用将京剧课堂教学搬上舞台的新型表演模式。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毛泽东的伟大来自平凡,在历史的长河里他也有许多未尽的心愿,本文以真实的笔触记述了毛泽东人生历程中的四大憾事. 一、恩师离世未能扶柩南归 青年毛泽东同罗学瓒、张昆弟、萧子升等24名准备赴法的新民学会会员一起,于1918年8月15日乘火车离开长沙,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程.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五年,蔡元培、吴玉章、李煜瀛等人在法国组织了以"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的勤工俭学会,为赴法青年创造了学习条件,提供了经济准备,为推动与发展旅欧勤工俭学运动,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与研究这一运动,在此,我们把市档案馆所藏《留法勤工俭学会说明书》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先烈李大钊英勇就义94周年之际,笔者想到百年前的1921年9月3日,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曾为北京女高师学生苏梅(即苏雪林)、林宝权写了一封私人介绍信,嘱托挚友周太玄(四川成都人,"少年中同学会"会员,1919年赴法留学)在法国多多照顾自己的这两位学生.  相似文献   

7.
《海南档案》2005,(3):32-32
在赴法参加“中国化年”的巡展品中,有四项帽子是以山东邹县的朱元璋第十子鲁荒王陵出土的。  相似文献   

8.
5年勤工俭学提供思考素材 1920年10月,年仅16岁的广安少年邓小平和80多名中国学生一起乘船赴法勤工俭学。这是重庆爱国人士创办的“华法教育会”所推动的一次留法热潮。  相似文献   

9.
徐特立(1877~1968),原名懋恂,又名立华,湖南省长沙县五美乡人。父亲徐树兆,务农为生。18岁时徐特立就在乡村蒙馆执教,致力于教育事业,先后创办了两所师范,三所小学,一个教师培训班和一所夜校,曾在多所学校任教。1919年,赴法勤工  相似文献   

10.
《档案与史学》1999,(2):24-27
在1919—1920年间,先后有近两千名中国青年抱着到法国去,“vx血汗所得之工资,换科学上之知能,为工业落后之祖国,谋实业上之进展”的良好愿望.远涉重洋.联袂赴法勤工俭学,掀起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勤工俭学运动。这场运动造就出了一大批后来的中共高层领导人物,因而引起了史学家们的兴趣和重视。但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运动的政治影响或著名人物身上,而对大批勤工俭学生是如何在法国学习与生活的,由于史料的限制,则论述不多。在馆藏档案中,我们发现了留法勤工俭学生廖奕写于1929年的《自述》,文中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及赴法勤工俭…  相似文献   

11.
赵瑞红 《北京档案》1999,(10):34-35
应法国国家档案局、德国克虏伯档案馆之邀,由北京市档案局、市外经贸委和市贸促会共同组织的北京企业档案工作交流考察团一行17人,于1999年6月底至7月初赴法德两国.在欧洲,我们所到之处洋溢着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其久远的档案工作发展历史,丰富的馆藏,科学有序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档案的开放与利用程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青年时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的工作经历,是他一生中紧要的一步,因为在这期间他接触的一些人、经历的一些事和阅读的一些书,为他以后的人生做了很好的铺垫,也为他以后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打下了重要基础. 初入北大红楼,在书山报海中解彷徨苦闷 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长沙创立了新民学会.新民学会成立不久,部分会员积极响应蔡元培、吴玉章在北京发出的号召,怀揣着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梦想开始准备到法国勤工俭学.为了筹备新民学会会员和湖南学生赴法勤工俭学的相关事宜,这年8月19日,时年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北京.  相似文献   

13.
去年5月,中国期刊界组织了一次赴法培训考察活动,赴法培训的同志,实地考察了桦榭菲力柏契出版集团,对其体制和机制颇有感悟。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家庭式企业,股份制经营,市场化运作,多媒体生产。现任集团总裁罗克莫雷尔是阿歇特出版公司创始人路易·阿歇特的世孙,集团的名称则铭刎着两家出版公司合并的历史,即成立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以出版女性、男性、青年、休闲杂志为主的菲力柏契出版公司,与上个世纪90年代与1826年创办的阿歇特出版社的阿歇特报刊子公司合并,形成法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报刊出版集团。集团的购并组建过程,没有法国官方的任何行政干预、撮合,完全出自于自愿联合,在密特朗总统任期内担任政府内阁成员、劳  相似文献   

14.
潘玉良·庞薰琹·张道藩 回忆徐悲鸿、蒋碧微夫妇,由此想到同期亦在法国的另两位江苏籍乡友,俱在巴黎习画,回国后,都成为国内知名的艺术家.其一为潘玉良女士,时人誉之为"中国第一位女西画家",江苏扬州人[1].1921年自费赴法学画,在参观巴黎罗浮宫(Paris duLouvre)及某次苏籍同乡会中,我经四川同学郭有守介绍数度与之晤谈.潘时在巴黎某美术学校学习油画,为人快人快语,谈锋甚健.  相似文献   

15.
今年寒假,暨南大学新闻系8名香港学生和12名内地学生,在学校和广州军区的支持下,自发组织了赴法卡山实习采访团,与守卫在祖国南大门的边防战士,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1月21日,20名同学带着慰问品、图书等,也带  相似文献   

16.
五四运动前后,在十月革命影响下,新思潮激荡全国,改造社会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出现了一批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富有彻底革命精神“心忧天下”的青年毛泽东同志,为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于1919年至1920年到上海进行革命活动。他,为了组织与支持湖南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来到黄浦江畔送别一批勤工俭学的青年去欧洲研究新思想;  相似文献   

17.
潘玉良是民国时期较早走出国门学习绘画的艺术家,曾留学法国和意大利。1928年学成回国,投身到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执教,将西方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1937年她再次赴法研究学习绘画,多次在法国、比利时等国获得奖励。她创作勤奋,大胆尝试和借鉴各种艺术门类,颇有成就。  相似文献   

18.
正潘玉良是民国时期较早走出国门学习绘画的艺术家,曾留学法国和意大利。1928年学成回国,投身到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事业,先后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和中央大学执教,将西方的绘画技法和教学方法融入教学中,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1937年她再次赴法研究学习绘画,多次在法国、比利时等国获得奖励。她创作勤奋,大胆尝试和借鉴各种艺术门类,颇有成就。  相似文献   

19.
信息快递     
《邓小平与香港》本书围绕香港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充分展示了作为伟大政治家、我国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小平同志的雄才大略和英明睿智,着力反映了他的国际战略思想宝库的博大精深,充分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小平同志在香港回归中的地位和作用。书中详尽介绍了小平同志对于香港并不陌生,早在赴法勤工  相似文献   

20.
新书架     
围棋少女 山飒著,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7 去年底,赴法留学的中国少女山飒因这部小说获得了法国的中学生龚古尔奖,此书也成为2001-2002年法国最畅销小说之一。抗战期间的中国,小小的千风广场,碧影绿叶中,男女主角在刻有棋盘的石桌旁相遇。男人是日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