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在以保护妇女和下一代身体健康的名义下,共产党开始大力推广新法接生.然而这一被共产党认为是农村"生育革命"的新法接生,却没有在农村妇女的生育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是因为一方面繁重的社会化生产劳动与家务劳动以及当时的生活处境使她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考虑生育的事情;另一方面,当地的文化风俗使她们对新法接生的接受有一个过程,这需要共产党和当地政府在经济、文化方面做出努力.当然,1950年代开展的新法接生为以后农村新法接生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蛙》《蛙》主要讲述的是乡村医生"姑姑"的一生。"姑姑"在乡村推行新法接生。用新法接生了一个又一个婴儿,婴儿遍布高密东北乡,可丧生于"姑姑"之手的未及出世的婴儿也遍布高密东北乡。姑姑一面行医,一面带领着自己的徒弟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让已经生育的男人结扎,让已经生育的怀孕妇女流产,成了"姑姑"的两件大事。  相似文献   

3.
妇女生孩子是关乎人类自身再生产的大事。传统中医学不能说不重视妇科和产科,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技术与验方,但具有较大局限性,远未达到近代科学的水平。19世纪下半叶,西医妇产科在借鉴其它领域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人文理念,发展成为近代医学的重要分支。最早把西医妇产科知识和技术传入中国的是西方传教士,国内民间有识之士,也起了积极推动作用。新法接生的推广,促进了妇女的生育健康,并使女性的生育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传统的生育观念和生育制度,也因此受到冲击。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新法接生的推广机制还存在缺陷,专业助产士的数量与实际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新、旧法接生并存的现象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新疆锡伯族妇女生育习俗与生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面临严重人口压力,在实施计划生育国策的过程中,研究少数民族的生育习俗与生育观显得尤为重要。运用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求子习俗、孕期、临产习俗、育儿习俗等方面系统详细地研究锡伯族妇女的生育习俗,分析其中蕴含的生育观,从另一侧面来反映锡伯族妇女的生活习俗。  相似文献   

5.
地处上海西南角的新新里居委,现有居民1234户,其中0~6岁学前儿童有291人,育龄妇女810人1983年,在上海市妇联、市科学育儿基地、卢湾区妇联、卢湾区打浦街道的重视关怀和直接领导下,成立了“新新里家庭教育辅导站”(由妇女干部、退休教师、计生干部、医院医生及家长代表等组成),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居民群众宣传“优生、优育、优教”,开展社区科学育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5年以来,我们辅导站多次成为上海市科学育儿基地社区教育示范点。一、从优生抓起,为孩子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打下基础随着第三代生育高峰的到来,我们首先向新婚夫妇宣传优生知识,懂得优生对个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深远意义。王培芳怀孕时正逢哮喘病发作,服用了大量药物,结果分娩了一个发育不全的先天愚人,没多久孩子就死了。我们上动上门,对她进行生育指导,叮嘱她保持心情愉快,并特意介绍一位与她有着相似遭遇的妇女做朋友,让她们经常交流叙谈,没隔多久,她又怀孕了,整个孕期,她按照优生的方法和  相似文献   

6.
论新时期计划生育的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本文着重就计划生育中的思想政治工作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在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中国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切实控制人口增长 ,与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强化了政府行为。为了控制人口 ,政府采取直接出面方式 ,即自中央政府到基层地方组织统一建立的计划生育机构 ;政府出面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开展计划生育 ;制定明确的生育政策 ,等等。计划生育工作的对象是人 ,在这个工作过程中 ,就需要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是现阶段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建国以来我国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历史嬗变共分为四个阶段。1949-1965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萌发阶段;1966—1976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混乱阶段;1978-2001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恢复和改革阶段;2002—2010年:政府与学校变革关系的深化和反思阶段。  相似文献   

8.
德国妇女的工作观和生育观正在发生变化,工作第一、生育第二,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德国妇女的新观念。在东西德统一后这种新观念表现得更加明显。东西德统一的1990年全国有20万婴儿出生,但是1993年只有8万个婴儿出生。4年前在东德医院的产房里,到处都回荡着婴儿的啼哭声,但现在的产房里则冷清多了。柏林的一家医院1990年接生了3000名婴儿,而去年只接生了1000多名婴儿。而前西德出生率虽也有所下降,但速度比较缓慢。与出生率下降相应的是,到妇产科做结扎手术的妇女越来越多,有些做结扎手术的妇女才25岁。德妇女过去在20岁左右就开始生孩子,而现在…  相似文献   

9.
纳粹德国鼓励妇女结婚,多生育子女,支持非婚生育,制造更多的纯雅利安人口,为纳粹种族主义和侵略政策服务。广大的德国妇女则对此政策采取了沉默乃至支持的顺从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群众意识以及群体心理的影响,纳粹政府暂时解决了一些社会问题从而取得了她们的信任,婚育政策和法规的鼓励或者强迫,以及纳粹蛊惑人心的宣传等。  相似文献   

10.
育儿压力不仅会对承担主要育儿责任的母亲的身心健康及其育儿工作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家庭生活质量与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解当前0~3岁婴幼儿母亲在我国政府大力推行支持性生育政策下的育儿压力现状与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南京市201名0~3岁婴幼儿母亲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0~3岁婴幼儿母亲的育儿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育儿环境不完备”“育儿束缚感强”“体力不济”是其感觉最有压力的方面;家庭结构、孩子年龄以及流产经历对母亲育儿压力有显著影响,主干家庭的母亲的育儿压力低于核心家庭的母亲,孩子年龄越大母亲育儿压力越低,没有流产经历的母亲的育儿压力低于有流产经历的母亲。政府应协调各方力量,建立“政府引导、家庭主体、多方参与”的社会育儿支持体系;母亲应及时补充现代育儿知识,形成积极的育儿态度;家人应给予母亲足够的家庭关怀和有力的育儿支持,由此齐心协力构建起家庭与社会“共同育儿”的良好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潮汕地区人口超生问题严重,人们普遍具有追求“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生育渴望,以至于形成了难以克服的痼疾。是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的综合作用,共同酿就了潮汕地区的超生现象。政府解决人口超生问题的策略应是:思想观念上重视落实计划生育国策的意义,行政干预不可放松;行政执行上必须依法行政,对超生行为实行法律约束;制度安排上提倡创新思路,完善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老有所养的保障机制;文化建设上加强计划生育宣传,实现人口生育观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托育政策经历了从“福利化”到“市场化”再到“家庭为主,托育补充”三个主要阶段的调整变化。伴随着2021年“三孩”政策的全面落地,托育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深入了解当下家庭的照护需求并精准提供服务成为重中之重。对深圳市已育有0-3岁婴幼儿和有生育意愿的770户家庭的调查显示:父母科学教养观念强,期望得到专业指导;托育机构价高质劣,家长对社会托育服务满意度低;在育儿指导方式上,期待多种方式提升育儿水平,争做新时代教育型家长;在照护服务形式上,呼唤“父母带薪育儿假”,时间、经济支持双重保障;对于入托年龄与类型而言, 1岁前入托需求相对较低, 2-3岁的入托需求超七成;社区式、全日制备受青睐,期盼普惠性托育服务。这代表了我国诸多城市婴幼儿照护发展的现实状况。为此,可尝试在顶层设计上完善家庭生育友好型育儿支持政策;在梯度推进上优先解决2-3岁幼儿照护需求;在强化指导上分类开展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在优化监督上健全托育机构监管与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时期是儿童的智力、个性心理、身体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婴幼儿形成的态度、习惯会影响其一生。而在婴幼儿时期主要是父母尤其是母亲陪在他们身边,时时刻刻、潜移默化的对其智力、心理、行为产生影响。因而父母的育儿知识素养、教育方式、教育观念对幼儿以后的发展极为重要。农村婴幼儿父母在育儿问题上存在育儿知识缺乏、育儿内容有失偏颇、育儿观念落后、育儿方式不当的问题。为此本文也提出了改善其育儿观念,形成科学育儿方式,提高农村父母育儿素养的几点建议:国家出资在农村建立父母学校;利用广播电视大学,或者网络进行相关的培训;在社区设立家庭活动中心,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利用妇联开展妇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由于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出台时间久远,其适用范围、保护标准、生育待遇、禁忌劳动范围的相关内容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需求,监督管理体制也需要按照机构改革的变化作相应调整;《规定》的部分条款与国家相继颁布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  相似文献   

15.
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计划生育工作中,农民存在着养儿防老、重男轻女等心理障碍,而计生干部也存在有同情、庇护、应付等不正常心理,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计划生育工作在农村的正常开展,因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解决。一是做好宣传工作,改变农民传统的生育观念;二是加强计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其业务素质;三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四是调动农村老人的积极性;五是增强社区政府的社会控制力等  相似文献   

16.
韩国的幼儿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育儿方式主要以家庭为核心,以母亲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庭的结构、家庭观念、家庭作用,以及夫妻间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从家庭的结构上看,由于计划生育的推行,幼儿出生率显著下降,那种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逐渐消亡,所替代的则是一对夫妇一个孩,或二个孩的小家庭.从家庭观念上看,由于家庭观念的变化,离婚率逐年增加,单亲家庭、再婚家庭不断增多.此外,传统的妇女的“侍夫育儿”为荣的观念已被打破,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走向社会,谋求职业,自食其力已成为当今时尚.家庭的变化,职业女性的增加为幼儿  相似文献   

17.
微来微往     
《母婴世界》2013,(7):12-12
微报道 @母婴世界:由母婴世界、@广乐电台经典1077、海珠区计划生育协会、阳光金摇篮科学育儿中心共同举办的以物易物,换醒爱心活动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8.
邵力子先生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倡导者之一。早在1921年6月17日,他在自己主编的《国民日报》《觉悟》副刊上,全文发表了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婚姻律》,把节制生育与妇女解放问题结合在一起进行宣传。1922年5月,他又在上海《民国日报》(向警予主编)副刊《妇女评论》第39期上发表《生育节制释疑》,文中提出“女子在23岁前不便生育,结婚未经二、三年不便生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少子化问题和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引发家庭育儿焦虑,影响生育意愿,地域育儿支援事业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地域育儿支援事业作为日本育儿支援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关键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最初的政府单项型育儿援助,逐渐完善形成了多元主体协作下的普惠型与成长型育儿支援体系。主要通过充实地域育儿服务与保育服务、构建地域育儿支援网、开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完善育儿经费支援政策等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庭育儿焦虑,对提升女性就业率、促进城市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日本地域育儿支援事业也面临新问题与新挑战,如志愿者数量不足、地域育儿支援工作者与监护人的信赖关系不稳固等,需要结合新形势,立足儿童视角,从法律、政府、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审思与治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具体措施,提升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妇儿关爱功能,发挥其在家庭教育、育儿服务、妇女健康教育的作用,不仅能增强妇女儿童的幸福感、归属感,缓解生育、养育焦虑,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助力,还有助于促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其它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