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什么是支架式教学”这一问题涉及到对支架式教学的概念界定和性质判断,而概念界定与性质判断是把握事物本质的起点,因此,对支架式教学基本问题的探讨应始于对什么是支架式教学的探讨。笔者根据所收集到的有关支架式教学的文献,对什么是支架式教学进行初步的阐释。一、什么是支架式教学“20多年来,在发现学习、指导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存在着许多争议。其核心问题是教师和儿童各自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近10余年来,建构主义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强调支架式教学。”〔1〕“支架”一词的运用始于1300年,其原意是指建筑行业的脚手架,也即…  相似文献   

2.
支架式教学:概念、手段及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一种教育策略,支架式教学概念源自于维果茨基的辅助学习概念。支架式教学的理论框架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概念,有悖于皮亚杰的强调学习过程的建构性的认知法。与支架式教学概念相近似的一个概念是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即“1+1”可理解输入概念。搭建支架的性质是动态的,但其主要特征仍可识别。涵盖支架式教学关键性特征的教学模式有交互式、认知学徒式、自生语言精致、自主教学策略发展等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可通过搭脚手架策略,在认知支架、情感支架、策略支架、技术支架等领域促进学习的迁移。在支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提供三种支架:媒介支架、任务支架、材料支架。尽管支架式教学可最大化优化学习效果,在其有效使用上还存在着局限。因而,“自然发展”和“教学支架”教学手段应互补。  相似文献   

3.
陈清静 《学苑教育》2023,(12):52-53+56
高中生物教学改革发展中,强调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变为引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而教师的科学引导离不开有效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就是强调教师科学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加大对“支架式教学”应用的研究,以此实现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水平。基于此,文章首先对高中生物教学中“支架式教学”应用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具体探讨了“支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体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支架式教学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实现深度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对“支架式教学”的内容、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有益实践。本文对初中语文支架式教学的现状进行梳理,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语文支架式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支架式”教学理论源于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和维果斯基理论,强调以最近发展区作为教师教学的切入点。文章引用具体的教学案例论述了“支架式”运用于高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的4个阶段。最后.得出“支架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学习搭建有力的学习支撑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支架式”教学的介绍,分析归纳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支架式教学时搭建“脚手架”的几种常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滕保丽 《物理之友》2023,(2):33-35+38
以核心素养的培育为导向,采用支架式教学设计,通过情境式支架的导入、类比式支架的铺垫、探究式支架的展开、逻辑式支架的递进、应用式支架的延展,进行“库仑定律”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利用支架式教学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抓住要点设计问题,搭建“探究式问题支架”;利用学生的兴趣点,搭建“兴趣式支架”;选好范例,搭建“示范式支架”;借助多媒体,搭建“影像式支架”;创造实践机会,搭建“实践式支架”;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提供方法和途径,使其读有兴趣,读有方法,读有收获。  相似文献   

9.
叶文红 《考试周刊》2010,(8):118-120
建构主义者提倡情境性教学.认为学习应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并解决问题。根据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教师要超越单纯讲授式的教学方法,灵活地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创新式教学。本文简要论述了对“支架式教学”这一创新教学模式的理解.并就“支架式教学”模式论述了在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如何寻找合适的支架.进行支架式教学。  相似文献   

10.
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理论下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见解。从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具体应用角度出发,探讨运用支架式教学如何在翻译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对翻译教学实践研究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翻译教学的历史不断演变,从视为对外交流的一种手段转变为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理念已被公认为助教与助学不可缺少的部分。传统的翻译教学理念已成为一种陈旧的定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与信息化促使对翻译人才的需求,引领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改变与创新。文章就其利弊进行分析,提出翻译教学应适应现状,形成从“教”转换到“学”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教学翻译以外语为中心,是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外语词汇和语法,提高运用能力,练习材料以词句为单位。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翻译理论全盘规划翻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杨雄琨 《高教论坛》2012,(7):47-50,75
翻译是一项实用性很广、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能,翻译能力是由各项能力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能力。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综合各种手段,全方位提升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元化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实现教学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能力等翻译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及教师作业批改量大等诸多弊端。结合翻译教学,对"合作学习"策略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实践,针对具体情况,将一般意义上的"合作教学"程序做了灵活调整,而后逐步分析教学效果,对比成绩,总结实施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辅助,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师生间、生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5.
翻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称之为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在基础越南语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教学翻译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结合听说读写等教学手段,在操练理解、检测巩固、强化提升等教学环节中,通过课前预译、课堂口译、课后笔译、听写翻译等具体操作形式,以促进学生对越南语词汇、语法的掌握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的越南语语感、熟练运用越南语基本语法规则、提高越南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6.
肖菲菲 《科教导刊》2020,(2):138-139
为促进应用法语翻译教学质量的提升,就必须针对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为此,笔者以《浅析应用法语翻译教学》为课题,从应用法语翻译教学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地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探究了应用法语翻译教学改革策略,给出了笔者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翻译教师是翻译教学的实践者和主导者.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翻译教学的需求,翻译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翻译能力.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学科能力、技术能力和转换能力,要提高这五方面的能力翻译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博览群书,更要积极开展翻译实务,接受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合格译者供不应求。翻译学的学科定位被长期误置,导致了高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规模落后于社会的需求。涉及人数庞大的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被长期忽视。我国学者对该领域的认识存在偏颇,涉足该领域的研究者不多;涉足者往往将其看作一个笼统的整体。其实,非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应由低年级和高年级两部分构成,前者属于教学翻译,后者属于翻译教学,两者间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英语优秀者具备语言基础好、专业知识丰富且互补等优势,是发掘和培育翻译人才的重要源泉。针对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翻译教学应以翻译能力培养为核心,各校应从实际出发,或可遵从重笔译轻口译、重实践轻理论、重非文学翻译轻文学翻译、重翻译能力的量化培养、重现代科技的应用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周双 《海外英语》2012,(9):206-207
该文回顾了国内基于在线翻译教学的研究概况,并统计了2001至2011年国内期刊上与在线翻译教学研究相关的88篇文章,探讨在线翻译教学的发展历程,力求对在线翻译教学研究做一概括性介绍,让读者对在线翻译教学研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其目的是借鉴这一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为翻译教学拓展新的模式,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高校翻译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从翻译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和外语教学的区别,从而为我们指出翻译教学必须要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走出误区,切实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