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学校整个教育工作的灵魂.抓好德育,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质,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质的一代新人.作为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师,深深地认识到历史教育在提高学生德育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因此,努力把德育寓于历史教学之中,做到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陈爱荣 《教师》2012,(15):111-111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通常都是比较成熟的,已成"定论"。但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习掌握课本上的"死"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观点去理解现实中的现象,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解决它。学会度"势"审"时",让历史课"活"起来,就是达到这一目的必要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历史课的探究式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求获得知识,发展能力。这一教学方式要求教师把全新的教育观念带入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4.
教学艺术与微格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活动,它不是机械地单向地传递知识信息、思想观点、伦理道德,而是包含着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这就使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正如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说:教学是一种艺术,即如何把学生和教学大纲结合起来的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那么,什么是教学艺术呢?微格教学培训中教学艺术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对此,笔者试图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教学艺术的概念关于教学艺术的概念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5.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把多媒体技术优势和历史课堂提问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历史教学的情境,增强历史多媒体课堂教学有效性。是目前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重视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姚锐 《成才之路》2013,(6):58-58
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爱的艺术。在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爱心、有耐心,更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所以历史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史学功底,更要使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汲取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较强的驾驭教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语文最具情感,语文充满灵性,因此语文课堂应洋溢生机,燃烧激情,成为师生的"情场"。新课程改革指出,学生是构成教育活动复合主体的不可替代和缺失的一部分,不关注学生对教育活动的主动参与,不着力于教育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培养与发展,只把教育当作知识的记忆和技能技巧熟练的过程。为了让语文更富有人文气息,让语文课堂激情燃烧起来,我们要大胆改革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8.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借古鉴今,服务现实,把握未来,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这是历史教学教育工作的基本目的。然而在我们长期的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淡化了时事教育.回避了社会热点、焦点,不能有效地占今结合,以古借今。明显淡化了历史教育的社会服务性,没有让历史起到“镜子”的作用。为有效地把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服务现实结合起来,历史教学需要多关心时事。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笔者认为。这里的科学指的是教学有法,技巧和艺术指的是教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的智慧。拥有智慧的教师.上课能做到深入浅出,能一语中的,一语激情。用活生成资源,挖掘数学内涵,让课堂焕发灵动与光彩。  相似文献   

10.
高中历史课中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在应用具体的教学方法时,可根据所学习的具体历史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把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以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  相似文献   

11.
历史课沉闷、乏味,这已是不争的事实.长期以来,历史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历史性”知识的传授,注重于“过去式”.但光有“过去式”是不够的,必须在教学中注入新的教学血液,注意历史与现实的链接,把现实生活纳入教学中.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还应该有“现在时”,甚至“将来时”,让历史充满生命.因此,要改变历史课的现状,让历史课“动”起来,就必须注入源头活水——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2.
狄绵佐 《大学时代》2006,(9):176-176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规定: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指出:历史教育对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合格接班人有重要作用。这就说明了历史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是高的,作用是大的。我们在向学生传播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人物事件能力、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同时,应根据它自身的知识体系和知识脉络,须处处与德育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3.
马艳芳 《辅导员》2009,(10):9-10
私下里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学生不喜欢学历史。”难道学生真的那么厌烦历史吗?通过调查,学生厌烦的不是历史而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历史的教学艺术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今天新课改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显得陈旧。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中,观察到很多学生无论是对老师对同学,甚至是对家长都很漠然,几乎看不到感恩之心的体现,处处唯我独尊,社会责任感淡薄,生命的色彩和价值黯然,实属教育之殇,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引导"人"的生成;教育的全部内容应当是"生命意义的教育"。而历史学科的育人功效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历史学科的教学,有效地培养有生命力和有价值的学生,那么采用怎样的方法和策略来实施教学呢?那就是让历史活起来,走进学生心里,增长智慧,促进思考,升华感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生命更精彩!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谁要领导好教学和教育过程,谁就要精通教学和教育的科学,技巧和艺术。"笔者认为,这里的科学指的是教学有法,技巧和艺术指的是教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教学中的智慧。拥有智慧的教师,上  相似文献   

16.
初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必须全面完成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即: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这三项任务是统一的、相辅相承的,要提高历史课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必须改变那种单纯的知识性教学的模式,把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而要做到这些,除了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外,还必须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因为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但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中国历史课的教学显得…  相似文献   

17.
历史学科在教育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历史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初中历史教学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首先,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无所不包,青少年通过学习历史就可以对以上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  相似文献   

18.
中学政治课学生感到其枯燥乏味,政治教师应尽量让政治课"活"起来。要把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观点与现代的教学方式、教学新观点、社会的新视线结合起来,与先进的教育手段结合起来。(1)开设"课堂辩论会",通过课堂辩论得结论;(2)走进"社会直播室",结合现实生活引起共鸣;(3)借助"音乐欣赏",运用高雅艺术熏陶升华学生情感;(4)运用多媒体教学,跟上时代潮流,让枯燥说教变得生动直观。  相似文献   

19.
要让历史课"活"起来,教学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历史课的"活"主要表现在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教师用"活"教材、教"活"学生,使学生活学活用。  相似文献   

20.
冯晓霞 《海南教育》2011,(10):43-43
幽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富有感染力的表现艺术,《现代汉语词典》对它的解释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教师把幽默带进课堂,就有了教学幽默,教学幽默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趣味性;二是知识性。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恰当运用幽默,不仅能够让历史课堂生动有趣,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能显示"幽默教师"的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