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直接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则直接影响着先进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如果一个社会既有着先进的生产力,又有着先进的文化,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就必然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因此,中国共产党要想在这个新时代里继续实践“三个代表”,就必须要更加依靠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2.
在小说《陆犯焉识》中,作者将知识分子的命运铺展在20世纪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谱写了政治与历史夹缝中的人生悲歌。对于知识分子焉识来说,其悲剧既源自对所处时代政治的"误读",也源自个人性格上的执著以及对自由的无限追求。透过焉识的人生悲剧,既可以使我们看到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又可以使我们了解20世纪知识分子的苦难与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传统戏曲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戏改运动,深刻反映出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传统丈化的影响和冲击,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戏曲的批判、改造、反思,并由此探求作为传统文化象征的戏曲在中国知识分子心中既敬畏其内蕴深厚、博大精深又不满其故步自封、缺乏创新的复杂情结。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的知识分子思想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知识分子思想,又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政治形势下对毛泽东知识分子思想作了新的发展。研究探讨两位领袖人物对知识分子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在新时期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对于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知识分子的衡量标准、阶级属性、地位和作用、方针政策。关于衡量标准,毛泽东同志一贯认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分界,看其是否愿  相似文献   

5.
明太祖朱元璋是对明清两代有着巨大历史影响的特殊人物。《儒林外史》中涉及明太祖的评断,从社会各层面人物的视角出发,反映了一个立体多面的太祖印象,有着丰富而微妙的文化内涵,艺术地表现了康乾盛世下社会政治的真实面貌。透过小说不同层面人物的视角,结合相关史实,探析印象背后微妙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看到,作为一个秉持公心的汉族知识分子,明太祖情结在吴敬梓身上也烙下了深深的印痕,但他超越了狭隘的民族性,站在客观的高度进行评断,既总结历史,又绾结现实,对明太祖形象进行了多视角、多侧面的审视,体现了一个汉族知识分子对其所处时代的反思和超越。  相似文献   

6.
在我党历史上,党的领导人毛泽东与邓小平的知识分子思想对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发挥知识分子作用有着重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对其思想进行分析对我党今天知识分子思想的发展有着重要借鉴意义。在邓小平与毛泽东的知识分子思想中存在着明显的批判、继承与超越的关系,我党正是在这种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下,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生分配的供需情况及其分析研究生分配中的供需矛盾有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这是因为,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情况,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而研究生招生的数量和培养的质量,反过来又影响社会对毕业研究生的需求。因此,毕业研究生分配中的供求情况,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有着某种程度的制约作用。毕业研究生分配中的供需矛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从宏观上讲,它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相联系;从微观上讲,它和我国的人事制度、毕业研究生分配办法以及知识分子政策相联系;  相似文献   

8.
浅草一沉钟社同仁在人道主义伦理观的指导下,从“为人生”的艺术功能观出发,关注着他们生存其问的都市世界。在前期活动中,同仁们对都市题材作过比较广泛的探索,他们关注过都市知识分子的境遇,也描写过在都市中挣扎求生的其他下层人物的生活,视野显得比较宽阔,但也存在着概念化的痕迹和浅尝辄止的现象。在后期都市题材的创作中,他们调整了反映生活的焦距,把焦点集中在他们有着丰厚积累和深切体验的知识分子题材上,使之成为都市斑驳光影中的基本色凋,既真实地写出了他们的生活窘境,又深入地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创伤,既对他们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又对黑暗社会进行了深沉的控诉,较好地实现了主观思想和客观生活二者之间的融合与统一,并因此形成了其表现都市题材作品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9.
五四科学思潮并不等同于科学主义思潮,但其中确实包含着科学主义倾向,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五四科学思潮中之所以出现科学主义倾向,既与中国社会自身的内在需求有关,又与五四知识分子没有完全摆脱中国传统思维方式联系.它对近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思想启蒙以及科技事业的发展都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教师既生活在教育场域内,又生活在教育场域外,既是专业知识分子,又扮演公共知识分子角色。因而,作为社会代表者,教师具备四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作为教育圈内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学者;作为教育圈内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改革家;作为教育圈外知识分子的角色是教育经纪人;作为教育圈外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是社会批判者。  相似文献   

11.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党对军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又因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呈现出特殊性.基于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阶级属性的认知和判断,党修正了前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并通过身份认同、任务驱使、符号教育,改造和型塑了延安知识分子,将之纳入党主导的革命话语体系,为抗战和革命胜...  相似文献   

12.
战争时期,特殊的政治需要营构了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如赵树理一样的知识分子能够在此氛围中,既表达民间愿望,又宣传庙堂的主流意识,还可在两者之间传达知识分子的精英思考。建国后的27年,庙堂、民间和知识分子关系的变化,使知识分子话语几乎无存身之地,赵树理只能把对社会的精英思考,隐匿在在民间形式和主流政治话语中。  相似文献   

13.
依附与独立--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双重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为对权势的选择与依附,又有对个体人格的保持与独立。这是封建时代杰出知识分子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与党对军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交叉重合的共性部分,又因知识分子的复杂性,呈现出特殊性。基于对延安知识分子群体阶级属性的认知和判断,党修正了前延安时期的知识分子政策,并通过身份认同、任务驱使、符号教育,改造和型塑了延安知识分子,将之纳入党主导的革命话语体系,为抗战和革命胜利奠定了文化基础,亦为此后的知识分子改造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理性自觉倾向,他们所谈的理性首先是一种启蒙理性,这最鲜明地表现在五四知识分子对进步"的信仰与追求上;其次,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谈的理性,又是一种带有浓厚道德意识的价值理性,他们一方面高扬理性主义的旗帜,一方面又高扬情感主义的旗帜,理性与情感获得统一;再次,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既谈理性,也谈直觉,既强调独立的思考和推理,又强调当下的体验和顿悟,他们都相信道德觉悟的力量,正是在道德意识的自觉层面,理性与直觉获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16.
搞四化建设要靠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是靠人来掌握、应用和发展的。因此,党中央再三强调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以加速四化建设的步伐。这是党中央交给各级管理者的一项既艰巨而又光荣的任务。管理者的一个最基本的任务就在于用党的政策去调动本单位每个成员(包括知识分子在  相似文献   

17.
由于现代性对于中国而言具有外迫性和外源性,导致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接受的片面性和不彻底性。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性既渴望又焦虑,这种焦虑体现为以民族主义排斥世界化,以政治理想主义抵制资本主义,以国家主义拒斥个人主义,以道德理想主义取代科学主义。中国知识分子只有克服这种现代性焦虑,彻底、全面接受现代性,中国现代化才有可能。  相似文献   

18.
在一系列演讲中,萨义德对知识分子提出许多富有启示的见解.他认为,知识分子不仅直接对公众说话,还为公众提供观点、态度和意见.在他看来,边缘人的社会角色,更能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业余者的职业特征,既保持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又可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评判;而敢于对权势说真话,则是知识分子的比较基本的辨识标志.虽然萨氏之论没有启人心智的体系建构,某些观点缺乏必要的论证,但我们应该珍视他的这份信念.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社会功能的思想,是其知识分子理论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服务功能、攀登功能、培育功能和创伤功能,深化这一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知识分子和大学学者作为知识人的重要组成,既存在关联又有差异。具备知识性、批判性、公共性和独立性的知识分子,与在大学体制内承担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责并受到制度规范的大学学者在角色上是有区别的,用知识分子的理想特质去衡量大学学者必然造成角色的错位。当二者相结合形成学院知识分子后,价值与规范、思想与行动内部形成的持续张力,使作为大学学者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在体制的边缘寻找生存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