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者不仅参与和再现文本的世界与意义,而且促使自我情感与文本意义相互作用,从文本世界中发现自我的世界.文本解读是理解者和理解对象之间的视域对话,文本意义也只有在读者那里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与阐释,这个过程永远在语言文字之中,在文化现场之中,在每一个读者的精神发育和生长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文本解读研究领域,曹明海先生最早创立文学解读学,深刻阐发文本解读观的变革,构建了“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文本解读理论,主要观点包括文本解读建构观、文本构成体制的诠释观、文本视野融合的对话观、文本有机统一的整体观等。曹明海先生将文本解读理论运用于语文教学研究,阐发文本解读的“教学建构”“体制诠释”“视野融合”的解读对话等教学思想,拓开了文本教学解读研究的新境域,引领了文本教学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视野融合”是一个解释学的概念.系指文本世界(或称之为作者的文本意义世界)与阅读和阐释者的世界在沟通、对话、交流过程中展开的各自视野(视域)间的融合。文本解读的过程也是视野融合的过程。视野融合正是文本解读的本质。本文就是讨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视野融合”的方方面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狭义上,也称批评性阅读,是读者联系时代、社会背景等因素,对文本作延伸性阅读,理解文本思想内涵,并对文本意蕴做出评价。社会观念作为意识形态的低级形态,更接近社会生活,与时代紧密相连,对读者的文本解读的影响也就更为直接,它的渗入原因主要有社会观念特性因素、文本自身特性因素和读者因素三方面。其渗入表现也主要体现为:一是影响解读者对文本意蕴的需求;二是影响解读者的文本理解。总之,在文学文本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考察文本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其研究主体转向读者的解读因素的今天,考察文本解读与社会观念的渗入问题对现代文学欣赏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材文本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基本载体和重要手段,其解读的过程强调站在教者的视角、读者的视角以及作者的视角上。但是,广大一线教师往往更偏重于成人的视角,这很容易导致原本属于孩子的阅读被成人解读所替代。除此之外,文本解读的过程应当是一种欣赏的过程,而不是过分强调语法、词汇的过程。同时,由于读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经验、阅历不同,因此文本的解读肯定会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文本解读是指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及作者笔下的人、事、景、物进行心灵对话。本文中的文本基本解读是指准确读懂文本的信息。包括:思想情感——准确理解隐藏于文本内容之中的思想,包括作者和文本本身具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言内容——准确了解文本所表现的客观事物。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  相似文献   

7.
多元解读的“界”与“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多元解读” 文学解读从其本质属性上来讲,是主体间性的对话,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寻求心灵交流的活动,是读者与文本双向活动的一种解读反应过程。文学解读的这种本质属性,确定了读者在解读活动中的中心地位,说明读者对文本的解读并非单方面的对象性解释,而是读者与文本的沟通,是读者经验与文本结构的探究与再创造,它表明解读是一种主体能动的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材文本是以教材的编者为作者、以中小学生为主要读者、以营造能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语言世界为旨归、以其特有的组织构件建构的具有明确的教育支撑功能的特定文本,在作者、反映的世界、读者、存在的价值与文本类型等方面与文学文本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此,语文教材文本的解读与文学文本的解读相比在解读的理论基础、目的、环境与思维模式上存在着不同,它是在尊重两种文本共性的基础上,以阅读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并借鉴文学文本解读的基础理论:接受美学与哲学的相关成果,在师生的工作或学习环境中进行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的多维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体现了当代文本解读观,即摒弃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当然,"对话"的前提是在文本解读中生成自己的意义,意义的生成"往往需要探究文本后面的一些心理、社会的因素,这时候,引进相关的‘同题’、‘异质’的文本材料,往往能够使得课文中模糊的意义显得清晰起来"。这种引进材  相似文献   

10.
本刊今年第3期和第6期,分别刊发了“聚焦‘文本解读’(一)”、“聚焦‘文本解读’(二)”两个专辑,就“教师应如何解读文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走上与文本有效融合的解读之路”、“青年名师的文本解读方法”等问题为读者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的文章,读者反响热烈。本期,我们将这一系列专辑的最后一辑奉献给读者,目的在于探讨文本解读的误区及其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之本,教学过程中通过文本解读不仅能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世界,了解作者创作意图,也能在净化心灵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所谓解读文本则是读者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内心,通过心灵与文本对话,从而深入地理解文本,并能准确把握作者创作的目的。由此,教学过程中解读文本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鼎湖山听泉》为例,浅析解读文本的技巧,感受作者内在的心灵之声。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完成对文本的体验,达到文本育人的价值。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因其肩负的任务不同,解读文本的目的也不相同。教师对文本的解读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文本、获取教益的效果。在文本解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承担起改革的重任,本文主要谈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考试》2008,(9)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新文本的一个积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解读的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从而与作者展开积极的对话,最终实现对文本建设性的体验,实现课文文本的终极价值。文本解读要想真正走进读者、走进教材、走进学生,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就必须避免一些不良倾向。  相似文献   

14.
文本解读是通过语言媒介来接受信息、感知体验和获得美感的过程。在广大的解读群体中,语文教师是比较独特的一群,他们既面对文本,又面向学生,需要将此端文本中呈现的“世界景观”和彼端学生的解读水平及个体解读差异联系起来,架起一条往来通衢。因此,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应有三种身份,一是读者,二是教者,三是学生。该文结合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阐释了对解读文本的三点思考:一是读懂是前提,读出主问题是关键;二是注重比较——有效解读的一把钥匙;三是超越文本的个性阅读——让解读闪现智慧之光。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成功的文本解读,往往是学生视界、文本视界及教师视界在对话中有效融合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引导,才能让学生、文本、教师三者的阅读视界在成功解读中走向有效融合呢?  相似文献   

16.
文本解读就是读者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走进文本,与作者在文字间进行沟通、交流,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相对于一般读者而言,语文教学对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语文教材中选入了不同文体的课文,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基于学习者、文本与作者三个维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让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文本解读方法,提升文本解读水平,让语文课堂变得趣味十足,学生的参与性更高。以《梅花魂》为例,分别从学习者、文本与作者三个维度开进行文本解读。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是一种读者与文本对话的活动。读者通过对文本的解读及其意义的建构把握世界,同时也建构自我世界。作为读者的学生和教师,在文本解读活动中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作用——用自己那颗在解读体验中跳动不安的心灵去激活文字,激活文本,因而使文本成为主体情感、意志、生命和灵肉的载体,并诞生出新的审美意义。显然,读者的这种能动性和创造性作用,已经超越单纯理解和解释对象的领域,而跨入对主体自身审美心理结构(情感、意志、趣味、生命感等)重新建构的境界,也就是对“读者的建构”活动。应该说,这种“读者的建构”境界,能够充分标示出解读过程中主体性所臻达的完满程度,是实现解读“有效性”的根本标尺。  相似文献   

18.
文本解读,是教师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教授。教师在教学中对文本解读往往出现越位和失位的现象。教师只有认真解读文本,才能更好地整合文本,准确定位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从作者视角、读者视角、语文视角出发,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阅读鉴赏一般是指读者通过与文本的交流获得的一种心灵上的美感,并进而在这个基础上做出的一种价值判断,同时它也是与一种客体的作品共同作用、共同完成的一种审美认识的学习过程。所谓多元解读,就是同样的阅读文本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或同一学生处在不同的氛围之中,所引发的一种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感应,当然,作者所触动的思维流程不同,所产生的心灵震撼也会不同,所引起的联想、启迪不同,所构建的知识也就更不同了。  相似文献   

20.
戴树琴 《广西教育》2013,(45):68-6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原先的对话三元素——学生、教师、文本之中增加教科书编者,既坚持了对话教学观,又发展了这一认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强调读者中心,提倡个性解读,而忽视其他元素的存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从而失去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因此,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应立足整体充分考虑编者意图,树立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