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昶 《记者摇篮》2000,(4):31-31
新闻的最主要特征就在于一个“新”字,求“新”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以会议为报道对象的会议新闻也应该遵循这一新闻原则。在会议的新闻报道中,如何突出会议的“新闻点”,让会议新闻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闻?我认为,会议新闻要“鲜活”起来,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不能把新闻视觉仅仅局限在会议之中,那样写出来的会议新闻也只能是古板、干巴的一堆文字,没有生机和活力。要跳出会议外,让会议成为一个重要的新闻源,选取适宜的角度,用会议之外但又与会议内容有密切关联的新闻素材来补  相似文献   

3.
4.
左治 《视听界》2005,(6):52-53
电视新闻报道中,关于领导各种活动的时政消息长期以来形成了模式化、程序化的报道方式。虽然受众对此类新闻都不太感兴趣,但记者每天又不得不接触会议消息或领导活动。这样一对矛盾能否找到一条解决之路,使会议新闻变得让老百姓爱看一点呢?一、让领导的形象活起来对于领导下工地、去工厂、到农村、看学校、慰问部队、看望英雄、访贫问苦、察看灾情等活动,记者不能将之仅作为一件“公干”或例行公事,要把领导与被看望者之间生动的交流反映出来,既要观察领导的一言一行,又要捕捉领导的出神风采:丰富的面部表情,一些细节特写。当然,要捕捉到传…  相似文献   

5.
闫斌 《中国地市报人》2011,(12):109-110
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是经济报道中,数字常常是难以缺少的。很难想象,离开了数字,经济报道能够独立存在!在有些新闻中,一个数字非常重要,如果省略了它,或只是匆匆带过,整个新闻的力量都会减弱。  相似文献   

6.
7.
8.
9.
毫无疑问,就地位的重要性而言,会议消息是时政新闻报道大餐中的一道特色菜。可遗憾的是,长期以来,人们不情愿在餐桌上看到这道菜。因为这道菜大多色、香、味都不十分如人意,实在让人难以下咽。  相似文献   

10.
会议在我们身边可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重要会议释放的新闻信息多,反映的热点问题多,参加的新闻人物多,可以采写的新闻也多。对于重要会议报道的策划和运作,我的理解,采编人员在实际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周能兵 《新闻实践》2006,(12):36-37
这是新华社发的一则消息:泰国士兵接到最新命令:要保持《微笑》。我认为,稿件写得很精彩。泰国士兵接到最新命令:要保持微笑新华社专电:泰国士兵接到最新命令,内容是“保持微笑”。“民众全力支持士兵们”,陆军电台23日说,“人们带孩子来  相似文献   

12.
陈则周 《新闻三昧》2006,(11):41-42
写文章需要谋篇布局,这正如盖房子讲究结构一样。新闻中的消息这一体裁也讲究结构。我从事新闻工作时间较长,特别当了多年的党报要闻部记者从事时政报道,约刊登过近2000篇的新闻报道。通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对如何写消息报道,特别是对如何“架构”成篇有了一定的体验,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谈出来,就教于同行。消息的基本构成是由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新闻躯干、新闻背景、新闻结尾部分组成的。如何把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使它组成一个适当的新闻结构形式呢?建筑师盖房子要因材施用,因地制宜,才能盖出较理想的房屋。作为记者要因材(这…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弓玄 《当代传播》2001,(5):91-93
消息,作为新闻报道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体裁,在一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样式,即标题加电头或“本报讯”,加导语,再加正文。这种形式,已被现在的新闻教科书定为标准的形式,国内各新闻单位都普遍使用这种形式。然而,这种形式能不能够进一步发展,再增加新的内容,使消息变得更易读、易写,这是本文将探讨的内容。一、消息又有了新模样2000年12月29日的《北京青年报》第十六版《青年新闻》版上,头条位置登载了一条形式新颖的消息:北京青年调查之一:77.8%热衷国事,76.0%关注环保,62.0%倾心…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会议报道是一种枯燥的、程式化的东西,以至于部门主任在编前会上报题时,如果本部门会议消息太多,都不好意思向总编辑交待。实际上,我们许多的会议报道确实也不如人意。   会议报道真的就那么没意思吗 ?肯定不是,没意思的只是记者没有带着积极寻找新闻的心态去参加会议,而是为报道会议而报道会议,写出来的东西干干巴巴,没有价值,没有可读性。   会议应该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主要对象。为什么这样说呢 ?顾名思义,会议会议,就是很多的人聚在一起议论事件、讨论工作、交流信息、沟通思想。参加会议的人来自各方面,有着不…  相似文献   

19.
我刊曾于今年第四期发表过李希光教授《重塑新闻文风》一文,对当前一些报刊僵硬呆滞的文风提出尖锐批评。本期发表胡衬春的《会议报道矛盾论》、张全的《领导活动报道的创新六法》,探讨当前对新闻文风的改进。两相对照,相信读者会大有所获。  相似文献   

20.
戴贞健 《新闻窗》2007,(1):43-44
“台上台下,布标高挂,群众鼓掌,领导讲话”,这是一般受众对电视会议新闻的印象。长期以来,会议报道充斥电视新闻,成为一个一直没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拿《贵州新闻联播》举例,每天会议新闻安排按领导级别排序,从上到下一算,一期20分钟的节目往往已经用去十几分钟,轮到地、州、市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