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天才儿童教育的争论除了源于教育理念本身的差异外,还有一个隐蔽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天才”这个词在我国的社会文化生活中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一是文学隐喻的“天才”概念二是专业研究的“天才”概念。两种概念的交叉混用导致人们种种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严重阻碍了我国天才儿童教育发展的进程。本文拟对“人人都是天才”、“培养天才”这两个隐喻表达在教育中的错误理解和消极影响进行分析,以澄清“天才”的两种概念及天才儿童教育的专业内涵。  相似文献   

2.
说到“死亡”,国人总觉得“不吉利”,因而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尽少和孩子谈及.而且更将其坚决地拒之于儿童教育门外。而美国的家长和教师,却乐于在孩子3—4岁时就向他们作出关于“死亡”的诠释,当然这种诠释是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儿童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快速流通,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经接触到“死亡”一词,他们可能会在跟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但是孩子一般要长到10岁左右才能理解“死亡是永恒的”、人死不能复活这样抽象的道理。此前,他们只是想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而已。  相似文献   

4.
就像陶行知之于生活教育,晏阳初之于平民教育,黄炎培之于职业教育一样,陈鹤琴是和“活教育”联系在一起的。作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的主要奠基者,陈鹤琴毕生投身儿童教育工作,“活教育”理论正是他积多年儿童教育实践而建构的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其内涵也已超越儿童教育的范畴,构成了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主体。物非人非,时世更迭,在先生逝世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温习陈先生,不仅有一种穿越时空的亲切感,也感叹,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而言,陈鹤琴和他的“活教育”理论远非一句对待历史人物所惯用的“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所能概括。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部下设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在2015年度教育状况报告中将“儿童教育差异”、“青年族群差异”与“教育成就差异”作为当前美国社会最应关注的焦点问题.群体之间的教育差异问题既是美国长期以来难以实现根本改善的社会问题之一,也关系着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的社会整合.解决当前教育领域中的差异问题,既是对美国社会保持内部融合能力的考验,也是其作为世界强国在未来保持国际地位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的发展不均衡,流动人口剧增,导致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教育难度要大大高于非流动儿童教育,而且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着重分析了美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并对美国应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对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有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保护”一词在现代教育学视野中具有深刻的学术含义和社会学意义。在从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中,人们围绕如何看待儿童、教育和学校这些问题产生了许多认识上的分歧,并交织在一个颇具日常生活色彩和丰富教育学意义的概念——“保护”一词上。与传统教育观念和日常生活场景所指不同的是,在现代教育场景中“保护”意味着让儿童“去生活”。对这一问题的分析表明,确立儿童教育的近现代立场将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入持久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一、文化冲突:成人对“童话现象”的恐惧 儿童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无处不在,成为教育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甚至是家长们的最大忧虑。今年,我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回报社会”教育咨询活动。  相似文献   

9.
晓荻 《家庭与家教》2006,(11):34-35
在幼儿心理学的理念里,小朋友成长的第一个阶段,也就是零到七岁,非常重视让小朋友“玩”,与时下偏重小朋友许多知识上的学习大相径庭。但是这个“玩”的个中学问又很不一样,怎样才能让小朋友适当地玩,玩出健康的身心呢?让我们走进美国华德福幼儿园,看看那里是怎样教孩子“玩”的吧。收与放的韵律华德福教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和发展最快的教育运动,华德福幼儿园遍布于各大洲有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美国有许多华德福幼儿园,他们实施的教育方针已成为美国幼儿教育效仿的典范。在华德福教育中,韵律是一再被强调的一点,韵律就像呼吸一样,一吸…  相似文献   

1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渊源,来自于美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杜威的教育理论特别强调,儿童教育要“尊重人类自由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心灵”“遵循教育的规律”。“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由知识接受对象转变为知识信息加工的主体,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一、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理念(一)建立学生观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三农",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人们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我们在关注“三农”本身的同时,还要关注由此而衍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让留守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落实支农政策,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努力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和教育沟通方式,强化家庭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形成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一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做到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儿童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逐渐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重视。儿童科普图书成为儿童教育的有力助手,本刊就儿童科普图书的创作采访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普类项目“李毓佩数学故事系列”获得者、我国著名科普作家李毓佩教授。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反思性教学"的兴起与成因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reflection)一词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欧洲大陆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了西方世界以外的各国教育。现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性语言,成为凝聚教育改革力量的标识或口号。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现已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教育学术界也开始对“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相似文献   

14.
论早期儿童教育之"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儿童教育存在过早、过多、过偏和过机械的倾向,“组装”明显,教育不足。究其原因。被误读的科研结论、消极的未来人生哲学、畸形的评价观、越位的家长意识和从众心理是主要推力。告别“组装”式的早期儿童教育,既要坚持儿童成熟的自然性,又要坚持教育的自然性,在敏感期内解放儿童。  相似文献   

15.
天才儿童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工程,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天才儿童教育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发展,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天才儿童教育体系。梳理文献发现,由于长期受平等主义理念影响,马来西亚天才儿童教育发展历经了从实施试点计划到纳入特殊教育,再到单独政策立法的反复探索,最终实现了从避免“差异化”到重视“个性化”的转向。基于实践,马来西亚采用了一套三轮选拔流程的标准化测试混合评估系统,开发了涵盖课程、教学、考核三维要素的人才培养系统。同时从组织架构、经费投入、师资培养和协会指导四个方面构建了天才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引入了“天才中心”“天才学院”“数字教室”等创新做法。  相似文献   

16.
“智慧型教师”这一新的教师类型的界定把对教师智慧的要求和期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智慧型教师在充盈着智慧的教育过程中培养智慧的儿童,推崇智慧的儿童教育,而此教育观正与后现代教育理论观照下的幼教观不谋而合。奉行“智慧教育”观的智慧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彼此激发创造潜能,阿现各自的智慧火花,共同追求智慧而美善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随着美国流动儿童数量的急剧增加,教育不连续性问题成为流动儿童教育治理的重要难题。为了治理流动儿童的教育不连续性,美国利用信息技术开发流动儿童信息传输系统,开设流动儿童教育项目,创建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远程在线教学,并对治理过程及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形成了一套技术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果。美国治理流动儿童教育不连续性的技术措施及经验,可为我国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不连续性问题提供参考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为杜威"儿童中心论"辩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说到“儿童中心主义”(又称为“儿童中心论”),人们不约而同地认为是片面的、错误的。如果说谁持“儿童中心主义”的立场或观念,这便等于是“贬”谁。我以为这是研究、传播和树立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最大障碍之一。于是,尽管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我觉得依然有必要为“儿童中心主义”说几句话。一、杜威的儿童中心论是什么?1.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儿童中心主义”思想的,也就是说,是在“破旧”中“立新”的。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师,在教科书以及你…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肖川 《中国教师》2006,(5):28-30
“生命教育”一词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就开始提出和实施生命教育,并很快波及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随着生命教育在全球被逐渐推广和认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教育,例如死亡教育、寒冷教育、孤独教育等。1979年澳洲成立“生命教育中心”,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和艾滋病防治等。美国还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开设有生命教育和资源网…  相似文献   

20.
教育需要惩戒这是不争的事实。放眼美国、新加坡等国家,他们的教育惩戒是有板有眼、上纲上线的。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抵抗诱惑和战胜诱惑的能力”。合理合法的惩罚是教育的一种手段,而惩罚带来的警戒作用才是惩罚教育的真正目的。留美博士黄全愈在《家庭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谈到惩罚的原则时说,“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孩子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而是为教育孩子而惩罚孩子。换一句话说,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这又让我想起新加坡一位原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