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哲生 《网球天地》2009,(10):94-97
击球时间早和快速的脚步移动,是费德勒的两大利器,因而他能够创造出多变的击球选择。而他也常利用击球组合,例如削球给对方反手位,待对方回球稍高,立刻闪身用正手攻击,或是利用大角度正手击球制造出机会球。费德勒在球场上的站位,也是尽量取得平衡,并且不让对手占据良好的位置。所有这些战术的实现,都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下面,在欣赏费德勒精湛球技的同时,简要地解析他的击球技术,也许某些技巧会令我们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2.
金路  陈功 《网球》2012,(8):108-113
在之前的《网球》杂志中,我们早已将费德勒的常规击球技术分析了很多遍,但通过以下几组费德勒非常规击球的图片,更能够看出他无与伦比的网球造诣和运动天赋。  相似文献   

3.
1费德勒是正手侧旋球打法的典范大家在观看今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电视转播时,也许见到过这样的镜头,当球大角度地弹出场外,费德勒奔跑追到位后,将球从网柱外侧以低于球网的轨迹回到对方场内,此球为有效击球。费德勒的这种击球可以成为正手侧旋球的样本,相信大家通过练习也可以掌握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4.
对于广大网球爱好者来说,他们之所以疯狂地享受网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击球时的那种快感,然而,击球的一些常见错误动作却会令这种快感大打折扣,也让球技出现种种“伤痕”。参看费德勒的全面击球技术,会让你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5.
《网球》2007,(8)
在网球史上,最伟大的正手清单里,费德勒那支,可以排近前三。拥有最先进的生物力学加速链,费德勒仰仗无与伦比的拍头速度,打造了一支击球意图隐蔽、击球线路诡异,且击球速度致命的恐怖正手。在费德勒的武器库里,正手,无疑是其中最耀眼,也是他摧城拔寨最不可或缺的急先锋。短短四年,已是第11次捧起大满贯冠军奖杯的费德勒,继续着用他那支优雅而又恐怖的正手扫荡着男子网坛。  相似文献   

6.
帕特·卡什:无论比赛中的比分如何,费德勒的发球动作都一样 费德勒的击球几乎都是如此,我认为,他的发球很独特,拥有完美的技术。费德勒的最强大之处在于技术的稳定性,无论比赛中的比分如何,他的发球动作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7.
梦想像费德勒那样击球 费德勒的正手击球非常漂亮。球拍像鞭子一样甩出,球被啪地一声击出很远。打出这样的球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网球教练将之称为“拍头飞起来了”。  相似文献   

8.
“有一些伟大的击球,就像费德勒的正手击球,虽然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但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击球,桑托罗的双手切削球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网球》2012,(1):20-20
侧身正手攻是职业选手的必备杀技。费德勒、索德林都对这项技术得心应手。侧身正手攻能够发挥正手击球力量大的优势,同时让击球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常常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深泽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2,(8):130-131
不少球友津津乐道于乔科维奇的正手击球技术.认为它综合了纳达尔和费德勒的优势.是当今男子网坛最先进的正手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1.
职业球员拥有出色的发球速度,力量和落点,更不乏因为这"一招鲜"而扬名立万的大牌巨星,他们拥有如此完美发球的秘诀究竟在哪里?费德勒发球技术中最优秀的一点在于稳定的节奏并且把发同样的抛球和击球时机,不同的发球效果球当作常规击球方式之一来对待。他的发球直接得分非常多但绝非一味强调力量。抛球位置的固定充分说明了费德勒发球节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升级     
《网球》2013,(4):26
小个子球员的大力量对于费德勒、威廉姆斯姐妹、罗迪克这样的顶级巨星来说,他们的成功依靠的不仅仅是后天的努力,更多的是超人的天赋。业余选手如果一味去学习他们的技术特点,不一定能够收到好的效果。而像休伊特、A·拉德万斯卡这种先天条件和身体素质一般的球员,对业余选手更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1)充分利用全身的力量。在职业网坛,休伊特并不具备人高马大的身体优势,但他可能是最会运用全身力量的球员,击球前,他会进行充分转体,让非持拍手一侧肩部完全对准球网,将全身力量传递到击球上。2)完整充分的引拍和随挥。像休伊特等球员,在时间  相似文献   

13.
费德勒转体接发从图中费德勒的击球动作看,我们会认为他将回给对方一个直线深球,但他击出的却是较浅的反斜线球。通常,职业球员发球都会带有旋转,球落地反弹较高,所以当球上升接近最高点时,接发球者应在离球最近的高点位置由上至下击球(图9~12)。如果在回转身体  相似文献   

14.
费德勒的正手进攻揭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球》2006,(4)
费德勒,当今网坛的男一号,拥有令人羡慕的正手,其正手进攻技术特点非常鲜明:飘移的步法、重心由后向前的流畅转移、在腰部以上击球、以及半场击球后恰到好处的顺势随上。这些特点看似简单,但当今的职业球员里,能很好掌握的人却不多。  相似文献   

15.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8-109
1费德勒依靠上一拍球得到的优势,迅速将站位前移,缩短对手到位的时间。他采用接近于中间式站位,侧身引拍。从这幅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费德勒身体与球之间的距离——非持拍手臂伸直后手能抓到球的位置(据本人观察,如果采用开放式站位,费德勒的击球点会离身体更远一点)。但是似乎同样可以看清楚的击球高度,其实我们并不能在此时看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现在球离他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16.
深泽  远峰图 《网球天地》2012,(4):126-126
说到直臂正手击球技术,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费德勒和纳达尔。没错。但这只是现代网球中的直臂正手。其实,在网球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个直臂正手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十三世纪,瑞士传奇爱国志士威廉.退尔擅于使用弓箭,是一位神射手。他用仅有的一次机会射中放在他幼子头顶上的苹果,挽救了自己的性命。而在七个世纪之后,瑞士网球天王罗杰.费德勒用一个网球重现了他的壮举。在一条仅在YouTube上播放的吉列剃须刀广告片中,同样沉着的费德勒穿着运动服,用发球技术将球打中了放在工作人员头顶的罐头。我们知道,了不起的费德勒对各项击球技术都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可怕的准确性仅仅是他伟大发球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8.
《网球》2010,(4):81-81
有不少选手在刚刚开始学球的时候,会刻意模仿费德勒的正手击球动作。在击球瞬间持拍手臂完全伸直。但业余选手毕竟不是天王,这样的手臂形态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耸肩或是颈部僵硬。大多数情况下,专家们还是会建议正手击球时小臂与大臂保持120度左右的角度为宜。  相似文献   

19.
青青 《网球天地》2010,(10):98-98
不论费德勒超级标准的正手,还是纳达尔超级旋转的正手,都深受球友追崇,情不自禁地争相模仿。但张教练从现实角度提示大家——崇拜归崇拜,实用归实用,重要的是打出适合自己的正手击球。当然不是说不能学习超级球星的技术,关键是怎么学和学什么。从球星那里,我们要学会领悟最基本的技术动作原理,以此来打出自己的击球。  相似文献   

20.
《网球》2006,(10)
小将穆雷近来呈窜升势头,即使碰见费德勒也照赢不误。然而,从穆雷的比赛中,我们却并没有看见他有多么令人惊艳的技术。既然如此,就一定有人会问了:"那他凭什么赢球?"变化,是穆雷最大的资本。技术相对全面的穆雷,不仅精于击球方式的变化,而且对于击球节奏的变化也颇具心得。下面我们来仔细看看,穆雷是如何利用变化赢球的。比赛回放:如图。2006美网1/8决赛,穆雷 VS 戴维邓科的第三盘。一开局,穆雷就拿到一个破发点。从这一分发球开始,戴维邓科就掌握了主动。在接下来的底线对抗中,戴维邓科一点一点地在压缩穆雷的回球时间。眼看就要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