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涛 《网球》2013,(7):92-92
2009年6月,《网球》杂志的记者谢明造访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莱阳小学,对这所上海市的特色网球学校的报道《一个小学的网球迷你秀》刊登在了《网球》杂志2009年的7月刊上。当翻开四年前的杂志,韩毓敏老师说:"这些年来这里采访的媒体不计其数,但看到这篇文章我还是能够清楚地记起当时采访的景象。"莱阳小学的趣味网球是韩老师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搞起来的,学校也得到了上海网球协会的大力支持。在此之前,浦东新区是没有网球队的,在2009年的时候莱阳小学的网球队就代表浦东新区去参加了上海市的青少年比赛,韩老师当时跟校长说"我们绝不能垫底",最后的成绩也令人欣喜,网球队  相似文献   

2.
来信选登     
《网球》2006,(7)
《网球》为我打开了一扇门,门外是广袤的田地。我了解了很多东西,也对很多东西重新开始思考。很惊喜贵刊能在法网之前为球迷呈现了一辑"浪漫的罗兰·加洛斯花园",让我对上次的巴黎之行没有去罗兰·加洛斯而遗憾不已。我那位临近毕业的儿子说,现代生活是垃圾,摩登写字楼是豪华监狱,我用《网球》杂志的励志文章  相似文献   

3.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3,(8):84-85
解说、打网球、睡觉,这是詹俊生活中最重要的三件大事。十年前如此,现在也是如此,他的生活状况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变化是工作地点的变迁,当年由广东电视台南下新加坡加盟担任ESPN卫视台,如今由新加坡北上北京成为"自由人"。詹俊说,无论在新加坡还是在北京,《网球》杂志都是自己解说工作的好帮手。编辑曾经准备赠送詹俊《网球》杂志,詹俊说,不用了,我自己买。《网球》:最早是怎样接触到《网球》  相似文献   

4.
吴雅南 《网球》2013,(7):71-71
《网球》杂志已经十年了,从无到有再到今天的成功。作为忠实的读者,我要送上真挚的祝福:亲爱的《网球》杂志,10周岁生日快乐!2004年,当时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书报亭前,我犹犹豫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咬牙花20元"大价钱"购买了第一本《网球》杂志,这个景象至今记忆犹新。十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我早就有了回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前发生的事情的  相似文献   

5.
任科 《网球》2013,(7):85-85
十年,一个台阶;十年,一个步伐;十年,一个征程;十年,一个梦想。网球运动陪伴了我十年,《网球》杂志伴随了我十年。对于接近而立之年的我,十年网球对于漫漫人生或许只是开始。网球现在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一次接触网球运动,先要从《网球》杂志说起。2003年我顺利考入了体育界的最高学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入学的第一天我从学校的报刊亭买了一本《网球》杂志,当时的这期刊物封面是瑞士球王费德勒,纪念费德勒首次夺取温网冠军,初次品尝到了大满贯的滋味。也正是这期《网球》杂志让我从内心深处迸发出  相似文献   

6.
从网球出发     
廖望 《网球》2013,(8):99-99
当2003年《网球》杂志的工作人员第一次来到我位于深圳市体育馆底商的店里时,我的大生体育店的生意正逐步摆脱初创时的青黄不接,开始变得红火。我打了多年的网球,对网球的方方面面还是比较了解的,所以当我看到《网球》杂志时,就觉得这是一本很好的杂志,无论文字、图片还是编排,都是花了心思的。此前我就一直在琢磨怎样才能把大生体育的销量和美誉度更快的打出去,正好这时《网球》杂志的工作人员跟我介绍说推出了杂志的包销业务,也就是说每月包销一定数量的杂志,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广告,我  相似文献   

7.
十年一瞬     
慕容子归 《网球》2013,(7):64-64
《网球》杂志十年,我也伴随《网球》杂志度过了十个春夏秋冬。从2003年创刊开始,作为广告代理公司,我们就与《网球》杂志合作,我负责杂志的广告运营工作,之所以选择与这本杂志合作,一是因为网球这项运动的独特性,有文化,有气质,有前景,和我们很多已经有的客户很契合;另一方面也看中了《网球》杂志这个团队,项目再好,也需要有人去操作,如果操作不好,一切都会是浮云,而我们当时就非常信任这个团  相似文献   

8.
情人节派对     
回声  艾菲尔 《网球天地》2008,(3):129-129
两年前,男同学和真儿的爱情童话通过《网球天地》杂志传遍了业余网球圈;一年前的2月14日,他们相当低调地喜结连理;2008年情人节网球派对,他们说,这是一个圆梦、感恩和祝福的时刻——圆了自己1周年网球婚庆梦,谢谢《网球天地》杂志对他们的一路关心,祝福更多的网球夫妻和情侣,更为单身男女"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9.
来信选登     
《网球》2008,(5):10-10
多年以后,我可能会记得,《网球》杂志08年出的那期著名的"黄色群英会"封面!如果能做成那种特制的荧光效果,拿在手上不同角度,能看到不同效果,会不会更珍  相似文献   

10.
摩卡 《网球》2008,(7):48-52
2008年5月,安娜·伊万诺维奇的法网之旅还未开始时,美国杂志《网球周刊》上刊登了一篇人物特写,题目为《别让性感的笑容迷惑了你》。作者想要提醒大家冷静地认识安娜,对她的关注不应该只停留在那张美丽的脸庞上,更要关注她在网球场上的表现:"她将在巴黎掀起一股风潮。"文章作者乔尔·德拉克说。一个月后,德拉克简直成了伟大的预言家,因为他说对了,而且20岁的姑娘不仅赢得了巴黎的宠爱,更重要的是,她已经开始统治WTA,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1.
《网球天地》"百校赠阅"活动在 Tennis123网站的一项"大学生网球调查"活动中,有一个问题是"您经常阅览的网球杂志是什么?"75%的大学生填写了"《网球天地》"。大学生是《网球天地》的忠实读者群之一,杂志也一直关注着大学网球的发展。日前,Tnnis123网站携手《网球天地》发起"百校网球推广"活动,在全国高校中掀起了网球热潮。活动期间,《网球天地》为每所参与的高校提供1年的免费杂志。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网球天地》深受大学生网球爱好者的青睐,每次将杂志赠送给高校网协时,同学们都争  相似文献   

12.
汪涛 《网球》2013,(7):72-73
1"我对《网球》杂志是蛮有感情的,创刊号当时就是我自己买的。"陈君乐说留给他印象最深的一期杂志就是2003年7月的创刊号,"我还记得封面人物是费雷罗,‘红尘滚滚’的标题。"2004年在仙霞网球中心举行的喜力公开赛是陈君乐第一次现场报道网球赛事,他在赛场看到《网球》杂志的专卖铺里有一些过刊正在打折销售,其中就有那本创刊号,他立马买了下来,随后又挑了很多本沉甸甸地背回了家。"十年以来,在各家平面体育媒体中,《网球》一直都是我心中最认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网球天地》2008,(1):12-12
读者问答Q也许你觉得我这个问题"很菜鸟",但我要声明,我刚刚入门,很多网球运动的规则都在了解中,千万不要不理我。我看杂志《赛事速递》栏目中有很多比赛表格.其中会有诸如"7:6(6)、7:6(5)"这样的文字表达。请问,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意思?(网友老小孩)A"闻道有先后",怕啥,谁也不是天生就对网球运动"门儿清"的。括号里的数字代表的是进行"抢7"时,输球方最终得到的分数。网球比赛中,当  相似文献   

14.
球技教室     
本刊自2002年第8期开始与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节目合作,同步推出与电视互动的《球技教室》。本栏目针对网球爱好者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设计了与之相应的练习方法,希望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的首播时间是周三晚10:08,周四下午5:05进行重播,请广大读者注意收看。  相似文献   

15.
汪涛 《网球》2013,(8):104-105
在上海市中山南路28号久事大厦17层的办公室里,杨亦斌翻看着记者带来的《网球》2011年11月刊,两年前的上海大师赛期间,上海大师赛赛事联合总监杨亦斌和吕华勇在劳力士的现场接受了《网球》杂志的采访。"我们在2000年喜力公开赛的时候就开始合作了,那个时候我就接受过你们的采访,我还记得杂志曾经有一位叫吕博的记者。""吕博"其实这是《网球》前编辑部主任胡楠众多笔名中的一个。"那个时候的杂志是《网球生活》,算是  相似文献   

16.
球技教室     
本刊自2002年第8期开始与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节目合作,同步推出与电视互动的《球技教室》。本栏目针对网球爱好者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设计了与之相应的练习方法,希望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的首播时间是周三晚10:08,周四下午5:05进行重播,请广大读者注意收看。  相似文献   

17.
球技教室     
本刊自2002年第8期开始与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节目合作,同步推出与电视互动的《球技教室》。本栏目针对网球爱好者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设计了与之相应的练习方法,希望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的首播时间是周三晚10:08,周四下午5:05进行重播,请广大读者注意收看。  相似文献   

18.
球技教室     
本刊自2002年第8期开始与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节目合作,同步推出与电视互动的《球技教室》。本栏目针对网球爱好者学习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设计了与之相应的练习方法,希望有助于错误的纠正。北京电视台《网球杂志》的首播时间是周三晚10:08,周四下午5:05进行重播,请广大读者注意收看。  相似文献   

19.
汪涛 《网球》2013,(8):93-93
"看那个时候的我多瘦啊!"在上海市田林路888号绿洲商务会所的蒋越网球俱乐部,蒋越教练指着《网球》2004年2月刊上她做技术示范的照片对记者说。那是蒋越第一次与《网球》杂志进行合作,当时她刚刚回国半年,还没有步入网球教练行业的正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与从小在一起打球的文俪原教练取得了联系,2004年的2月份,蒋越接到了文俪原的电话,请她到北京为《网球》杂志拍一组技术动作。直到现在蒋教练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拍照那天是坐文俪原的车去的,车特别  相似文献   

20.
于湃 《网球》2013,(7):75-75
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网球》杂志特别策划了启蒙专题,其中就有女儿的启蒙案例。四岁上专业杂志对于女儿来说真的是人生头一次,对于我们一家人来说,也非常值得纪念,毕竟妈妈抢上了个镜头,而我则成了署名作者。女儿当时不识字,她只知道《网球》杂志上有她三张大照片,同一期其他页面上有别人的照片,后来女儿逐渐知道,这些人是李娜、费德勒、小威、海宁、德约科维奇、郑洁、阿加西、纳达尔。从此,"我上过《网球》杂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女儿自我介绍的开场白,使用频率超过了我姓啥叫啥和我会打网球。这样的"传奇"经历在女儿的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