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述 《网球天地》2008,(1):18-18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已经进入2008年,距离全国人民最关心的、全世界人们最瞩目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只有短短7个月的时间了。奥运会比赛的筹备工作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将陆续就一些大家关心的奥运网球问题进行介绍。北京奥运会的网球比赛将在位于朝阳区林萃路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中心举行。这是为了2008年奥运会而特意新建的一所场馆,与一些其他项目或临时或翻修的"身份"不同,网球中心在奥运会后将作为奥运会的一份宝贵"遗产"为北京的体育设施增光添彩。网球中心目前的场地共有16块,其中比赛场地10  相似文献   

2.
决战北京     
serra 《网球》2008,(8):14-15
这是北京的2008,也是网球的2008,在ATP和WTA今年赛程表上,北京奥运会无疑是最特殊的一站,北京势必要一次性写下它的历史。无论是对于纳达尔还是费德勒来说,夺得奥运会金牌,都是他们成就金满贯不多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奥运会是网球高手们的一个历史性时机。经过ATP、WTA 8年来与奥运赛制的接轨,职业网球终于在北京与奥运会来了一次彻底的拥抱,世界排名前20中的17名男选手和18名女选手都将来到北京,北京2008,将比所有的想象更完美。  相似文献   

3.
孙海光 《新体育》2004,(11):16-17
9月10-26日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可谓恰逢良机,就在李婷/孙甜甜雅典奥运会夺金之后,国人对网球关注点数大增之时。事实也正是这样,很大一部分票都是在奥运会后卖出的。这项据说有可能永久落户于北京的职业网球赛事,对中国网球的发展究竟会起到什么作用?首届中网是否取得了赛前既定目标?16天的赛事结束后,不妨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  相似文献   

4.
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到1924年第8届奥运会,网球一直是正式比赛项目。由于国际网联同国际奥委会对网球运动员业余身份的定义产生了分歧,奥运会取消了网球项目,从第9届到第22届奥运会的60年间,网球比赛从奥运会上消失。到了1981年,国际奥委会在巴登年会上批准网球列为1988年第24届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1987年,在伊斯坦布尔又通过了职业运动员可以参加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决议,而在此之前的第23届奥运会上,网球作为表演项目,重新回归奥运赛场。本期我们先给大家讲讲1984年和1988年奥运会上,中国网球运动员参赛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2,(9):39-41,38
伦敦奥运会网球项目的抽签仪式安排在全英俱乐部举行。奥运会单打比赛采用六轮64签位,男女各设16位种子,由于签位和种子名额比大满贯均减少一半,对任何球员来说,每场比赛的晋级也更为艰难。中国金花中只有李娜一人被设为种子选手。  相似文献   

6.
知了 《网球天地》2009,(9):44-45
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将在国庆60周年庆典的同时绚丽升级、闪亮登陆国家网球中心。曾经承办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的国家网球中心今年首次应用于中网商业赛事,将会以崭新的面貌亮相。  相似文献   

7.
在对我国男子和女子网球竞技水平、实力现状及伦敦奥运会所面临的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北京奥运会后职业网球赛制变化对我国高水平网球运动员的影响,并就奥运会网球比赛项目变化对我国奥运备战的影响进行解读,提出了备战伦敦奥运会的5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比赛中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以目前中国女子网球项目的竞技水平发展现状为基础,从2008北京奥运会中世界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技战术分析及竞技水平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认识到我国女子网球整体竞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无论从培养体制、技战术训练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与训练等方面,都制约着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文章针对未来中国竞技网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汪彦平  李德鹏 《网球》2008,(4):64-67
即使在网球圈内,现在知道李德鹏的人也并不多,然而在整个中国奥运网球历史中,他却是与李婷/孙甜甜一样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时间倒回到24年前的那个炎夏,地点是美国洛杉矶纪念体育场,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正渐入高潮。当体育场内响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熟悉旋律时,由两百多名运动员组成的中国代表队入场,而在中国方队的前排有位一米八八的瘦高个,他就是李德鹏。这是新中国首次组队参加奥运会,巧合的是,这也是网球运动在1924年退出奥运会后首次重新亮相奥运赛场。虽然当时网球还仅仅是表演项目,但李德鹏却幸运地成为新中国参加奥运会网球比赛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网球赛场是他们表演的舞台;2008年,他们是最有可能改写中国网球史的运动员;2008年,他们会托起中国网球明天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奥运会的大背景下,中国网球不仅得了国内媒体,同样获得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作为全球最具权威的网球专业杂志,美国《TENNIS》在八月刊中登载了一篇专门讨论中国网球的文章,文章的导读是这样的:"为了北京奥运会,中国人已经为网球投入巨资,但是他们并不打算奥运一结束就立马止步。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家会成为另一个网球的发电站,就如俄罗斯?或者是又一次让人失望,就像她的邻居日本?"  相似文献   

12.
生如夏花     
8月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如火如荼,总共8天的时间,我每天都在"花瓣"度过,亲眼见证了也许是迄今为止在华夏大地上发生的最重要的一项网球赛事。从开始时的忐忑,到高潮时的兴奋,最后回归理智,8天时间留给我很多思考,总体来说欣慰多过遗憾。长年报道国家队,深切地体会到他们的压力,还有四年以来一直压在他们肩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3.
《网球》2008,(1):53-53
在世界网坛,国际网球职业巡回赛是球员向大满贯赛事进军的必由之路和重要阶梯。国际网坛的众多网球好手,如国际网球巨星辛吉斯、中国国家女队雅典奥运会女双金牌球员李婷和孙甜甜,当年都是通过参加这项赛事获得宝贵的积分,进入奥运会和大满贯赛事,从而问鼎世界冠军宝座的。鸿星尔克国际女子网球系列赛由中国网球协会主办,是国际网联女子职业网球巡回赛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培育和挖掘中国未来网球明星的摇篮,是培养网坛杀手的磨练之地。  相似文献   

14.
奖牌记忆     
深泽  小三 《网球天地》2008,(9):44-47
网球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元老级项目之一,在1896年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网球就是正式比赛。因为奥运会对职业选手的限制,1924年后网球曾退出奥运会,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再次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网球重返奥运大家庭后的第六届比赛,我们精心挑选了20年来的6位奥运会奖牌获得者,讲述他们的故事,一起回味奥林匹克的网球律动。  相似文献   

15.
《网球》2012,(9):140-14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健身条列》,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后第四个全民健身日之际,北京市国际体育交流中心、北京国际体育交流促进会、北京东方国际网球发展中心承办了中国网球协会在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办的全民健身日网球活动。该活动包括业余双打比赛、大众网球培训和网球主题论坛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6.
童可欣 《网球天地》2008,(9):142-142
北京奥运会虽然照例不对选手提供奖金,却有相应的赛事积分给予鼓励,于是导致世界级的顶尖高手云集,参赛阵容有如大满贯般豪华。作为中央电视台的网球评论员,能够在气派的国家网球中心亲眼见证如此高规格的比赛,自豪和感动始终回荡心间。在7天的网球赛程中有几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7.
吴洪耀 《网球天地》2009,(1):140-140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在运动员表彰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除了高度肯定奥运成绩外,还郑重批示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指导方针。而在国家体育总局庆功晚会上.体育局领导高度评价了我国的网球运动在过去几年的突破.肯定了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同时更要求与网球有关的工作人员加大力度把网球推向新高峰.这其中特别强调了地方网球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比赛和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以及其它女子单打比赛录像资料作为分析依据,对我国备战伦敦奥运会的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的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整体实力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单打水平的提高,夺取伦敦奥运金牌的实力也得到极大提升.同时也应该认识到,我国女单在技战术的多变打法上相对不足,在体能与心理抗压方面与对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女子网球单打运动员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女单网球选手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网球》2007,(8)
2007年7月13日是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六周年的日子,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奥运会,"与奥运同行——凤山温泉杯"业余网球邀请赛在北京金隅凤山温泉网球中心鸣金开锣。  相似文献   

20.
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网球比赛中外男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中外网球运动员年龄、体重、身高、克托莱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体重、克托莱指数特别是身高方面,中国运动员整体素质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中国男女网球运动员与国外优秀男女网球运动员相比较,只有身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国教练员要根据我国网球运动员身体条件制定出适合的训练、选材、育才模式和标准,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