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教育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作为专科教育的一类,高职学生想要进入本科层次的学习也需要挤春季高考的独木桥,而当前,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衔接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就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衔接的问题和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会计专业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和高等职业专科教育是应用型职业教育的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实现很好的衔接,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使学生的能力有所提升。文章从这一理念出发,构建了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衔接体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衔接体系实施步骤,按照实施步骤进行实践之后,总结了会计专业应用型本科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衔接体系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3.
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产生是产业升级、教育民主化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三大动力作用的结果.依据国际高等教育分类标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是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问题主要是: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偏见、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衔接的受限、教育分类标准问题.对策:通过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增强社会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的认同,建立专科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高职的顺畅通道,科学设计专科高职与本科高职的比例结构,适时调整政策,加强高职本科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4.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并将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是解决目前高职专科招生难和应用型本科就业难问题的现实出路,也是我国高职教育科学发展和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完善的方向选择。从主体维度分析,高等教育类型的横向贯通和教育层次的纵向衔接,都要落实于承担相应教育的执行主体——高职专科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两者打开传统观念的桎梏,携手合作、协同发展,并在区域高等教育系统中形成各自的生态位,从而在应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中实现各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健 《江苏教育》2012,(9):12-14
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但是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设计不健全,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两段分离,课程缺乏有效衔接,职业教育止步专科高职,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本科层次高职内涵不明,高等学校学科型教育模式根深蒂固,本科层次高职没有得到应势发展,本科层次  相似文献   

6.
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衔接试点是高职教育层次提升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一个重要的环节。但从试点过程来看,仍然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高职本科教育类型定位问题;其次是高职课程一体化衔接技术处理问题;另外是衔接过程的管理和评价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才能更加科学高效,高职本科教育才能更好地实现培养技能复合型或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指出,从人才分类的视角看,高职本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国家探索高职本科教育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民办独立学院等应从构建职业教育"类型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地位、加强与高职专科院校的衔接、凝练自身办学特色等方面入手,推动建立更为科学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产业转型升级使社会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规模不断扩大、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也迫切要求举办本科层次高职教育。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当前发展高职本科教育主要有三种基本路径:新建高职本科院校、现有高职专科院校升格本科和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高职本科院校,其中,地方应用型本科的高职转型是最为理想的路径选择。要积极促进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合理衔接,加快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向高职转型,使区域内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模、层次与素质结构符合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为建设现代职教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当前国家推进普通本科院校转型举办高职的政策背景下,专科高职院校对生存发展空间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担忧,试图升格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学校生态位游离不定。专科高职院校必须理性研判自身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地位角色和条件优势,坚持职业教育类型本色,安心办好专科高职教育,加强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矫正和优化生态位。  相似文献   

10.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问题一直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持续受到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职业教育应该是仅限于专科层次还是可进一步上移至本科层次?上移途径应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对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探讨高职本科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借助台湾教育技术与职业教育司官方对台湾技职教育体系的解释和作者的实地考察感悟,以及其特色形成的历史与条件的系统分析,解读台湾一贯制技职教育体系的本质;并且据此提出,对中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而言,立足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务实致用人才,逐步构建专科高职通向本科高职乃至硕博的教育通道,并注重中职、专科高职、本科高职等的纵向衔接和与原有普通教育横向弹性转轨,是值得大力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转型,标志着中国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从此正式开始形成。目前职业教育主要集中在大、中专层面,层次结构上移势在必行。从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内生性看,低积淀的高职教育无法担当此任;从外生性看,地方本科高校有较为深厚的教育积淀和较为完整的层次结构体系,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与职业教育具有同质性。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与中、高职相衔接,无疑是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快速形成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逐渐将地方应用型本科转型为高职本科,不仅可以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与高职教育层次拓展,而且能满足社会经济转型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超越"升本"、"升大"情结,坚守专科与本科教育生态位,协同培养适应产业升级需要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4.
钱大庆  张健 《江苏教育》2012,(30):15-18
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本科高职、专科高职、中职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人们认为上中职校没有出息、有失体面、缺少发展机会;同时,本科高职不发展、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困难。为此,以中职为基础,培养"专科高级工""本科技师",培养高等学历和高级职业资格双重资格人才,构建高、中等职教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破解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大学生就业困难、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积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衔接 教学衔接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基本要求。要搞好教学衔接,首先必须建立起一个从中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多类型、多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即构建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乃至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型的,各级各类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社会对职业教育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解决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只到专科层次的“断头”教育,同时也是落实和完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之一。其次,中、高职教育在教学定位上要分别做到:专业结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实习、生产实…  相似文献   

16.
美国的社区学院承担着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重要任务,它以强大的课程体系和学分转换系统为依托,实现高职与本科教育的无缝对接。澳大利亚通过资格框架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衔接起来,资格框架中的副学士学位是将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的桥梁。在我国,高职和本科教育衔接一直以来只有专升本和自考两条途径,自2010年后各个省份才开始推行高职本科"3+2"、"4+0"等试点项目,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趋势下,高职和本科衔接问题日益凸显。通过比较,发现美国和澳大利亚高职本科衔接体系各具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教育内涵上存在着共性,也互为关联。深入分析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在关系,针对大连地区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适应大连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职院校与应用型本科衔接的有效路径,破解大连高职院校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改善大连地区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层次的高技能型人才仍然存在短缺现象,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高职教育向上的通道不是很顺畅,高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求还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成为当前举办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衔接的契机,同时可以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体系。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我国对本科职业教育探索的实践,提出高职与职业教育本科衔接的三种模式:高职与本科职业教育分段培养、高职优势专业转型本科、普通本科转型职业教育本科。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简述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及互认的难题,重点提出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沟通衔接及互认的对策:1.制定两类教育制度性衔接政策;2.建立相对统一的量化标准;3.建设课程学习资源库;4.筹建课程学习和学分互认平台;5.设立扶学教育基金。明确开展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及互认,需要政府、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共谋共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0.
高职与地方应用型本科衔接试点是高职教育层次提升工程的重要实践。但从衔接情况来看,存在很多显性问题,如衔接对应专业单一、课程体系两层分立、课程实施质量难以监控、衔接选拔方式缺乏科学性等;也有深层次的隐性问题,如高职本科教育定位模糊、"高职本科"办学观念存在分歧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两层次院校必须在实践过程中有理性思考,齐心协力,从高职教育的层次提升和类型特征两个方面共同探索,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