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晓岫在《西藏载入中国版图始见于(夏书·禹贡》(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一文中指出:《禹贡》所记“九州”包括今日西藏。《夏书·禹贡》是第一部记载中国版图行政区划的地理著作。《禹贡》作为我眼一部地理志经典,其科学性权威性是不可否认的。俄今存(十三经注疏》中(禹贡》将所记,九州之中,就包括了今日之西藏。今日的西藏在当时属于九州中的梁、雍二州。粱、雍二州皆以黑水为界。关于黑水的位置,《禹贡》记:“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危”(围、卫)在藏语里意为中心。三危(围)意指三个中心地区。清康…  相似文献   

2.
在外国建筑史理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讲-听”教学模式犹如一道看不见的第四堵墙,时常阻碍着学习主体的主动思维和创造热情。近三年来针对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尝试建立“动态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文章主要从教学总体方案、具体实施过程、学习状态的调动、带来的变化、思考与展望等几个方面,对这一课堂教学改革做了实录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web的《中国建筑史》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健  乔虹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1):60-62,56
基于网络的教育模式正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成为新世纪的主流教育形式。在《中国建筑史》的教学过程中,为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响应国家完善网络化教学的要求,开发了既适合于课堂多媒体教学,又能够实现网络化互动教学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课件,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所组织编写成《世界新学科总览》一书。该书内容丰富,资料新颖,有数十位研究人员用三年多时间遍搜当代世界哲学社会科学四百七十种新兴学科的有关资料,逐个介绍其主要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和方法、代表人物和著作,沿革和流派等。全书按照特点分类法分为:A 系统综合、B 信息传播、C 科技新潮、D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说课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管敬绪、黄鸿钊、郭华榕主编《世界近代新史》,系全国高等院校文科历史教材,是受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委托而编著的.这部教材是我们奉献读者的通力协作的新成果.参加编著单位(按笔划顺序):山东大学、云南大学、上海师大、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大、安徽大学、  相似文献   

7.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有《怀沙》全文,后世学者也多以此为依据,认为《怀沙》实为屈原的绝命辞,由此提高了《怀沙》在《九章》中的地位。汉代快速转变的大一统政治结构同以司马迁为代表的汉代文人尚未调整过来的心态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此背景下,《怀沙》所表现出来的"仗节死义"便成为汉代文人在面对"屈原困境"时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设计说明】科学类文章的教学常常重视了文章的工具性,忽视了文章的人文性,其结果是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厌烦。如果发掘这类文章的文化性,以文学性的方式授课,也是一条不错的教学途径。本文在重点探究科学小论文的学术价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感受作者心中涌动的强烈的民族情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掌握文体特点。2.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结构层次;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教材解读《中国建筑的特征》是一篇科学小论文,属于实用类文本。论文单元说明指出:阅读这些作品,既可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可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在学习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品味这类文章的语言特点。二、学情分析多数学生平时对科普类文章阅读较少,对传统建筑接触不多,加之文章篇幅较长,概念术语较多,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三、教学目标1.通过对文本重要段落及关键语句的解读,掌握把握  相似文献   

10.
科学类文章的阅读教学常常停留在说明文阅读方法的指导上,包括信息的提取、筛选、概括等等方面.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不大,收获不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发掘科学类文章的文化性,以文学性的方式传达,也许是一条好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为载体,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探讨中国建筑的传统风格和现代风格的交融,探究中国建筑美学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层次。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五第十一课选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篇文章。在教学中我发现该文有几处小小的失误,现简析如下,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建筑史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传统文化是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基础;又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观念阐述了传统文化对传统建筑影响的作用机制与表现,结合现行的教学模式。提出今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理》新信息1.据预测,我国人口还将持续增长30余年,人口规模较目前还将增长1/3,达到16亿人口的高峰。人口数量的控制仍然是计划生育工作的第一位任务。2.由国家环保局、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开展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从1996...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中西建筑史进行了梳理,从中式建筑的四个阶段和西式建筑的五个时期中甄选出了当时富有代表性的建筑样式进行了描述,从而总结出了中西建筑文化各自的特性;从两者差异中求得互识,了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区域地理作为考试内容和载体,在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文章就如何联系<中国地理>进行<世界地理>教学,作了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实主义的力作,《平凡的世界》对中国传统乡村的书写表现出过人的真诚与细腻,凸显了丰富而生动的乡土经验。不同于文学的形象化演绎,费孝通《乡土中国》以客观、理性的探讨,总结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本质和特点。通过二者的比照阅读,能有助于当代青少年读者更深入地感受《平凡的世界》的语境与人物魅力,更形象地理解《乡土中国》中对中国乡土社会底层逻辑的梳理和判断,进而更准确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在整本书阅读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课本《世界历史》(实验本)第一、二册,于今年2月下旬经过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历史学科审查委员会审查,获得通过。审查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葛祥国  肖桃华 《考试周刊》2011,(40):190-190
《建筑史》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修课,在对学生设计历史理解,设计思路引导及综合设计素养的全面提升上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对《建筑史》的教学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是体现评价力度,合理进行教学结构建设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然地理”和“世界自然地理”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在高年级平行开设的两门区域地理课程,其教材体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等的相似性很多,但差异性也存在,本文就这两门课程在教学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