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静宜 《视听界》2012,(3):92-94
2011年初,归真堂打算上市的消息传出后,动物爱好者以动物受到残忍对待和消费者可能受到伤害为由掀起了抵制行动。动物保护机构亚洲动物基金会曾向福建省证监局递交书面声明。  相似文献   

2.
姜燕 《新闻记者》2012,(6):29-33
前段时间,最热的新闻之一莫过于公众抵制福建归真堂药业上市和反对"活熊取胆"一事(以下简称"归真堂"报道)。此事虽在归真堂开放养熊基地后逐渐降温,但仍在发酵之中。直到最近,还有多家媒体就此事刊登多角度的深度报道,延展到动物伦理层次,发人深思。网友对活熊取胆的追问亦未停止,抵制熊胆入药的个体行动也时有发生。一个热点新闻在冷却下来之后,仍值得反思,足以看出事件背后蕴藏着深刻意义,其影响实比新闻事件本身更为重大。  相似文献   

3.
在动物权利意识发育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动物伦理哲学行为艺术家片山空眼下正在做的艺术,就是到各地菜市场、动物园去给动物磕头。片山空将他的行为艺术命名为我替人类向动物谢罪。他打算用三年时间走遍中国,完成这一作品。2月24日,片山空在归真堂参观活熊取胆时,忽然跪倒在地,对着熊一边磕头一边说,我要代表人类向你们道歉!引来摄像机镜头全都由熊掉转过来对准他。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节目的互相“克隆”现象越来越严重。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商业化运作和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媒体对医患关系的报道呈现井喷式状态,2014年底发生的"手术室自拍"事件引发了媒体争相报道的热潮。媒体的报道主体和主题均发生极大变化,从指责医方转变为揭示真相、同情医方,最终纷纷发布反思媒体责任的评论。在媒体报道的引导下,大众舆论也随之一波三折。本文以百度新闻中"手术室自拍"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的方法剖析媒体的报道特点和发展态势。由此总结媒体在该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媒体应遵循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当前成为舆论热点的"归真堂"事件为例,阐述了议程设置理论在大众传播包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报道当中的运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通过设置各种与事件相关的议题,围绕议题展开报道,并实现议程互动,发挥了引导舆论、影响社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陕西“华南虎事件”终于在2008年6月29日随着周正龙被批捕和若干当事官员被处分而告一段落。尽管此后,关于部分官员行政责任担当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事件本身的真伪之辩已经终结。不管法律或行政责任的认定以及各种诉讼纠纷今后会以怎样的形态演变、收场,“华南虎事件”本身的意义都远远超过了结果。本文并不致力于探讨该事件所折射的法律方面、管理体制方面或濒危动物保护等方面的问题,仅就其涉及的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8.
2014年1月19日下午5时,美国华裔老人黄镜(音译)在纽约违规穿越马路时与警察发生冲突后受伤。国内媒体纷纷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在报道过程中,媒体所呈现的事实也不尽相同。笔者收集了当天国内媒体的报道,并以话语理论为切入点,通过话语分析来透视媒介,试图发现各个媒体建构事实的具体的细节差异。本研究主要考察了新闻话语互文性。研究发现在在互文性方面,媒体往往通过不同的转述方式来完成事实构建,同时多引用与自己意识形态相一致的语料。  相似文献   

9.
李星星 《今传媒》2012,(10):24-26
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网民如何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引起网民极大关注的对象是什么,网民在网上的讨论过程是如何由点及面开始扩散,最终网民是如何达成共鸣形成一致意见的?本文以传播学视角,通过"活熊取胆"事件从开始形成的导火索到此事件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再到此事件由于争论形成网民的一致意见,最后到此事件被其他事件所淹没,来分析网络公共舆论形成与演变的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和消亡期这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一"草根音乐"的尴尬说起"草根音乐",人们不约而同地会想起"旭日阳刚"、"西单女孩"、"黑子沛"等草根音乐人。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演绎的《春天里》,让无数草根大众和成千上万的音乐追梦人看到了希望,而歌曲《春天里》本身是由中国大陆歌手汪峰演唱的,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6月初,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申请撤回申报材料,终止创业板IPO计划,历时3年之久的“活熊取胆”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在“活熊取胆”事件旷日持久的新闻传播大战中,亚洲动物基金会一步步将归真堂逼向“绝境”从而达到保护活熊的目的,其传播策略可圈可点之处甚多。  相似文献   

12.
李星星 《报刊之友》2012,(10):24-26
在网络公共舆论中,网民如何利用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引起网民极大关注的对象是什么,网民在网上的讨论过程是如何由点及面开始扩散,最终网民是如何达成共鸣形成一致意见的?本文以传播学视角,通过“活熊取胆”事件从开始形成的导火索到此事件引起网民的广泛关注,再到此事件由于争论形成网民的一致意见,最后到此事件被其他事件所淹没,来分析网络公共舆论形成与演变的潜伏期、发展期、爆发期和消亡期这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张晶晶 《新闻传播》2009,(9):116-117
在经济学领域里,关于做出决策的第一课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了得到我们喜欢的东西,通常我们就不得不放弃另一样我们同样喜爱的东西。做出决策.尤其要求我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一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相似文献   

14.
孙燕 《青年记者》2012,(17):30-31
自2012年4月以来,关于中国渔民近海捕捞致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新闻报道集中涌人公众视野.4月3日外媒称帕劳警方打死一名中国渔民;4月5日新闻《韩国检方要求对刺死韩国海警的中国渔民判处死刑》;4月6日,中国货轮在伊朗海域遭遇海盗劫持,船上25名中国船员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5月的黄岩岛争端以及在中国领海作业的渔船遭朝方不明人员扣押……此类事件密集发生,媒体持续报道,舆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李兰 《东南传播》2013,(3):44-47
媒体的公共议题呈现方式关乎媒体能否担当公共领域的职责。2012年初的归真堂事件,引起了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去年2月初至3月末媒体对归真堂的报道为研究样本,分析在"归真堂"议题中媒体如何对事件进行议程设置。研究发现,媒体对归真堂事件的呈现经历了从喧哗到沉寂的阶段。媒体主要将其建构为道德议题,诉诸公众情感,但却缺乏理性的协商和深层次讨论,最终导致这一议题在没有实质性讨论结果的情况下迅速沉寂。媒体没有担当起公共领域之职责。"从喧哗到沉寂"并不仅仅存在于归真堂事件中。诸多重要的公共议题都经历过从喧哗到沉寂的演变,这背后有政治、商业追求和专业主义认同等多重原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国若干城市一再出现媒体报道城管人员暴力执法现象,影响社会和谐。透过媒体报道,反映了市民和农民对迅速推进的城市化还不适应,确需有关方面加以规范;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国当代城市规划尚未吸取西方城市发展中曾出现城市病的教训,至今未充分注意城市规划对宜人尺度的追求,未能注意城市社区规划对市民多种社会需求的充分满足。媒体报道的现象,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中国当代城市规划从指导思想到设计技法,均应进一步科学化,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消除暴力执法。同时,也可充分利用好媒体传播,提高市民参与度,提升城市形象建设,使媒体传播在城市建设中得到更大地发挥。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李春雷  肖娟 《当代传播》2011,(6):96-97,104
从“3·23”福建南平惨案到“4·29”江苏泰兴惨案,系列校园杀童事件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大众“犯罪心理”、媒体报道等自此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本文基于“江苏泰兴校园事件”的调查分析,通过个案实证研究与理论阐释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媒体报道与大众“犯罪心理”的关联,并试图从发挥地方媒体优势、尊重大众接受心理和保障弱势群体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