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语课应怎样才能抓好阅读教学?怎样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迅速提高呢? 一、精读 顾名思义,精读课就是要体现一个“精”字,教师在课堂上“精讲”课文中的语言点和一些主要的词和词组,少讲与课中无关的东西。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到组织和指导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多练习和多操练。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他又说:“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从中可以看出,精读和略读作用不同,却一样重要。但在公开课中上使用略读课文的教师却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主要是难以把握尺度。那么,教学中如何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做到略教丰学呢?笔者想结合《梅花魂》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精读课通常是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修辞等方面进行大量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培养出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的并且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的英语人才。然而,在过去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学生虽然掌握了英语的基本语音、词汇、语法等,但仍不会使用这些语言知识去进行交际。因此,通过英语精读课来进行写作练习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写作练习结合精读课教学进行,主要是指写作练习结合精读课的课文教学进行。在精读课…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何根据教学大纲将大学英语精读课上好是我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英语专业精读教学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看法。1在进行教学前,我意识到必须要对精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1.1精读的重要性。精读课是一、二年级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精读承担了这一任务。通过精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及获得运用英语语言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听说、翻译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综合等思考能力和表述、研讨、争辩、应答等语言运用能力,可见,精读是学好英语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英语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2精读的特点。精读突出“精”,要求对每篇文章字句都要细细咀嚼揣摩,体会背后的含义,强调培养学生听、说、写、译能力。老师上精读课时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精读课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他们不仅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而且还有完成各种基本技能的训练。1.3教材的选择。想上好精读课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教材。精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能力,因此,教材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教材...  相似文献   

5.
精读课是大学英语的必修课,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语言课程,肩负着词汇教学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重任。而词汇是链接课文的建筑砖石,词汇教学是精读课教学的重点。在精读课教学中应扩大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同时进行词汇教学等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6.
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大研究语言学用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大量的课堂上,最重要的语言教学似乎就是“检查预习”,在课始的环节“检查”一下生字词,学生一读了事. 语文的本质,应该是语言.语言教学,应该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最基础的话题.所以课标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是课标关于语言教学的重要要求.  相似文献   

7.
英语精读教学所注意的中心是培养交际能力.交际是目的,也是外语教学的方向.因而,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精读课上积极主动参与语言训练,通过各种语言训练活动提高其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中一直被关注的问题.由于大学英语的教学时数有限,所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任务不可避免地落到了精读课上.因此,精读课除了传授基本的语言知识,为学生发展听、说、读、写能力打好必要的语言功底之外,还要在侧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加强其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其获得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如果精读课只重视阅读而忽略其他,则不仅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目标难以实现,学生也会因偏废感官活动而降低其学习效果,以致于形成哑巴英语,妨碍其将来与国外同行直接交流.  相似文献   

8.
英语精读课教学的实践与认识成娟英语精读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听、说、读、写、译”无所不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句子的翻译、词汇短语的解释。“听、说、读、写、译”是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只有在不同阶段抓住不同的重点突破不同的难点,才能牢固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9.
一、从“精读”课改为“综合英语”课谈起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不仅对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提出了对各项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的要求,并且对他们听、说、读、写的各项语言技能要求也作了明确的规定还将基础阶段最主要的课程“精读”课明文修改为“综合英语”课,这种改变的意义是十分清楚的,它向我们昭示和强调,此阶段我们的训练目标,不再停留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上,而必然把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实际语言能力当成我们训练的最终任务。众所周知,传统的精读课实际上只是一门语言知识的传授课。我们…  相似文献   

10.
精读课教学仅仅靠“由下而上”的以词,句为中心的训练是十分不够的,应加强整体-局部-整体(即课-语言点-口头,书面交流)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能够从课的整体上去把握章,找出中心思想,情节发展以及作的观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以精读课为主的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1.课程在设置上各自的重点不够突出从精读课的特点来看,它是培养听、说、读、写、译多种能力的课程,而泛读、会话、听力和写作、翻译课程又分别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听说、写作和翻译能力的。事实上,精读课由于要涉及的方面太多而无法全面展开。所以,虽然理论上提出“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全面发展”,实际上不是忽视了听说、就是忽视了读写。这种教学的恶性循环,使学生只注重精读课学习而放松了其他专门训练单项能力的课程———听说、会话等,学生把这些课程视为精读课的“补充课”、“镶边课”。2.以…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54):88-89
英语精读课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教师应打破传统的以语言点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结合认知理论及语篇讲解等更有效地完成教学。本文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分析了精读课的教学设计和策略,为精读课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谈到教学目的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大纲对读,听,写和说四种能力规定了四个层次的要求,并将培养阅读能力放在首位。由此可见,阅读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突出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单凭精读课那种精雕细琢的读法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数倍于精读量的泛读才能获得语感,培养阅读的流利程度。泛读的最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泛和博,泛读课的教学不能像精读课那样过分注意句子的语法结构和句子内的语言点,它的任务主要是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进行有效的阅读。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  相似文献   

14.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在听、说、读、写、译等诸方面进行综合训练,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实际动用语言的能力。而作为语言的基本单位,词汇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处于重要地位。作为精读课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以及整个精读课程的综合质量。本文就英语专业精读课的词汇教学方式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英语精读课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精读课的“真实性”刘汉德郭厚文一、引言英语交际教学法是语言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为英语学习营造一种切合实际的交际环境,选择难易适当的语言交际材料和进行卓有成效的语言交流活动是英语交际教学法的具体要求,也是语言教学“真实性”的确切含义。具有“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活动教学模式以“活动”为中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是在兼收并蓄众多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形式。传统的俄语精读课教学存在着“讲授中心”和“语言中心”的总体特征,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通过建构活动教学模式,在俄语精读课教学的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几个方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和谐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俄语精读课教学效度。  相似文献   

17.
精读课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一门主干课,以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培养学生文体修辞,文学赏析,文化历史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文以分析传统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精读课教学的特点和现状为出发点,结合多种数字化资源化以及便携的智能移动设备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探讨了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精读课教学的可行性以及应规避的问题,旨在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化平台的精读课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作为精读课重要组成部分的词汇教学, 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以及整个精读课程的综合质量。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对教学改革的要求,但不能动摇削弱语言知识的基础地位, 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精读课词汇教学的重点在两个方面: 克服课文中的词汇障碍, 使学生在准确把握词文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分析课文; 扩大词汇量, 提高词汇运用能力和综合技能  相似文献   

19.
回望自己曾上过的一些课,惊讶发现皆是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略读教学的身影。一日读到叶圣陶与朱自清两位先生在合著的《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写道:“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儿。”  相似文献   

20.
庹先德 《教师》2013,(25):89-91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可见略读的重要。而当今精读课多被关注,略读课不够重视而出现极端现象:一是略读与精读完全等同,包揽过多,讲得过细,不忍割爱,从字词句篇到写作特点都面面俱到;二是忽视略读指导,认为教多教少,教深教浅,无关紧要.随意性强:三是以课时紧张为由,把略读课文变为课外阅读材料。对此,如何在略读课上让学生学会略读而焕发略读课的精彩呢?我们在送教下乡活动中,进行了以追求生态高效略读课为主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