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如果要完整地呈现通师二附,那就不是写一篇文章,而是要写一本书——恐怕不止一个人会这样想。因为,通师二附实在不是一所平常的学校。不只因为它是著名教育家张謇创办,“从不随波逐流”、“屡开风气之先”、“面向平民子女”、“广设时新课程”;不只因  相似文献   

2.
从这里飞向蓝天——李吉林与通师二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篇首语在小学教育界,李吉林的名字总是与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连在一起的。有人说,没有李吉林,就没有今天的通师二附;也有人说,没有通师二附就没有今天的李吉林。所以,当我们要了解通师二附的时候,首先接近的就是李吉林;当我们真正走近了李吉林,也就开始了解了通师二附。了解通师二附,必须了解情境教育;走近李吉林,更必须研究情境教育。在今天的形势下,在基础教育正在翻开课程改革新的一页的历史性时刻,作这样的了解和研究有没有必要?回答是肯定的。这不仅因为李吉林老师博大精深,她所创立的情境教育理论已经而且仍在影响着南通、江苏、以至于中国的大批教育人,而且因为她和通师二附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实践,这些实践,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仍然是超前的、先进的,对于当前小学阶段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尤其具有启发意义。所以,尽管李吉林已经是中国的李吉林,通师二附也早已声名远播,但正如好书不厌多读一样,我们还是怀着虔诚认真地把她打开了……现在,就让我们走向濠河,走进通师二附美丽的校园,走近一代名师李吉林。  相似文献   

3.
今天的年轻教师恐怕不大知道,在上世纪80年代,南通市小语界曾经出现过“五朵金花”。她们是通师二附的李吉林,通师一附的杨秀兰,通师三附的亓浦香,城中小学的张育新,实验小学的陈锡珍。那时候,外地教育部门有人来南通学习,保准要听这5位女教师的课;南通要派人出去讲学、交流,人选也常出在5人中间。她们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享有多项荣誉、嘉奖;她们被各自的学校视为“学术领袖”,却几乎没人担任过领导职务(张育新老  相似文献   

4.
一、作文讲评中的“读”。即在讲评时要求学生重点读教师的“修改痕迹”及评语。鲁迅先生就曾提倡青年人应到作家手稿中去学习“该这样写”、“不那样写”的道理,而不只学习现成的作品。他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援引惠列赛耶夫的话说:“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说———你看———那,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学生认真阅读经过教师修改的作文也是这样,从中他们可以悟出“不那么写”和“该这样写”的道理。就…  相似文献   

5.
与80年代许多地方将比较差、甚至是最差的普通中学“翻牌”办职业教育的做法不同,唐山市为发展职业教育“翻牌”的竟是一所赫赫有名的重点中学。说它“赫赫有名”,不仅仅因为它首屈一指的教育质量和升学率,更因为它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之一,是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的母校。显然,让这样一所学校改换门庭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当时的市领导充满激情地表态:我们之所以要“翻牌”这样一所学校,一是要表明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态度,二是要向全社会说明,职业学校不是末等学校,职业教育不是二流教育。这所学校变成职…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生:玩过。师:那你们看,这是一副“七巧板”吗?生:不是。师:为什么?生:因为它只有六个图形组成,所以它不是“七巧板”。师:那我们就把它叫做“六巧板”。  相似文献   

7.
一、题目感激要求1.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写出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3.卷面整洁,书写认真;4.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二、试题解说这篇命题作文,虽然限定了题目,但由于其内涵丰富,写作范围还是很广的,同学们只要稍加思考就能动笔。不过,与一般情感类作文题相比,它要求情节更集中,情感更深厚,如果不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想写好这篇作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写作时,我们要做好几项工作:一、准确审清题意。《现代汉语词典》里对“感激”的解释是:“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我们要把它…  相似文献   

8.
“我爱写作,一提笔总觉得有写不完的话,还珠格格的刁蛮,孙悟空的勇敢,奥特轻的神武……我都爱写,但我不爱写老师布置的作,更不爱写试卷上的作,因为那些作必须按要求去写,否则,休想得高分,我真害怕写这样的作,因为每次写时我都要编造‘美丽的谎言’,让老师开心,但我深深知道那绝对不是我……”一个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9.
<正>一、读题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指黑板)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皂”字,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在田字格里板书)上边是——生:白。师:“白”字要写得稍微扁一点,下边是——生:七。师:“七”字的一横要稍微长一点,而且要稍微斜着向上,这样就把“白”字托住了。请大家拿起笔,在生字表格边上认真地写上一个“皂”字。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要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读懂作品中“写的是什么”,是对作品的理解,是读者贴近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书”阶段,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能够把握。但这一阶段不是阅读教学的终点,我们还应思考作品“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相似文献   

11.
一位青年教师写了一则教学案例要我指导,题目是《倾听:课堂上师生的心灵之约》—— [案例】 听陈老师教学《丑小鸭》一课,一位女学生说:“课文中的‘他’字写错了,因为是鸭子,应该用‘它’。”这遭到了一些学生的反对.认为课文中有“鸭妈妈”“哥哥”“姐姐”.当然要称“他”“她”或“他们”。书上怎么会错?可陈老师却说:“我觉得雅丽同学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很好。因为是鸭子,用‘它’也有道理呀,你们说呢?”这时,认为书上不会错的同学更开动了脑子.找出了不少理由:“因为这是篇童话故事,不是真的写鸭子。”  相似文献   

12.
小全通今天听说,小半通的习作《我的好朋友二聪》得了省级作文竞赛一等奖,心里有些嫉妒:因为他自己也参加这次作文竞赛,他写的《我的好朋友一聪》和小半通写的“二聪”,是各方面都一样的孪生兄弟。想到这里,小全通的情绪越来越不好.连特地向小半通借来的摆在书桌上的作文草稿,也没有心情去看了,往床上一滚,想睡个囫囵觉。没想到囫囵觉没睡成,却遇到了一个童话故事——  相似文献   

13.
师:同学们在作文里常常用到简笔。例如在公园看到蝴蝶、燕子、老鹰.回来写观察日记怎么写的呢?“蝴蝶在飞.燕子在飞,老鹰也在飞”,这样的简笔可谓“简”矣,但是淡而无味。因为没有把老鹰、蝴蝶、燕子飞的姿态和空间位置描绘出来。如果写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燕子在柳条中往来穿梭.老鹰在天空中低回盘旋。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现体,语言文字水平“深”是指文章要有深度,要写得“深刻”的意思.因为写文章不只  相似文献   

15.
一、背景材料 在一次语文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雪儿》一课(“雪儿”是一只信鸽的名字),教学片段如下: 师:读了这篇课文后,雪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一位充满灵气的小女孩自信地站起来,兴冲冲地说道:“鸽子是蔚蓝色的。” 大家把惊讶的目光投向了这位学生,片刻沉默后,传来了听课教师的议论声:“雪儿是鸽子呀,哪有鸽子是蔚蓝色的?”“这个女孩平时挺聪明的,怎么在关键时刻添乱子。” 师:你见过蔚蓝色的鸽子吗? 女孩摇摇头,天真的脸上写满了茫然。 师:读了课文后,同学们明白为什么“我”把这只信鸽叫“雪儿”了吗? 生:它的羽毛是白色…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说,对人生,我不是看得很乐观。他说,年儿好过.月儿好过,日子难过。这每一天它都难过,这每一天每一天都得要过去。……对人来说,小段小段的,它有它的欢乐在里头,但总体来说它不是欢乐的。换一个角度来讲吧,我看过托尔斯泰有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原话不是这样的,“我们都诞生于爱的。”(《贾平凹谈人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月迹》正是写出了人的“小段小段”的欢乐,也写出厂人的“诞生于爱”。  相似文献   

17.
案例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A: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我觉得“站满”一词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你能说说不够准确的理由吗?生A: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这里又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师面向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生:我也认为“站满”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写“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天漳河边上不可能站满了老百姓。生:还有,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邺“年…  相似文献   

18.
作文眉批从来就是作文批改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作文是写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这一观点固然自有它一定的道理,但笔者认为“写”与“改”二者不可偏废,因为它们是统一的。只要有过写作实践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文章写好了,经  相似文献   

19.
《四川教育》2002,(6):30-30
案例:在学习《影子》一课时,合作二小的蔡晓蓉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节:把“影子常常跟着我”一句改为“影子天天跟着我”,请议一议,这样改可以吗?问题刚一提出,孩子们就低声议论了起来。有大胆的站起来表示反对。一个学生说:“我觉得这样改不可以。因为书上不是这样写的。”“对!我也觉得这样改不可以。因为影子不能天天跟着我,阴天、下雨天时影子就不能跟着我了。”另一个学生附和道。蔡晓蓉笑了,第二个学生的回答已达到她设计的初衷:孩子们已经理解“常常”和“天天”的不同之处了。但这时,还有一个学生高举小手,显然还…  相似文献   

20.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问题:我们说写文章要注意首尾相应。可是,课文的作者为什么在故事的结尾不写“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场景呢?(一阵沉默)要理解这个问题,先请同学们看老师按照首尾相应的原则改写的结尾,我们一起在比较中揣摩作者这样写的原因。(多媒体显示“老师改写的结尾”。生自由阅读两种结尾的文字,相互间小声地讨论、交流。)师:哪位同学先来发表自己的看法?生1:我以为这样改是可以的,因为它呼应了故事的开头,前后交代得很清楚。生2:我也认为这样改是可以的,不过,又感觉这样写似乎与文章的题目不相照应了。生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