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家长都知道奖励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但是不少家长却不知道惩罚同样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有些家长甚至错误地将惩罚理解为体罚,并简而化之地将“打”这种惩罚手段理解为告诉孩子是与非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2.
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孩子能不能说真话,敢不敢说真话,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孩子撒谎几乎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因为往往在犯了错误之后要受到惩罚——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数落或者打骂。孩子为了逃避这些惩罚,就不敢承认自己犯的错误,也就是不说真话。作  相似文献   

3.
奖励与惩罚是家长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的教育手段。大家都知道,奖励具有“正强化”作用,可以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惩罚则相反,可以抑制或减少孩子的不良行为。这一扬一抑,相辅相成,引导孩子朝家长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常常有些家长感到困惑:“我的孩子总不好好学习,我...  相似文献   

4.
以前,学生的家长和老师都信奉"棍棒下面出孝子"、"教鞭下面出能人"。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家长和老师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打骂孩子是不科学的教育方法,但很少有人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代替打骂才是科学的。记得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结果……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核心应该是真爱和唤醒……"作为教师,应该用积极的引导代替惩罚,用欣赏和鼓励去教育学生。这就是"赏识教育"。"赏识教育"是世界最著名的六大教育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肯定、不断强化,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正>诚实是一个人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之一。孩子能不能说真话,敢不敢说真话,取决于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孩子撒谎几乎都是为了掩盖自己的"错误",因为往往在犯了错误之后要受到惩罚——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数落或者打骂。孩子为了逃避这些惩罚,就不敢承认自己犯的错误,也就是不说真话。作  相似文献   

6.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当儿童用荒唐的行为,错误的举动,悖禽家长的愿望时,作为家长很可能会考虑采用惩罚手段进行教育。惩罚教育与孩子痛苦的情绪体验相联结,如果使用得当可以将孩子的错误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是对孩子正面教育不可缺少的补充。但是,如果对孩子滥施“惩  相似文献   

8.
不要因自己心情的好坏而采取不同的处罚标准由于生活压力的增大,竞争的激烈,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人,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求往往比较严,而在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家长又很容易根据自己心情的好坏来惩罚孩子。这  相似文献   

9.
陈卉 《宁夏教育》2009,(2):78-78
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打骂都没用。其实孩子的拗脾气往往是大人给惯出来的,孩子的坏习惯也是由于家长有意或无意的奖励而逐渐稳固下来的。家长在目常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乱用奖励和惩罚,否则奖惩不当,对孩子有害无益。家长在教养孩子时,常犯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0.
惩罚孩子有哪些学问怎样惩罚孩子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呢?(1)及时。家长应尽可能在孩子发生不良行为时,就加以惩罚。(2)明理。惩罚孩子的目的,在于矫正并减少其不良和错误的行为,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对孩子进行惩罚的同时,要讲明道理。(3)一贯。对孩...  相似文献   

11.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孩子都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孩子犯错后家长千万不要揪住不放,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孩子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孩子。因此,有一句名言说得很好:上帝绝不会惩罚犯错误的孩子。然而,对于这个普通常识,许多家长却并不理会,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常常批评说:你怎么又做错了?前两天做错的事怎么还不记着?这些家长每每抓住孩子  相似文献   

13.
犯错,是孩子的天性。怎样对待孩子的错误,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以下是一位家长在孩子犯错以后对他的"惩罚"——1920年,一位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的时候,不小心球砸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要知道当时12.5美元可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相似文献   

14.
吴献存 《今日教育》2014,(11):60-60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升,家长、学生对教师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越来越难当。今天许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但能力、习惯缺少养成,更缺少接受批评的心胸。我们常看到不懂得包容、理解、体谅别人的孩子,也经常看到为子女开脱错误的家长。这些不接受学校、老师的教育、批评的现象,导致学校、教师在工作上稍有闪失,指责、呵斥便纷纭而至,这也使许多老师在和孩子交谈时都慎重考虑措辞。于是,孩子犯了错误,别说惩罚,就是连基本的批评教育都要小心翼翼。  相似文献   

15.
孩子犯错误了,家长批评或者打骂,孩子会哭。孩子哭了说明什么?是不是说明认识到错误了?家长是不是该就此停止教育?作为家长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才能破解其中的含义。关于哭,家长应该知道  相似文献   

16.
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总会犯些错误。孩子犯点错误不足为奇,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犯错的孩子。当孩子有不正确的言行或不良习惯时,家长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要给孩子以适当的帮助和教育。有的家长不能正确对待犯错的孩子,对孩子犯错误的前因后果了解不足,只知道一股脑地责备孩子。结果是家  相似文献   

17.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只用一种方法来教育学生,应该以深刻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将惩罚教育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也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处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言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处罚孩子要取得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就事论事:在对孩子进行处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处罚的是孩子所犯的错误,而不是孩子本身,不要让孩子感觉受到惩罚,就代表父母不再爱他(她)了。  相似文献   

19.
温慧兰 《家长》2024,(1):15-16
<正>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孩子学习积极性差、主动性低是一个大问题,这种类型的孩子一旦离开了家长和老师的监管,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学习上也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消极情绪。很多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一般采取打骂、惩罚等教育方式,结果孩子的表现更为消极,甚至产生了焦虑、抗拒等情绪。要知道,家长虽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但不能大事小情都细心安排、严格约束,孩子终归会有“自由翱翔”的一天,如果不纠正孩子的学习态度,那么在脱离父母管教后,孩子很容易放任自流。  相似文献   

20.
东方 《家长》2003,(Z1)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可以为孩子一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幸福和事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有的家长由于急功近利而走进家教的误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恨铁不成钢”,喜欢惩罚犯了错误的孩子,因为惩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这样的“效果”又强化了惩罚者的行为。遗憾的是,惩罚所引起的复杂的负面效应,很多家长并不十分清楚。家长的惩罚大致会产生三方面的负面效应。惩罚的第一个负面效应,那就是引起孩子情绪上的不良反应。例如,恐惧、惊慌,严重或反复地惩罚是造成孩子精神障碍的根源之一。惩罚的第二个负面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