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尹博 《体育学刊》2005,12(1):139-141
就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教育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习惯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法、数理统计法等,就影响高等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学校因素,对泉州市7所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同学影响因素、课外体育活动因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及“终身体育”思想,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很有必要,影响因素又是关系到能否形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关键。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影响因素进行调研。结果表明: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认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内部因素的作用,而无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则主要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作用力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性别差异显著。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在体育运动中,体育锻炼的习惯对运动效果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从体育锻炼习惯的内涵、学生锻炼习惯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对学生个体、学校、老师以及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各种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的体质作为社会最为基础的物质因素,其优劣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本效能的发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体育锻炼的现状,对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体育锻炼行为的转变,建立终身体育意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体育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花亮 《精武》2013,(36):154-154,156
随着近年来"体育强国"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强化身体锻炼,以其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之中,高中生学生群体作为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和民族希望,强化该群体的体育锻炼能力,存在着特有的作用意义。目前在我国诸多学校也强化作出了体育锻炼课程的开发研究,旨在提升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促使高中生群体以一个正确的体育锻炼态度来强化身心素质,适应现实社会所需。本案针对当前高中生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做出了系统的评价分析,并着重提出了强化高中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及能力的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以太原市为例,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为背景,对太原市的初中生进行体育锻炼习惯的调查研究,进而得出健康的体质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上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心理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锻炼习惯,是个体在健身实践中逐渐形成,且比较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它是终身体育的前提。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心理过程,并表现出相应的心理特征。学校体育阶段,则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9.
徐军 《精武》2012,(35):17-18
情绪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每次锻炼时情培的好坏都直接影响本次锻炼任务的完成情况。良好的情睹可以促使学生产生锻炼兴趣,养成体育饭炼习惯。学生在锻炼中情绪豉动是很大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合理安擤各项技术动作,合旱粤用调.节方法来.嘎利完成体育峰炼任务。  相似文献   

10.
吴文波 《精武》2012,(32):56-56,81
以心理学对习惯的定义为基点,给出体育锻炼习惯的定义;通过对习惯形成过程的回顾,分析了校园环境中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诸因素,及其在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建立相应的体育设施,配合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学生可以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法、心理量表测评法,探讨课外体育锻炼与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为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提高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中山市中学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中山市中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普遍有正确的认识;影响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兴趣爱好,此外,教学环境、场地器材、升学压力等,都是影响具体体育锻炼的原因。针对其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为中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旨为初中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安徽省合肥市区中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的体育现状,探索构建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育服务网络,为学校、社区、家庭合力开展中学生校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通过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学校、家庭、社区在组织学生校外体育活动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中学生参与校外体育活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不够科学.3.活动内容传统单调,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爱好和活动内容多样化的需要.从发挥社区、家庭体育的作用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身体锻炼活动量与初中生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数理统计法对江西省会昌县两所中学的363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男生参加身体锻炼的比例要高于女生。在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中,男生与女生的健康适应产生了显著性差异,城市学生与农村学生的人际关系因子有显著性差异。身体锻炼与生活事件的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其他因子及生活事件总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教学实验法及教学评估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33 08%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普遍下降;在实验组内部,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后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说,初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障碍性、发展性问题并存,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初中学生体质综合评价分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质综合评价分值,对湖北省初中学生1995、2000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九五”期间,湖北省初中学生身高、体重和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身体发育的充实度和匀称度总体得到改善,体质综合评价分值,维持在中等水平。体质综合评价的9项指标的发展并非同步,呼吸机能肺活量的指标和体能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提示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加强体育锻炼,改善儿童少年体质。  相似文献   

17.
定向运动健身方案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目前学生体质存在的心肺功能和耐力素质下降等问题,探寻一种适合在学校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特点,发展有氧耐力效果良好的运动健身方案,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最终目标。方法选取西安市第六中学初二年级125名学生,按自然班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其中实验班63名学生进行为期10周定向运动健身指导,并对所有学生进行实验前后体质指标测试。结果定向运动健身方案实施后学生心肺功能(台阶指数和肺活量)、有氧耐力(1 000 m/800 m)和身体素质(立定跳远、左右横跨和闭眼单脚站立)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与实验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定向运动健身方案对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他内蒙古素质也有不同程度地改善,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质的目的 ,为定向运动以健身方案的形式引入中学校园,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目前中学生做操差的表现、影响因素和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做操质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学生做操差是由学生、教师、学校、教育评价体制以及广播体操自身的原因共同组成的。为了提高中学生做操的质量:需要从充实广播体操的内容、提高学生对广播体操的认识、体育教师上课内容要灵活、改革教育评价体制、加强对广播体操地位和作用的宣传等方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9.
运动锻炼、人格特征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采用集体问卷测试,分析了运动锻炼及其相关因素对中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学生的运动素质和能力知觉与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性相关,运动锻炼的水平与中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关系。中学生运动锻炼的兴趣水平和努力程度对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影响,个性人格特征影响锻炼的兴趣,而努力方式受性格的制约,心理健康与运动锻炼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