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陈跃华 《成人教育》2013,(10):35-38
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渐进、发展的内化过程,受到的影响因素颇多。根据灰色关联理论具体分析影响高技能人才的就业和乐业各因素,进而从职业能力、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方面探讨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于高技能人才而言,专业技能固然是第一位的.除此之外,职业素养也被用人单位所重视.如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呢?可从语文课入手,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杨红玲 《职教通讯》2012,(24):56-58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性专门技术人才的主要内容,也是体现其自身特色的关键环节。"三点一线"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在理论上可以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而且在实际教授课程中教师也可以体验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相似文献   

4.
一、企业对人才的诉求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为社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一线优秀技术工人、技师型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开发型人才、管理型人才等,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十分严格,对于职业教育,企业除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外,更关心学生的工业文化素养,企业普遍认为,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双创型"人才是当前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采用讨论阐述和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详细解读当前高职学生"双创型"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创型"人才职业素养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旨在优化高职院校职业素养评价体系,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能人才的素养和技能水平决定着产品(服务)质量,笔者认为具有“核心职业素养、核心职业技能”的“双核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应采取“职业化育人环境、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典型化的教学内容、校企互动的教学方式、做学教一体化的学习方式、多元化评价方式等教学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将“两型社会”理念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密切关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人才需求动向,成为“两型社会”城市圈人才的输送基地.  相似文献   

8.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满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对机电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专业市场调研,明确中高职教育衔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分析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综合实践"多方位相衔接的中高职教育衔接分段培养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曹雷 《中小学电教》2008,(1):132-134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社会对高技能职业人才的厂泛需求,职业学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有经验的操作型人才是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梁春 《时代教育》2009,(6):114-115
通过工学结合方式,为社会输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打造强势专业、设计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革新原有的课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就成了工学结合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国家职业标准与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职业标准是高技能人才界定及其培养内容的重要参考指标。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环节,高职教育应围绕国家职业标准,加强学生基本技能与专门技能培养,进一步实施“双证书”教育,积极开展职业综合能力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2.
技术是高技能人才的核心要素,高技能人才岗位职业能力是以技术来呈现的,因此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典型技术为主线,专业课程门类划分以典型技术为边界,专业课程序化以技术的发展为顺序,课程内部结构以"任务引领型"为主要形式,课程内容选择以覆盖课程目标指向的技术领域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将英国BTEC的学历教育与英国行业职业标准有机结合,能更好地使BTEC教育按照国际化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实施对学生的培养。通过制定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大纲,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创造仿真模拟的企业教学环境,引入英国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实施"过程+结果"的考核方法等构建与英国职业标准相衔接的BETC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一批与其匹配的高层次职教师资,硕士层次"双师型"职教师资是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培养的课程体系应体现为:"职业课程+教育课程+专业课程"相整合的课程结构,"技能实践+工程实践+教育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实施环节,"校内导师+校外导师"合作的双导师指导制度,"职业文化+教师文化"渗透的课程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从“李杜二人,你更欣赏哪一位”试题和答卷所反映的“扬杜抑李”现象表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民意识、认同儒家传统、对现实有理性化憧憬、对古典诗歌热爱并有艺术素养需求;但答卷中也出现了罗列笔记、专业内容残缺、思维单一和批评意气的现象,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落实课程目标和教学大纲,全面、系统、扎实地传授与学习专业知识和素养,加强教风和学风建设,促进学术积累和创新,同时努力完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6.
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为研究背景,阐述如何借鉴和吸收国际上的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各领域开展国际交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优秀高端技能型人才模式。运用定性与定量、历史与现代的比较分析方法,提出以学校办学特色、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端国际人才的专业建设对策,为开展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国内外的校际交流、创新校企交流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规律性,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高职院校,应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动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融合,从专业设置、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人才评价等方面深化改革,制订切实可行的有别于其他教育类型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培养一批理论基础较好、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高职数学课程“智育”与“德育”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作者从更新教育理念、挖掘高职数学在相关专业中“智育”与“德育”因子、构建“智育”与“德育”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新、改进和拓展)进行教改探究。从而促进“立德树人”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深入落实,形成既可以有效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成长需要,又能影响学生职业道德、学科素养、人格品行、社会价值观的“双育”数学课程教育环境,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了数以千万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规格上存在一定误区,且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不能太"功利"化.要兼顾"人文"性,同时兼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琳  涂文彪 《天中学刊》2000,15(5):38-40
面向21世纪,高师数学专业人才应用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优秀的思想品德,掌握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必要的应用数学知识,具有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了解数学的历史与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数学修养,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掌握足够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和一门外语,掌握一定的教学规律与数学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并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