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进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其运用使得各类教学资源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其灵活、便捷、有序、高效的运用。根据场域学习与空间资源的相关研究,从高职场域学习的吸引力、活跃力、驱动力与拓展力等方面系统分析场域学习的技术投入、技术呈现、技术管理与技术成效等要求。从物理空间、信息空间、技术空间、资源空间等多维度解析高职教学的空间资源。通过技术赋能,注重物理空间、信息空间、技术空间、资源空间等各类空间教学资源与场域学习的教学设计,提出高职教学资源设计途径,提升资源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润清 《江苏教育》2022,(20):28-30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来临,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融合创新、智能引领是其主要特征。5G、虚拟现实、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海量学习资源的触手可及,多重交互性的个性学习场景,使学习者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给教育带来了系列学习方式的变革。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智慧赋能的学习方式变革已从个体学习转向课堂教学,对学校发展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人事人才工作现状,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探讨了高校人事管理创新的思路:从深化干部聘用制改革入手,以“人本管理”和“能本管理”为基础,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完善竞争激励与内外约束的人才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智能时代,信息技术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从初中地理学科在线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出发,遵循培养目标的明确性、内容选择的适切性、过程指导的有效性、交流反馈的交互性原则,提出初中地理线上教学的优化策略:基于三种线上教学模式对比,灵活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模式;基于实施程序构建教学模型,提供多样化自主学习资源支撑,精准导学和助学;基于技术赋能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内容过程预案化;基于智能数据加强学情调研与分析,整合优质地理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
泰州中国医药城坚持环境友好、资源高效、生态宜居的绿色发展理念。从推进节约型城乡建设十大重点工程的实施、市政综合管廊建设,从节约集约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到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精细化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一些实践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数据即资源”已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针对校企协同育人存在的动力不足、程度不深、质量不高等问题,从数据赋能的角度,构建了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型。该模型通过精准育人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沉淀行业资源赋能学校,通过优化选人流程、完善人才规划、助推人才升级赋能企业,通过激活学习内驱力、建立学习共同体、精细学习全过程赋能学生,通过建立动态合作关系、塑造资源供给能力、推动深化校企融合赋能校企互动。校企协同育人模型实践策略为:搭建数据整合中台,融通“校—企—生”三方主体;更新数据思维理念,提升主体数据意识;规范数据应用范畴,注重数据伦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教育发展为国家经济腾飞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培训政策与模式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赋权增能视域下,新加坡教师培训形成了独有的优势和特点:政策定位清晰、内容系统;建立了国家主导、权力下放的教师培训体制;形成了师资培训联盟,推动教师培训文化的形塑;构建了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资源与平台;建立了系统的“培训—晋升”绩效反馈系统等,形成了适合新加坡国情的教师培训体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及启示。  相似文献   

8.
推进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改革行动。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从专业布局、运行秩序、基座建设等方面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管理层、教师、学生的数字赋能,强调“人”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首要作用;从教学理念及模式、课程及资源、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管理及评价等方面突出教学数字化转型的中心地位;开展数字技术研发、数字技术应用研发、数字化社会服务,推进研发服务与数字化转型的双向助力;通过搭建平台、推进职业教育“走出去”、打造数字化实践教学品牌,将国际交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外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从教育赋能到教育重构的“渐进式转型”、从关注技术到关注思想的“创造性转型”、从关注设计到关注体验的“人本化转型”、从技术应用到技术研发的“参与式转型”,也是从关注一隅到惠及全局的“协同式转型”。数字化转型是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职业教育数字治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2,(7):103-115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职业教育改革是职业教育数字化提升的重要方向。对职业教育而言,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时间戳、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技术特点能有效解决职业教育中资源信息不对称、认证体系与评价体系不完整、缺乏价值利益共同体的痛点。区块链技术能够从赋能机制标准的层面建立共识,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内化产业需求,提升人才培养标准。从赋能教育生态层面,引发数字化和智能化价值共鸣,营造产教新生态;通过“虚拟学习币”重塑流通新模式,构建在线学习社区。从赋能学习信用体系层面,构建学习征信体系,创设产教学信大数据档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化赋能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学习的方式和渠道,为实现终身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在线学习的兴起、社交学习的增强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数字化赋能促进了学习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供了多样的学习资源,增强学习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改善了学习的效果和评估方式。开放式在线课程平台、数字图书馆和学术资源库、在线学习社区和学习分享平台等使学习资源得到了丰富和普及;数据分析和学习推荐、虚拟助教和个性化辅导与学习路径的定制化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学习效果的智能化评估和反馈机制、特殊学习需求的满足和学习效果的可视化展示使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数字化也有力地促进着终身学习的路径不断拓宽、更加通畅和多样化延伸。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受政策推动,以智能技术变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信息化2.0阶段,其本质内涵是强调智能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全面变革;社会认知分析表明,公众关注“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中的人才培养问题,关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上的智能技术应用问题。当前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的研究中,关注点包括支持学生学习的学习分析技术和自适应学习,未来教师的能力转型和持续提升,教学管理上的流程变革和新型评估,教学资源上的资源建设和开放共享,学习环境上的技术升级和环境设计。未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人才培养需要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逐步融入,提升学习、教学、管理、资源与环境等关键要素,最终实现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变革。  相似文献   

12.
全面脱贫攻坚取胜后,扶贫战略从消除绝对贫困转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重点的后扶贫时代。高等继续教育赋能相对贫困治理是回应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是践行教育初心的内在要求,也是突破短板软肋的现实需要。现阶段,高等继续教育赋能相对贫困治理还存在思想认识的浅表化、服务内涵的简单化、运作形式的同质化、资源协同的碎片化的现实困境,影响了相对贫困治理效能的释放。高等继续教育要在相对贫困治理的实践中提升战略认知,焕发思想推力;优化办学供给,充实服务内涵;铸造品牌特色,彰显时代意蕴;促进资源协同,推动跨界融合。  相似文献   

13.
赋能课后服务可以让中小学课后服务创造更多价值,促成学生更多的发展可能。中小学课后服务主要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由多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服务,对中小学课后服务的赋能除了要从硬件方面来改善,更要从制度、文化、技术、组织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是:完善制度规范,解决中小学课后服务实践问题;发挥文化的积极推动作用,提升中小学课后服务软实力;融入先进技术,全面升级中小学课后服务关联要素;改进组织要素,优化中小学课后服务管理框架。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资源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和艰辛改革建设的历史见证与珍贵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内核和优质育人资源。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赋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具有契合学生惯习养成需求、数字教育融合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意蕴。通过深入分析当前红色资源数字化融入面临的教育空间局限、资源转化利用率低以及数字化育人模式滞后等现实困境,提出从多方协同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建设、数字赋能立体化育人生态体系构建以及育人模式和评价机制创新三个方面破解困境,优化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风能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统计分析与能值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黄河三角洲的风能资源分布和储量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黄河三角洲地区风能资源的禀赋,指出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黄河三角洲绿色能源基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能位教育"是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响应性主张,注重"能"、"位"、"为"、"爱"四要素及其间的渗透、互动与建构;从儒、墨、道、法诸家思想中,从传统社会的科举考试中,可以找寻到"能位教育"或精深博大、或简约练达的华夏渊源。  相似文献   

17.
区块链嵌入公共培训服务不仅对公共培训服务的共同生产带来深刻影响,还为不同区域、城乡以及群体获取便利共享的公共培训服务提供了新范式,从而有助于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鉴于此,在厘清当前公共培训服务推动共同富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后,构建“技术逻辑——创新应用——风险挑战——路径选择”的分析框架,对“区块链+公共培训服务”赋能共同富裕展开系统性探讨。研究发现,共识算法达成数据的集成交互,助力公共培训服务的智能决策;分布式账本塑造组织的去中心化,助力公共培训服务的多元供给;智能合约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助力公共培训服务的便利共享。但由于“技术利维坦”的客观存在,“区块链+”可能会产生数据延迟低效、组织数字集权、资源治理失控等风险挑战。那么,分别从技术、组织与制度维度对路径保障进行阐述,以期为公共培训服务的治理创新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黄正平 《中学教育》2002,(9):6-7,25
现代学校管理是一个从内涵到外延都相当复杂的管理系统,涉及到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的管理,教育、教学、科研、后勤、行政的管理;但是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必须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在人的管理中又必须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能力素质为重点。而且,学校管理工作还必须立足本校,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实现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在现代学  相似文献   

19.
数字教育是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发展领域,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跨学科教学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路向。针对当下中小学跨学科教学面临协同教学形式化、内容组织简单化、数字资源匮乏化、学习探究浅表化、教学评价空心化等多维困境,从教师、课程、资源、学习、评价五个维度分析了数字技术赋能纾解跨学科教学多维困境的可行性。从大概念统整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设计、多师协同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实施、循证导向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评价三个环节构建了素养导向、技术赋能的中小学跨学科教学组织框架,并从加快构建跨学科知识图谱、营造跨学科教学的健康生态、夯实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三方面提出了保障举措,以期推动中小学跨学科教学规模化、常态化开展。  相似文献   

20.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提出了执政理论建设的七个方面内容,执政资源为其中之一。目前学界有关执政资源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为推进执政资源的研究进一步深化、系统化,本文提出了从三个方面去审视执政资源建设:即从质和量两方面的方法论意义上去把握执政资源建设;从动态的发展变化中去把握执政资源建设;从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中去把握执政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