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极具特色:长于借助时空之势,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巧妙的章法和鲜明生动的语言使他的诗歌在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2.
曹植诗歌的抒情艺术极具特色:长于借助时空之势,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把叙事、写景、抒情融为一体.加上巧妙的章法和鲜明生动的语言使他的诗歌在建安文学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曹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集五言诗之大成,诗中大量运用对偶,暗合声律,在诗歌形式方面为五绝和五律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本文试阐明曾植诗歌的形式特色,并对其由来进行分析,考察其诗歌形式特色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4.
曹植诗歌代表了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的巅峰状态,其艺术手法值得我们予以思考和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带领学生们认知、理解曹植诗歌艺术手法,是本文主要致力于探究的课题。本文提出了几个教学路径,以其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5.
曹植是建安时期最为出的作家之一,他在散文、辞赋、诗歌等方面所达到的成就都要高于同时代人,尤其是其五言诗确有“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特点,本文拟就影响诗人作的精神气质和外在表现两方面来具体评析曹植五言诗的“慷慨”骨气和“华美”词采,以探求曹植对五言诗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宁 《文学教育(上)》2011,(11):102-103
曹植在他短短的四十年人生中创作了90多首诗,60篇赋,还有120余篇章表书信等散文,被论者誉为建安之杰。无论是对文学遗产的继承,还是对后代思想文化的影响,曹植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价值都是巨大的。本文试着从三个方面来探讨曹植诗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歌文人化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特征。曹植的诗歌对中国诗歌文人化起到奠基的作用,其特征表现在:思想境界的文人化、审美情趣的文人化、语言风范的文人化。曹植的诗歌体现了中国文人的诗歌理想,这种理想包括了诗歌思想上的忧患、审美上的超越、语言上的精美。历代中国文人不断地丰富这个理想,使得中国诗歌在曹植奠定的基础上,一步一步走向极致。  相似文献   

8.
《古诗十九首》作为古诗文本的代表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历来诗人对其评价极高,其原因之一在于意象的运用.在艺术形式上,《古诗十九首》通过运用意象对后世诗人创作五言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建安之杰”的曹植就是一例,文章通过分析曹植后期诗歌在意象方面对《古诗十九首》的继承接受,力求达到对二者风格和艺术形式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广阔的文学史时空中论述“建安之杰”曹植的乐府诗。在乐府诗歌发展史上,“三曹”有突出的地位,而曹植更以其成就卓著、个性鲜明的乐府创作雄立其间。从汉代乐府到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生了深刻的变异,建安时期是变异的关捩。曹植乐府诗代表了乐府变异的趋势。曹植继承并融合了汉乐府民歌与文人古诗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有强烈的抒情性,使抒情主体得以多侧面的展现。曹植乐府诗“词采华茂”,代表了中古诗歌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10.
曹植的人生在前后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前期的曹植是一个志得意满,风流自赏的翩翩公子,后期的他则在无尽的苦闷中挣扎.文艺是苦闷的象征,苦闷的生命体验必然要在曹植的后期诗中反映出来.但由于各种原因,曹植的后期诗较少直接抒发苦闷,而更多采取了兴以抒情,比以抒情,托寓抒情,反衬抒情等多种方式委婉曲折地抒发苦闷之情.正是这些委婉曲折的抒情方式使得曹植后期诗内蕴丰富,怨而不怒,含蓄蕴藉,意味深长,不但提高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水平,也丰富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11.
曹植的作品中有较多的游仙诗,其游仙诗名为游仙实为咏怀。曹植的一生充满着悲剧,游仙诗的创作是他安慰自己痛苦灵魂的一种选择和方式。在虚幻的世界中,通过创作的时间和空间意象,他得到了暂时的解脱。  相似文献   

12.
建安时,以诗赠答已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曹植赠答诗在情感、意境上较传统赠答诗有新开拓与创变,探析其诗歌表现的政治内涵与人生遭际,有助于获得对曹植诗歌特点和独特成就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3.
张进 《培训与研究》2008,25(11):1-3
曹雪芹既是一位卓越的小说家,又是一位成就了得的诗人。从散见于他人著作中的片言只句、《红楼梦》中的诗作及小说中林黛玉等人的诗论,可知曹雪芹主张诗词创作应:自然、清新;形式为内容服务;情景交融:“善翻古人之意”。  相似文献   

14.
曹操四言诗最为出色,其四言诗对《诗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本论文着重从曹操四言诗歌的内容、体式、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阐释曹操四言诗对《诗经》的继承及创新。  相似文献   

15.
曹雪芹的小说观深受李贽文学观的影响。《红楼梦》的创作态度及创作原则与李贽的文学观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发展。曹雪芹的“亲睹亲闻”,“取其事体情理”、“新奇别致”等小说创作主张,以更新的文学理念,拓展了小说的审美思域,在小说理论史及小说美学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患者的曹植患有两种"疾病",他通过英雄赞歌补偿自己驰骋沙场的虚幻病;通过自白诗和自我抒怀诗宣泄后期的抑郁病。通过文学治疗,暂时维持了身心健康与平衡。前一种自我治疗成功,但后一种自我治疗失败,曹植最终抑郁而死。  相似文献   

17.
由于在曹植《三良诗》的创作时间问题上认识的混乱,人们对此诗诗旨之理解也是历来颇多争议。从字面上看,诗意似前后矛盾。此诗当作于建安二十年或其后,尤以武帝死后或帝死后为最有可能;该诗是诗人自鸣中怀之作,诗中所表忠义确系真心。  相似文献   

18.
意境的营构是冯至诗歌的重要追求,在他早期诗歌创作中的意境营构多吸取传统美学精神,而在他后期诗歌创作中则有意识地吸取西方美学精神,并能将中西美学精神完美融合在意境的营构中.此外,他还通过意象的空间组合与意象的流动方式来营构意境.  相似文献   

19.
曹植章表“独冠群才”的精彩与悲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植不但是杰出的诗人,而且是写作章表的方家,他的章表具有立意高远、陈情恳切、理深赡等特点,并记录着一生的追求与失望,洋溢着一生的才华与情感。遗憾的是,无论这些章表何等的精彩,还是改变不了他受尽虐待和冷遇的悲惨命运。因而,这些章表实质上成了他理想的幻灭曲,悲吟在悠悠的天地间。  相似文献   

20.
建安时期,由于受到多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咏史诗的创作出现了一个繁兴的局面,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曹植。他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提高了咏史诗的抒情性和艺术技巧。尽管其咏史诗尚未达到成熟的境地,但他的创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构成该体诗歌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